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永丰县鹿冈林场进行“三项制度”改革,40岁的饶珍祥下岗了。饶珍祥没有抱怨,而是重新寻找创业契机,如今,他已把育菇的“创业故事”演绎得有声有色。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饶珍祥得知福建省三明市举办真菌培训班,他似乎看到了重新创业的希望,于是怀揣学费,直奔三明。从三明一回来,他就租了鹿冈林场香菇厂的菇棚,投资1万元开始了他的艰难创业。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这一年育菇效益并不好。第二年他到上海农科院请教育菇专家,并购回各种优质食用菌母种和育菇设备。后来,他还戒了烟酒,用积攒的钱购买了《中国食用菌》、《食用菌》、《浙江食用菌》等专业技术书籍和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饶珍祥终于完全掌握了整套的科学育菇技能,这一年蘑菇生产大丰收,当年获利2万多元。
2001年,饶珍祥再次投资2万元,扩大育菇规模,但由于成本高卖价高销售不好,他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他开始跑销路,进行比较分析。饶珍祥发现不少育菇户都是制母种育菇,比自己买母种育菇每公斤菇至少节约成本0.2元~0.4元,再加上自己蘑菇销售只限于本县本地,原料进价又高,造成成本高,销路难以打开。于是,他买来技术书籍,开始学习制母种育菇,并虚心向能人请教。饶珍祥左手只有两个指头,在接种消毒箱内操作时,菌瓶经常滑落,玻璃碎片不知多少次割破他的手指,手指上的伤疤好了又破,破了又好,缠了纱布还滴血。经过刻苦磨炼,现在从制种到栽培,饶珍祥已完全掌握了。如今,他育出来的菇质量好,个体大,不仅畅销本县,还销往湖南、福建、南昌等省市,获利颇丰。
勤劳创业致富的饶珍祥心系林场职工,他当着大家的面说:“育菇不要怕,技术上有问题,缺少菌种、防病防虫都可以找我。”十几位职工都相继报名跟着他学习育菇技术,林场附近乡村的许多群众也来找饶珍祥联系育菇的事,一时间,菇棚一个又一个架起来,职工和当地群众育菇的胆子大起来了。
育菇最大的困难是防杂菌和病毒。饶珍祥常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到职工的菇棚中去察看,指导他们防病防虫、育菇、采菇。在饶珍祥的带动和帮扶下,鹿冈林场先后有11位职工靠育菇走上了创业致富路。
饶珍祥靠自我创业,实现了由“下岗工”到“育菇大户”的角色转换。2005年,饶珍祥育菇2000多平方米,优惠为群众提供食用菌种2.5万多瓶,创产值11万元。这年,鹿冈林场和当地群众育菇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实现收入450万元,获利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