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余干生态农业成致富“聚宝盆”

网友投稿  2011-03-16  互联网

  本报余干讯(通讯员史卫城)余干县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积极转变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致富新路子。

  打生态牌,走绿色发展之路。枫树辣椒网上销售红红火火,优质大米畅销欧美市场,生态乌鱼订单应接不暇……这是余干县调优农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带来的喜人景象。目前,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半数以上来自生态农业。

  该县集中连片发展生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去年建立了5万余亩的蚕桑基地,平均每亩收入可达1500元;积极优化养殖结构,大力推广瘦肉型猪、优质肉牛、红毛鸭、肉鸽等畜禽养殖,全县肉牛养殖量达75万余头,建立了500万羽乌泥红毛鸭饲养基地、200万羽白马肉鸽饲养基地。针对水产常规品种效益低等状况,该县先后扶持了市场前景看好的乌鱼、河蟹、黄鳝、甲鱼等名特优水产养殖。目前,全县已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90个,基地面积达56万亩,打造了一批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生态优质农产品。

  打效益牌,聚龙头企业谋发展。为挖掘农产品的生态效益,该县紧扣精深加工,吸引了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落户余干。对那些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该县进行重点扶持,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革新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余干濒临鄱阳湖,水域面积宽广。该县通过项目包装,已吸引外商前来开发与水面相关特色产业近20家。其中在瑞洪镇开发的3000亩乌鱼、黄鳝基地,按照专业合作社的形式,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已经成为目前全省最大的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积极争取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当地农业的投入,已投资数亿元对大江大湖的圩堤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同时积极探索“基地+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目前,余干县拥有益人生态、全阜水产、铭日丝绸等农业龙头企业 35家,农业产业化组织89个,8.2万农户参与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生态农业基地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聚宝盆”,辐射带动农民5万多人,人均增收2000元。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1-03-16/2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