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致富经:得知一个极富诱惑的商机之后(图:1)

网友投稿  2013-11-13  互联网

 

  这一天,兰州的这家超市正进行一场特殊的促销活动。

  这些瓶子里装的不是别的,而是食用油。

  店员:大家可以尝一下,看看口感怎么样?可以喝的。

  消费者:这是油。

  消费者:不敢喝。

  消费者:油是用来炒菜,直接口服,没有喝过油。

  面对黄澄澄的油,很多人还真下不了口,这位壮着胆子喝了一口,看到有人挑头,又有几个人也跟着喝了起来。

  记者林玉红:喝起来口感你觉得怎么样?

  消费者:口感可以接受,还没有油的那种油腻感,入口有点淡淡的苦味。

  消费者:还行,他不是很腻,有点香味,后味有点苦,发苦的。

  消费者:这油传统的应该是炒菜用的,要么就是调凉菜的,这直接口服这已经颠覆了传统的吃油的方法了。

  消费者:之前也没有试过,油是这样能喝,直接能喝,这油还是可以关注一下,也可以买一点回去,然后自己也给家里人尝一尝。

  相比别人怯生生的样子,这位喝起来却一点都不含糊,他叫李琪,促销活动是他搞的,这些油就是他生产的。

  李琪:这个油的味道有点腥苦味,就跟深海鱼油一样的,还有一点苦苦的,如果没有这个苦味可能还不是正宗的亚麻油。

  李琪的油就是来自这种名叫亚麻的植物,在甘肃省亚麻种植面积很大。

  李琪是湖南株洲人,在老家,他是水利工程方面的权威人物。5年前,他在甘肃发现了一个与老本行毫不沾边的商机,做起了亚麻油生意。短短5年时间,他就创立了一个知名品牌,让传统的亚麻油成了能直接喝的油,年销售额上亿元。鲜为人知的是,他当初之所以改行,竟然与一次被骗的经历有关。

  1980年李琪高中毕业后子承父业,成为长沙市一家水电站的工人。靠没日没夜的钻研学习,几年后李琪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权威。

  龙建军:我们在工地上出了一个问题,给他打个电话,他闭着眼睛就可以知道,什么什么问题,百分之百没错,这就是专家。

  2001年6月李琪下海经商,他组建了一支30人的水利施工队。成立那天,他召集大伙开了个会,他把仅有的27元钱全部拿出来招待大家。

  龙国军:6月27号我记得是,买几盒蚊香,剩的钱就买一包烟,所有的职工就抽一包烟。我收到我们李总的第一笔款就是27块钱。

  会上,李琪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大家去借钱。

  沈湘:我第一次贷款,贷5万块钱,我用房产抵押贷5万块钱,我是帮他贷的。后来一直他逼着我,赶着我上,他说只要你借,你开口肯定借到钱的,一次一次借到一两百万。到现在我可以说,我一个电话可以调2000万。

  记者林玉红:这种能力是他教给你的?

  沈湘:他教给我的,是他逼出我来的。

  李琪:最好的企业他永远是缺钱,借钱你也是给人家回报。自己也起来了,身边的朋友跟着起来了。

  龙国军:他能够一开口就是100万,50万、20万,而且无怨无悔的马上千方百计的,在一定的时间里送过来,我也感觉不懂,这一直是个谜。

  按照借钱创业、利益分享的思路,李琪很快配齐了各种施工设备,风风火火干了起来。

致富经:得知一个极富诱惑的商机之后(图:1)

  2001年开始,李琪连续完成了两大重要的水利水电工程,既有了信誉,也有了效益,到2004年已经积累300多万元。

  就在这一年,甘肃有个水电项目请他去施工,预计可以得到1000万的回报。李琪欣然答应,然而,怎么也没想到,等待他的会是一个陷阱。

  李琪:这就是大干沟水电站,我们当时来的时候,没有人也没有房子。

  记者林玉红:你当时住哪。

  李琪:我就住在那边的平房里面,从那个地方进来的路全部是我们修的,当时修了将近6公里的路。

  西北的荒凉,对李琪来说并不算什么,真正的困难让他始料未及。

  对方一开始说需要他先垫资300万,李琪毫不犹豫答应了,不久,对方又让他再垫200万,李琪咬咬牙也答应了。然而,接下来对方又以各种借口让他继续垫资,这时候他觉得苗头不对了。

  李琪:一直就骗,我们的资金什么时候能到位,什么时候能到位,他没给我们资金,我们还给他付了那么多资金出去了,但是我们现在也退不出去了,他也没钱退给我。

  最后,对方竟然撂了挑子,把项目甩给李琪一走了之。很显然,馅饼已经变成了陷阱,但为了使投进去的500万不打水漂,李琦还是决定把这个项目继续做下去。

  龙国军:这个项目整个已经下不了台,你自己只有那么多钱,你搞不下去就算了。说实在的,反对是一片,不是我一个人反对过。他胆量特别大,他有一句名言,你怕什么,怕什么,天塌下来还有人顶着。

  李琪:我当时也这么想,我只有把这么艰难的事情做起来了,我说我以后做什么事都可能有这个决心,我如果做的半途而废,我就感到我人生什么事都做不成。

  修渠、筑坝、引水,工程一项一项的进行,资金一天比一天紧张。2005年的那年春节,工人们要回家过年,可李琪的兜里连1块钱都拿不出来了。

  龙国军:28的晚上给我打个电话,他讲你过来看我一下,今天晚上搞不到50万块钱我直接跳楼,我当时真的听到那个电话,我真的眼泪都出来了。

  李琪:当时我就站在这个地方,我说我不行了,我要跳下去了,因为这个地方的手机有信号,别的地方打电话都没有信号的,我们当时吃饭都成问题了。

  不得已,李琪逼着朋友把车子抵押了,凑了50万元才度过了年关。

  可喜的是,此时,李琪得到了让他踏实的承诺。他与当地政府商定,水电站投入运营后,作为投资回报,他可以得到水电站的经营权。为此,李琪马上吸引几个朋友成了水电站的股东。

  2007年6月,水电站终于发电了。老百姓享受到了光明,引过来的水浇灌了当地干涸的土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08年春节,一位做食用油的朋友到访,给李琪带来了一个极富诱惑的信息。

  朋友何正录:历史上最高的一次,油价几乎就是翻了一番,光菜籽油达到7元钱,以前就是3元多,一天一个价格,都是客户来给涨价。基本上一天要涨四五百元钱了。

  李琪:做油的人也可能达到了一夜暴富,我说是不是这个事情也可以考虑。

  当时食用油的价格在一两个月内暴涨了一倍,一时间食用油成为一个公认的赚钱行业,李琪也有些跃跃欲试,但面对令郎满目的油,他举棋不定,做什么油更赚钱呢?

  就在这时后,他恰好遇见在甘肃推广亚麻新品种的农业部油料专家党占海。当得知李琪的困惑时,党占海建议他就做当地的亚麻油。

  党占海:胡麻这个油它是最大的α亚麻酸的植物油资源,随着人们对α亚麻酸的认识,对这个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胡麻油消费的这方面的需求肯定会增加。从我内心当中我认为这个产业应该说目前来说,还是一个前景比较好的产业。

  在我国西北高海拔、高寒地区,生长着一种非常顽强的油料作物---亚麻,老百姓俗称胡麻。亚麻籽可以炼油,亚麻油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食用油,但由于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够,亚麻油长期处于低附加值的状态。

  党占海:胡麻在当地,用我过去的说的话就是薄地里种,穷人吃,商品化的程度非常低。所以现在我们这么一个有优势的东西,发达的地区可能还有好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东西。

  李琪在亚麻种植面积很大的甘肃省会宁县和永昌县做了一番深入考察,他发现当地家家户户都食用亚麻油,但这些油都是小作坊加工的,市场上卖价只有12元钱左右,而且只在本地销售。

  党占海告诉李琪,在北美有一种亚麻油能卖到300元一斤。12元到300元,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价格差异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李琪和当占海一同坐上了去北美的飞机。

  党占海:北美看到的人家那个超市上的油,胡麻油,人家上面有些写的就是低温冷榨的油。

  超过100度高温,亚麻籽里的亚麻酸容易氧化变质。为了追求高品质,在北美,一般都采取50度以下低温压榨的办法,而在中国,当时冷榨亚麻油还是新鲜事,普遍采用的是100度以上的高温压榨,虽然出油率会高,但大大降低了亚麻油的品质,价格只能买到10几元1斤。

  党占海:高温的环节,对亚麻本身我觉得不是很合适。它是高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这种它在高温下,它可能要产生一些氧化,有一个变质的问题。

  只要把高温压榨变成低温压榨工艺,亚麻油的身价就会增长数倍,李琪想,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去做呢?

  2008年恰逢食用油价格达到历史高点,李琪说服了跟他投资水电站的5个股东,一起转战亚麻油市场。他们在甘肃省永昌县轰轰烈烈的动工兴建加工厂,然而,大家的激情很快就被一股冷水扑灭了。

致富经:得知一个极富诱惑的商机之后(图:2)

  2009年6月厂房刚刚建好,市场却发生了变化,食用油价在3个月内暴跌了30%。股东们一下子没了信心,5个股东集体来找李琪要求退股。

  股东沈湘:我不敢投了,跌价30%是很可怕,所以说那一次把所有的股东基本上搞的都没有信心了。

  李琪坚信低温冷炼的亚麻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所以他坚决要做到底,但没有人跟他同舟共济。无奈之下,李琪卖掉了那个水电站30%的股份,把本金和利息全退给了股东。

  股东沈湘:他宁愿别人负他,他不负别人,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佩服他。

  2010年初,李琪得到了宝贵的1500万元的贷款,他打算购买榨油设备,可跑了整个中国也没找到理想的冷炼设备。

  就在这个时候,李琪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位专家,叫黄庆德。在黄庆德帮助下,李琪买到了一套设备,可结果让他哭笑不得,这套设备榨出来的全是粉末,死活榨不出油。

致富经:得知一个极富诱惑的商机之后(图:3)

  黄庆德:粉末它就不出油,它为什么粉末不出油,粉末说明这个榨机建立不了压力。我们最后研究为什么出现粉末呢,因为他水分太低。

  原来,这套机器原本用来榨菜籽油的,亚麻籽没有菜籽含水量大,所以就不灵了。后来,根据亚麻籽的特点,黄庆德经过一番摸索,帮助李琪改造了设备。

  黄庆德:这是一个螺杆,这是两个螺杆,一般的榨油机就没有两个,双螺杆榨油机一个最大的好处呢,就是说它给它物料的压力特别大,就能把更多的油挤出来了。

  李琪:当时望着这个亚麻籽出油的时候,我们就认为我们这个冷榨工艺基本上就成功了,非常激动,我这个产业就又能够做下去了。

  李琪生产出亚麻油以后,他比照高档食用油做了价格定位,可是顾客却不买账。

  消费者:七八十元钱的就属于中档,要高到200多元,100多元的,高档消费不起,老百姓嘛。

  店员:比其它油高出好几倍,因为它的价格在两百多,其它油在七八十元钱,所以它销量不是很好。

  成本高、品质高,但市场却不接受高价格,眼看别人的油被一桶一桶拿走,而自己的卖不出去,李琪很着急。有一天他在超市转悠,当他转到礼品区时,突然来了灵感。

  李琪:把亚麻油作为礼品来流通,这个价位体系也非常合适。礼品的价位300-400元500元钱的价位,人家都能接受。

  李琪给油换上了精美的包装,做成了礼品,结果一试,果然销路好了许多。

  消费者:我是觉得送油首先比较实惠,然后选择送好的油,首先对身体健康也有好处。感觉上价位上是很能接受的。

  记者林玉红:300多你觉得贵吗?

  消费者:我觉得作为礼品行业来说,整个礼盒装的我觉得300多元我可以接受。

  新的定位,让李琪的销售状况大为改观,看着自己的油一盒一盒的被买走,李琪有说不出的喜悦。眼看胜利在望了,可这时又出了状况。有一天,一个顾客打电话投诉,说他的油质量有问题,一烧菜就着火冒烟。

  李琪明白这其实是个误会,油的质量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用亚麻油炒菜时不能像别的油一样加热那么久。

  李琪:别的油可以烧,狠狠地把油烧开,但是亚麻油是不能这么烧的,只能是把锅烧热,再直接加油,那这个情况下也不破坏这个油的营养,也不冒烟,你看,油跟炒菜炒在里面,有水分的,所以这个油温就不会超过200多度,那么这个亚麻油的营养就不会被破坏。

  亚麻油不同于常见的一些油,炒菜方法也不能一样,这给李琪带来了销售上的麻烦。他只能不停的宣传,告诉人们烧油时不能温度太高。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时间长了他自己都觉得厌烦。那能不能让这个麻烦变成优势呢,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要开发一款新产品。

  李琪觉得喝茶、喝酒、甚至喝醋都很常见,但就没有人喝油,李琪决定出奇制胜。2011年李琪开发了可以喝的亚麻精华油推向市场。

  黄庆德:这个油是可以生喝的油,肠胃不舒服的,大家生吃一点这个油,3-5克左右,对人体的肠胃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保护作用。

  油还能直接喝吗?这几乎是每个消费者都有的疑问,可正因为人们好奇,这种能喝的油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为了消除顾虑,更快的打开市场,李琪在很多场合做示范,喝了一次又一次。

  李琪:像喝酒一样的,好多人都不知道也把这个油搞成了误区,油能喝吗?亚麻油是冷榨的嘛,跟深海鱼油一样的。

  能喝的油大大提高了李琪整个亚麻油品牌的知名度,借此东风,他又开发出一系列产品。接着在甘肃、内蒙以及蒙古国等地建立了有机亚麻基地,2012年李琪的亚麻产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11-13/2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