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鸽”声相伴下岗工走上致富路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2-23  互联网

  “咕咕……咕咕……”未见鸽影已先闻鸽声。10月27日,当记者来到坐落于姑塘镇周岭村的九江奇胜鸽业养殖场门口时,清脆而有节奏的鸽声随风入耳。养殖场内,5栋整齐的鸽舍一字排开,养殖场的主人郭亚弼与任军正在鸽舍喂食。十年时间,从下岗起步,郭亚弼成功将鸽业养殖场发展成了九江市第一大乳鸽养殖场。

  “鸽”声相伴下岗工走上致富路

  下岗创业 承包养殖场

  1997年底,下岗不久的郭亚弼与朋友任军两人商议一起承包原九江奇胜鸽业有限公司。他们东拼西凑各自拿出了15万元资金,添种鸽,购设备,建起一个拥有1000余对鸽子的养殖场。

  接手了养殖场后,年近五旬的郭亚弼有了一股年轻人的冲劲,他虚心向庐山区农牧局技术人员学习防治鸽病的技术,定期用药,定期消毒,鸽子生病了,他自己打针治疗。向同行学习饲养技术,查阅资料,认真琢磨饲料科学配方。“这里鸽子吃的都是玉米、小麦和豌豆搭配而成的营养餐,因为采用的是绿色饲料,所以肉鸽的品质特别好。”

  记者发现养殖场的鸽子全身雪白,外型十分好看。郭亚弼告诉记者,这些种鸽都是美国王鸽,这是一种肉用鸽种,营养价值很高。据郭亚弼介绍,鸽子的产蛋很独特,一对鸽子每个月才产4枚蛋,一次只能孵化两个鸽蛋。孵化期间,公鸽和母鸽会轮流上阵。经过为期18天的孵化后,两只小鸽子破壳而出,公鸽和母鸽会非常精心地喂养自己的孩子,经过20天至24天育雏,一对乳鸽就可上市了。

  十年成长 困难重重

  十年间的创业路上,养殖场也是曲折不断。1998年,正当刚接手养殖场的郭亚弼和任军要扩大养殖规模的时候,那场大洪水将养殖场两边的洼地变成了一片汪洋,位于小山坡上的养殖场成了一座孤岛。道路被洪水淹没,饲料运不进来,鸽子送不出去……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只好找来小木船,一天跑上十几趟。

  2003年,在养殖场产销两旺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给他们沉重打击。禽流感的阴影笼罩在养殖业的上空,市场萎缩,价格下跌。因为活禽的市场骤然冻结,乳鸽卖不出去,不少乳鸽一直养了四五个月。为了减少损失,郭亚弼和任军把不少乳鸽干脆养成了种鸽,同时减少孵蛋,转而多卖鸽蛋。2008年初,冰冻灾害天气又一次考验着他们。大雪压垮了鸽舍屋顶的石棉瓦,鸽子冻死了不少。“烧起火炉,把刚孵化出的小鸽收集在一起烤火。但是,还是死了好几百只幼仔。”任军伤心地说。

  为了预防鸽子的自然天敌黄鼠狼、老鼠等,养殖场里还特地养了猫和4只狗。有时候,老鹰也会来凑热闹,企图抓走溜出鸽舍的鸽子,所以拿着竹竿赶走老鹰也成了郭亚弼在养殖场里经常干的事。日复一日,每天早上7时,郭亚弼和任军准时打开鸽舍的门,打扫、消毒、喂食。

  做大做强 走上致富路

  虽然经历了多次的打击,养殖场却也在曲折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现在,随着现代人们消费心理的转变,乳鸽消费逐渐打破了传统的鸡鸭鱼消费,不少城乡居民更是从普通肉鸽向营养保健的乳鸽消费转变,鸽业养殖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养殖场的种鸽数量由原来的1000余对发展到了2400余对。

  近几年,郭亚弼主攻饲养,任军跑销售,在他们精心的打理下,养殖场成为了我市第一大鸽场。现在,每个月养殖场有7000枚鸽子蛋远销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700羽生长不到一个月的乳鸽就被抢购一空,连鸽粪都成了附近养鱼户的抢手货。郭亚弼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的销路这么好,我们也有了经验和技术,养殖场一定会做大做强的。”

  在养殖场的院子里,工人们把玉米、小麦和豌豆搭配起来,准备鸽子的“午餐”。时近中午,一会就该是他们给鸽子喂食的时间了。4800多羽雪白的鸽子在鸽舍里慢慢地踱着步子,咕咕声此起彼伏。在这一片“鸽”声中,郭亚弼与任军用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成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2-23/20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