在常人眼里,蝗虫是庄稼作物的杀手。然而在当阳市两河镇赵闸村,就有一位大学生,专门喂养这种昆虫,还从中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8日,这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赵志超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富故事。
舍弃广州五千元月薪 返乡养蝗虫
家住当阳市两河镇赵闸村的赵志超,2008年从成都理工学院毕业后,被广州一家证券公司录用,每个月的工资有5000多元。“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我工作一年之后,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平淡无味,天天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我需要改变。”谈起当时的生活,赵志超说道。
偶尔与朋友的一次聚会,改变了他以后的人生路。在那次聚会中,他从朋友口中了解到特色养殖的发展市场,让他看到了绿色养殖业美好的前景,这个从小受家庭影响,对闯市场做生意情有独钟的小伙子,毅然辞去了证券公司的工作,带着创业的梦想来到天津中友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应聘工作,学习有关蝗虫养殖的技术。
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的赵志超,起初在山东、天津等地蝗虫养殖规模较成熟的公司来回奔波。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养殖蝗虫技术的同时,他全面了解了蝗虫的繁育、养殖、销售及市场需求。2009年底,赵志超带着梦想回到家乡,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他筹集了36万余元,购回了蝗虫虫卵,并在村里租赁了20余亩土地建起了大棚种植青草,办起了这个蝗虫养殖基地。
他告诉记者:“家乡土地平整,方便了草料的种植和运输,再加上家乡的土壤、气候都有利于蝗虫的养殖。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玉米叶撒在大棚内 蝗虫像绿云一样飘过来
走上创业道路的赵志超,并没有像自己找工作一样顺风顺水,由于初涉此道,经验不足,刚开始经营蝗虫养殖时,赵志超就遇到了困难,用赵志超的话讲,当时的情况就是:“一没资金、二没人力、三没经验,有的只是一颗追求成功的心”。好在赵志超的父母不但没有反对他继续养殖蝗虫,而且还帮助他找亲友借来资金,他也是一边查阅关于养殖蝗虫的书籍和相关资料,一边自己不断地摸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索,他逐渐掌握了适合当地养殖蝗虫的方法,并开始引进第二批蝗虫卵来饲养。
每天,赵志超都会按时走进大棚,将蝗虫们最爱吃的嫩绿玉米叶撒在如蚊帐般的大棚地上,顿时,蝗虫像一大片绿云一样飘过来,停留在鲜叶上,棚里充满了跟蚕宝宝吃桑叶一样的“咝咝”声。“听到这种声音,就觉得开心,我每天会喂上他们4顿饭,除了玉米还有麦粒和鲜草,一旦天气干燥了就会为他们喷水降温。蝗虫由于生病较少,这就少了很大的麻烦。”说起养蝗虫的经验,赵志超俨然已成为一个专家。
等到蝗虫可以出售时,很多酒店、药材店的老板都亲自来订购,赵志超的养殖蝗虫基地一下子就红火起来。谈起蝗虫的价值,赵志超说:“其实以前曾听说过有人吃蝗虫,可没想到这种害虫现在这么受欢迎,查看资料后,才了解到蝗虫体内的蛋白含量是最高的,达到74.8%,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现在一公斤蝗虫要卖30多元。”如今赵志超养殖的蝗虫已顺利销往当阳、荆州、荆门、宜昌等地的十几家公司。
赵志超告诉记者,随着经营的转好,他现在的蝗虫养殖基地有43亩,年收入已达到10万元左右。
自己富裕并不够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是终点
据了解,如今的一些饭店对蝗虫开始了各种方式的烹制,做出了如“飞蝗腾达”、“陆地飞虾”等色味名俱佳的菜肴,同时还将蝗虫制成了罐头食品、脱水干制品、冷冻食品、腌制食品等各种风味食品。
在大规模养殖蝗虫后,赵志超也开始了新的经营模式,不再仅仅销售蝗虫,也做起了虫卵的生意。赵志超告诉记者,随着蝗虫绿色养殖市场的快速发展,蝗虫在食用、药用方面的市场也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制药和化妆品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他现在已经考虑在养殖有了一定规模后,会逐步建成一条从养殖到深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赵志超除了自己养殖蝗虫外,还将养殖经验告诉前来咨询的乡亲。赵志超告诉记者,除了自己经营的43亩蝗虫养殖基地外,还有80亩蝗虫养殖基地是和其他伙伴一起合作的,现在蝗虫无公害绿色养殖发展市场还是很大的,自己富裕并不够,带动乡亲们共同发家致富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