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怀远:捧把“鸡头米” 感受“丰收年”

网友投稿  2012-02-23  互联网

 

  浑身长满刺、难采摘、难加工的“芡实(鸡头米)”,多年来一直被村民“不屑一顾”,但如今,依托自然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芡实种植已经成为怀远兰桥乡大关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怀远县芡河出产的鸡头米,成了江浙一带最抢手的年货,更是变成了村民们的“水中摇钱树”。

  位于芡河边上的兰桥乡大关村,因出售鸡头米成了商家们关注的焦点。大年初一,村支部书记纪桂中抓起一把鸡头米,自豪地说:“鸡头米,水八仙,很多人都喜欢吃。”围坐一起喝年酒的村民接过鸡头米,纷纷说起了新的“大好年景”。

  鸡头米果实呈圆球形,因为在水中果球上的绿瓣尖端突起,状如鸡头而得名。学名即是芡实,水生植物,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生长周期与荷藕同步。过去大关村人看见芡实上密密麻麻的刺都心寒。去年春天,纪桂中到江浙一带去订购鱼苗,看到鸡头米产销两旺的商机后,顺带把鸡头米的种植技术和投资鸡头米生产加工的浙江投资商请进了兰桥湾。“刚开始,村民们心里都有些担心,叶子大、产量低、难采摘的芡实,只有野生的,规模种植在淮河流域那还真是‘小大姐上花轿――― 头一回’!”村支委纪占刚端起酒杯品尝着丰收的喜悦,叙说着创业的艰辛。兰桥乡大关村有1700多亩可用水面,过去村民习惯在水里养鱼,在水面上养鸭,结果浮游生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在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是纪桂中和大关村两委班子一直关心的大事。清代郑板桥在诗中称赞说:“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实蚌珠圆”,芡河位于江淮之间,河内本来就有野生芡实,规模种植应该不是难题,于是村里就拿出1200亩水面做实验,结果在试验水面内,不仅“四大家鱼”丰产丰收,就连养殖的土鸭的肉蛋品质也明显提高,平均每亩水面收获芡实20多公斤,可创效益400多元,加上鲜鱼、土鸭增产增收的效益,每亩水面可比原来增加500多元的收入,立体种植可为大关村多增加水产养殖收入60多万元,人们在庆祝兔年连年有余(鱼)的同时,期盼龙年水面上芡实能形成产业,拉长链条。

  去年,纪桂中养殖公司种植的芡实喜获丰收。他算了一笔账:一亩水面平均产20公斤左右,一亩可卖400多元,除去人工,每亩纯收入可以赚400块钱。今年,大关村的芡实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700多亩,形成种植大户5户,吸纳了40多名农村劳动力从事该项产业,部分种植户还到四方湖、天河等地大面积承包种植,承包种植面积达2400多亩。芡实种植已经成为大关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兰桥乡的芡实已经形成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成立了芡实专业合作社,与企业联合进行芡实干果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销售模式也由传统的销售方式向网络销售转变。

  抓把鸡头米,清香扑面来。看到喝年酒的村民们满脸兴高采烈的样子,笔者也一起分享着鸡头米成就的丰收年。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2-23/2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