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计时开始。好极了,快吃快吃,还有点还有点,哎呀大伯这嘴呀。剥皮剥皮,哎呀这男的吃的就是比女的猛。时间到。
这是2008年11月9号,在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举行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吃橘子比赛。在1分钟之内,看谁吃的橘子多,谁就是赢家。而精心策划这场活动的,是湖北省丹江口市政府,他们的目的就是给当地的柑橘做广告。
而就在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有一个叫王杰的人,却对这场活动异常关注,因为这次在北京推销的柑橘,其中有10万公斤都是经过他一手加工的。
王杰:这个就是我的柑橘加工车间,只要这个橘子,就这个橘子,从我这头流到那头,他出来之后进市场,就直接能增加百分之二十的利润。简单来说,一个橘子就能增加两分钱利润。
王杰说的加工,就是给橘子打蜡,他挣的就是这份打蜡的钱。现在正是柑橘上市的季节,也是王杰做买卖的黄金季节。他每天要打蜡30万斤柑橘,每斤收取7分钱费用。然而就是这个在别人眼里不起眼的7分钱,却能让他在3个月之内挣得50万元。可就在3年前,王杰所从事的行业,却和水果没有任何关系。
2005年,王杰还是深圳一家电器公司的维修部经理,周末和同事一起逛超市时,货架上的一堆橘子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王杰:因为我家也是产柑橘的,一看到橘子我们就有一种什么样的,好像条件反射一样,哎这是橘子。一看到怎么这么亮呢,因为我们家的又没这么亮,想到这是什么问题?是什么东西给它做这么亮?
回到家,那些晶莹光亮的橘子总是在他眼前浮现,询问亲朋好友,也都没人知道原因。最后还是在网上,王杰找到了答案。
王杰:打开电脑到网上查一下,好像中档水果,中高档水果,都是经过加工,都是经过打蜡,很多是经过打蜡这一块。
打蜡就是在水果的表面涂上一层食用蜡膜,橘子变得光亮,卖相好,卖价高,能存放的时间也延长了。
湖北省丹江口市农副产品销售办公室主任李天国:这个蜡,它是属于食用蜡,它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
在国际上,打蜡已经是水果加工的基本工序,而在我国还是刚刚兴起的产业。想到家乡漫山遍野都是橘子树,可打蜡厂却只有零星的几家,王杰看见了商机。2006年5月,他辞去深圳的工作,用11万元从浙江买来打蜡设备,又向亲戚借来60万元建设厂房,在老家凉水河镇创办了最初的柑橘打蜡厂。
湖北省丹江口市,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为了保证水质,柑橘作为“生态友好型”产业,在当地得到大力发展。全市种植面积达30 万亩,年产柑橘3亿公斤,单是凉水河镇,产量就达5000万公斤。王杰把厂房建在种植区的中心,盘算着只要周围有十分之一的果农愿意来打蜡,每年就能挣得 50万元。
2006年9月,又到柑橘收获的季节,王杰每天都到农户家里去转悠,给自己拉生意。
王杰:我说你把你的果子拉到我这儿来,我给你加工好,之后你拉到市场去销售。
可是王杰没有想到,他跑遍了十里八乡,磨破了嘴皮子,却连一桩生意也没拉回。
王杰:就是农户直接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
多年以来,凉水河镇产的柑橘大部分都销给附近地区的客商。这些客商不需要打蜡,还都是上门收购,农户习惯了这样的买卖方式,不愿另外多花钱。
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柑橘种植户:我们如果要打蜡,花的这个费用要高,又要给人家采摘费,又要给这个三轮车运输费,打蜡费,一弄都没有多少钱了。
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柑橘种植户:我们没打过蜡,都打不起。
前期投入几十万,工厂建好了却每天冷冷清清没有生意,当初打的如意算盘全落了空,再这样下去,结果恐怕是要关门倒闭了。王杰每天对着空空的厂房发愁,心里琢磨着该怎么办。
王杰:那你总要,你建个厂总要挣钱,你挣钱要挣谁的钱,就要想办法呀,想来想去,我们在这个圈里接触的只有,一个是农户,一个就是客商,就这两个人,农户的钱挣不到,那么只有挣客商的钱。
农户的钱挣不着,王杰动上柑橘收购商的念头。可是这些愿意花钱打蜡的收购商要上哪儿找呢?在网上他查到信息,浙江、山东、天津、和东北等地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都是打过蜡的柑橘,也许在这些地方能找到客户。于是他印上几千张名片,到这些地区的大型农贸市场做推销。
王杰:我当时的这种心态就是撒网一样吗,出去能看,总有一些客商,感觉我们的地方,能适合他,就行了,我觉得不能说太多,来个一个两个都行。
为了吸引客商,王杰还开出了许多优惠条件。
就在王杰四处奔走寻找市场的时候,有一个叫李振清的天津客商,却在为收购橘子的事儿犯愁。李振清多年来在湖北中部收橘子,从收货到打蜡到运输全是自己一人负责,总感觉这样既费精力又费财力。
天津市静海县柑橘收购商李振清:第一个自己找车,自己拉筐子,拉到下边以后卸掉以后自己在那儿收,还得找当地人还得,没有当地人你搞不到货,需要增加成本三到四分钱吧,那一车4万斤的话就是1000多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那里知道了王杰的打蜡厂能提供便利,于是决定来过来看看。
王杰:他就给我打了个电话,他说是谁谁,某某介绍的,到你这儿来看看,我说那行啊。
来到厂里,王杰主动给李振清提供免费食宿,并帮着收购柑橘,自己不赚中介费,只收取每斤7分钱的打蜡费。李振清心中暗暗高兴。
天津市静海县柑橘收购商李振清:人家把这个情况一介绍,咱就心里有数,别地方怎么收,他这个地方怎么收,咱就看这个地方,就是同样价格的橘子,一斤要便宜个三四分钱。
王杰:所以说他不用下去那么辛苦了,他坐在厂里边轻轻松松的,来了货就收。
李振清的第一车橘子就拉了4万斤,王杰的打蜡机终于开始运转。
王杰:第一个部分是从这一块,这是提升阶段,把所有的果放在斗里面提升起来。第二级是清洗清洗之后,这一块是烘干。中间是我们的喷蜡系统,喷过蜡之后我们还要烘干,把蜡水烘干掉。过来就是我们的分级,大的从大洞出去,小的从小洞出去。
用同样的方法,打蜡厂陆续吸引了十几位客商。2006年,王杰共打蜡400万公斤柑橘,收入40万元。
然而,随着客商增多,麻烦也随之而来。不同地区的客商,对橘子的要求不同,东北的要中等个儿的,内蒙的却喜欢大个儿的,而江浙一带,又对橘子表皮的厚度和色泽十分挑剔。由于当地农户以前没有把橘子分级别卖的习惯,送来的货经常不合标准。
记者采访时刚好遇见一位哈尔滨客商,对这次农户拉来的橘子很不满意,只愿出2毛钱一斤的价格收购,而农户却坚持要卖2毛5分钱一斤,就为这5分钱,双方争执不下。王杰只好硬着头皮在中间说好话,因为只有把两边撮合成了,他才能挣到打蜡的那份钱。
哈尔滨市柑橘收购商孙友:你就自己说,你说你认为这个多少钱能行,行的话,看看我跟你说,现在要也是勉强要。
柑橘种植户:你扣点秤下来,你扣点秤,别说别的。
王杰:价还是那个价。
哈尔滨市柑橘收购商:那不可能。
柑橘种植户:你扣点秤不是一样吗。
王杰:加一两分钱,给两毛二三的,收下来,少个三分钱。
王杰:不为难了,就这样。
哈尔滨市柑橘收购商孙友:王杰现在已经豁出他这个脸来了,你咋的,你不要也得要,要也得要。行,你这玩意。
王杰:好行。
哈尔滨市柑橘收购商孙友:没办法。
最终,双方以2毛3分钱一斤的价钱成交。像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作为中间人,王杰在跟两边谈价钱时,哪边也不能亏待。偏袒了农户,客商不干,可太向着客商,让农户吃亏,下次再想收橘子就难了。跟王杰相处久了,很多客商和他成了朋友,遇见与农户之间的矛盾,多少会给他些面子。可还是有一次,王杰碰上了一桩怎么也谈不拢的买卖。
2006年10月,有个浙江客商找上了门,开口就给出4毛钱一斤的价格,要收购6000斤橘子,但是要求中等个头,皮要薄,色泽要红润。王杰立马组织货源,让当地种橘大户温太华来送果,对客商的要求是千叮万嘱。可是橘子送来之后,客商却彻底傻了眼。一车橘子,大的大、小的小,表皮又糙又厚,完全不合自己的要求。他十分生气,他当场拒绝交易。
湖北省丹江口市柑橘种植户温太华:质量达不到人家老板的要求,人家老板不要,一句话,不要。
温太华白拉了一趟果,也是一肚子怨气,他找到了王杰。
湖北省丹江口市柑橘种植户温太华:我找王杰,我说这个果子是你叫我下的,我现在拉回去都要坏掉。
面对客商和农户的埋怨,王杰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无奈之下,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要自己掏腰包,给不合格的橘子买单。
湖北省丹江口市柑橘种植户温太华:他自己贴钱处理了。
记者:他是不是降价收的?
湖北省丹江口市柑橘种植户温太华:没有降价,但是他跟我要求了,下次一定要严格质量,严格采摘质量。
王杰:我当时想算了吧收下来自己贴一点,至少对他来说一个安慰,还有一个呢,对他至少是信任我们,我们在正儿八经做事,确确实实在收果子,不是说好像这个市场上不那么正规,乱来一气的那种感觉。
这一次买卖,打蜡费王杰是一分没挣,反而还倒贴了几百块,但换来的是温太华对他的信任。
湖北省丹江口市柑橘种植户温太华:他现在只要打电话说客户急着要货,我必须摸黑也给他送到,要多大公分下多大公分,保证客户来了能装车。
像温太华这样的大户,王杰又在当地发展了4到5个,保证了充足的货源。
2007年初,王杰意识到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单靠几个大户给他送橘子,总有一天会供应不过来,与其等到问题发生再补救,不如趁早想办法。这一回,他产生了在打蜡厂门口建柑橘交易市场的想法。有了市场,农户会主动拉橘子来销售,客商可以直接在市场里挑橘子,一来免去自己收购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再也不用担心货源的问题了。
可是毕竟自己的资金有限,想建一个市场谈何容易,王杰想到了政府。能不能向镇领导寻求帮助呢?王杰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镇党委书记刘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杰:我就说有个市场,橘子很容易销出去,那么客商来的多一点,这是一个好事。第二个好事就是说,橘农来的多了,我们的货也好收一点,外地客商也来,我的打蜡也就多一些,那么利益也就出来了。
凉水河镇党委书记刘军:这个话说的,我认为是比较贴合实际,因为第一次见面吗,应该说这样坦诚的话讲出来,我觉得跟有时候我们接触的人不一样。
王杰的真诚给刘军留下了好的印象,而其实政府也早就想建一个柑橘交易市场,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牵头人,见到王杰主动提出要求,便很快就批下项目。
2007年5月,市场在柑橘打蜡厂门口开工建设。当年8月,王杰也把厂房由最初的4000平方米扩建到现在的2万平方米。又投资25万元买来每小时能打蜡10吨柑橘的新设备。记者采访时,柑橘收获的季节才刚刚过半,王杰已经打蜡300万公斤柑橘,收入42万元。他告诉记者,等到市场建成后,打蜡厂就能实现一年打蜡1000万公斤柑橘,获利超过百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