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cctv致富经:废弃物里长出的千万财富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5-18  互联网

         4月初,当记者来到安徽省砀山县的时候,发现很多农户房前屋后都堆放着梨树枝条。 

         赵仿秋:只有唯一的方法——烧火。 

         曹洪鑫:烧了去年就下来了吗,一年一年的肯定就是这样。 

         砀山县梨树的种植面积有50万亩,每年修剪下来的枝条除了烧火,几乎没有别的用处。然而就在近三年,这些枝条中却长出了上千万元的财富,而这些财富都和一个叫黄瑞奎的人有关。 

         黄瑞奎是县财政局的副局长,2000年到北京参加农业博览会的时候,听说有的地方可以用果树枝条种香菇。黄瑞奎之前一直都在乡镇工作,对农业项目非常感兴趣。这个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黄瑞奎:我们这个果树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到处是乱堆乱放,污染环境,浪费了资源。 

         砀山每年剪下来的梨树枝条有25万吨,如果用这些梨树枝条做培养料种香菇,既可以变废为宝,又能为农户增收,是一举两得的好事。2001年,黄瑞奎租下了一个废弃的猪舍,经过简单地改建,开始了种香菇的试验。 

         黄瑞奎:7000元钱买了两台高压锅,一台锅炉,一台粉碎机,一台装袋机。 

         经过两年的试验,黄瑞奎成功地种出了香菇。因为自己是公职人员,如果想要大规模种植香菇,只能再找其他人。黄瑞奎想到了自家的亲戚曹洪鑫。 

         曹洪鑫家里有5亩梨树,基本生活没问题,但一直都想找一个能多赚些钱的项目。黄瑞奎本来认为他会很高兴地接受种香菇的建议,没想到曹洪鑫却让他碰了一个软钉子。 

         曹洪鑫:开始没有干的时候也觉得不行,就是说这个新生事物没接触过。 

         怎么才能让曹洪鑫转变观念,接受这个新事物呢?黄瑞奎反复琢磨曹洪鑫说的话,感觉他并没有把话说死,应该有改变的可能。 

         黄瑞奎再次找到曹洪鑫并且向他许诺,如果种香菇,自己可以借设备给他,并且提供技术服务。曹洪鑫本来就有些犹豫,听黄瑞奎这么一说,心里盘算,设备的资金不用投入了,培养料也不用花什么钱,做最坏的打算,也不会赔钱吧。 

         曹洪鑫:对我来说接受新生事物的胆子还是比较大的。 

         曹洪鑫接受了黄瑞奎的建议,种上了6000袋香菇。其他亲戚虽说是嘴上反对,但是谁不想多挣点钱呢。再说,黄瑞奎在县政府工作,在亲戚眼里还是很有威望的。曹洪鑫一带头,很多人也都跟着种起了香菇。 

         香菇一茬一茬地长了出来,成功就在眼前。黄瑞奎心中高兴,似乎看到了新产业的光明前景。但意想不到的是,黄瑞奎等来的不是称赞,而是所有人的抱怨。 

         曹洪鑫:成本投入一万来元钱,只卖了7000元钱,就是亏了,光成本不算工钱还要赔掉两千块。 

         虽说梨树枝不用花钱,但是其它的成本算起来,一斤香菇的投入也有将近两元钱左右。在2003年,香菇的市场行情很糟糕,每市斤只能卖一元多。 

         赵仿秋:非常生气,资金也投入了,力也出过了,就是没创造什么效益。 

         曹洪鑫:受骗上当了,说不行这个东西,很多户都不愿意干了。 

         离成功只差一步,市场是黄瑞奎没有料到的,结果吃了大亏。亲戚们赔了钱,找他来抱怨,黄瑞奎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好,只能是默不作声。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黄瑞奎一直都不敢再提种香菇的事儿,但是心里却始终放不下,一来是觉着对不起赔钱的亲戚,再一个也是自己不甘心,眼看着这么好的产业,怎么就做不成呢?通过细心观察,从蔬菜收购商那里,黄瑞奎慢慢地看出了一些门道。 

         收购商:在这三年里边,就是从这往前三年才开始销量大的,以前吃的很少。 

         以前消费者不习惯食用香菇,所以卖不上好价钱,从2005年开始,市场上对香菇的消费量逐渐变大,本地的蔬菜收购商甚至需要到外地去拉香菇回来卖。 

         杨胜利:以前到外地去拉,也挺辛苦,起早去拉,一出去多半天才回来。 

         正好这时候县里有一个世界银行的科技项目,黄瑞奎就把发展香菇的计划报了上去,经过争取,项目批下来25万元经费。 
         
         香菇价格提高,又有了世行的项目经费,黄瑞奎感觉再试一次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再找亲戚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是另找别人。能找谁呢?黄瑞奎想到了一个最佳人选,訾言绪。訾言绪是良梨镇的党委副书记,是自己在乡镇工作时候的老部下。 

         訾言绪:他找我呢,就是想通过我的这个宣传发动作用,来叫大家来认识。 

         訾言绪当时并不知道黄瑞奎之前失败的经历,黄瑞奎也留了一个心眼,对失败的经历只字不提。 

         记者:你没跟他说我头两年搞得不太好? 

         黄瑞奎:没有,我说这个产业我是看准的,必然有好的结果。 

         没有跟訾言绪说之前亏本的经历,是怕他有顾虑。訾言绪答应帮忙,并且找到了良梨村的村支书樊庆洪。村干部的带动作用是最大的,但是訾言绪也不能用行政命令。要不要种香菇,最终还是要看黄瑞奎怎么跟人家建议。訾言绪是镇里的副书记,樊庆洪当然不好直接拒绝,但也委婉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 

         樊庆洪:它的效益上,以及这个生长上,是陌生的,很陌生。 

         樊庆洪的反应和上一次自已亲戚的态度差不多,黄瑞奎已经预料到了。要改变樊庆洪的态度,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看到成功的例子。黄瑞奎在这两年中了解到,山东省栖霞市是水果产区,当地用果树枝条种香菇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有了世行项目经费,黄瑞奎有条件带他去栖霞参观了解。 

         訾言绪:愿意发展的这些老百姓,搞了两辆大车,大巴车。 

         樊庆洪还有十几个对种香菇感兴趣的人去了四百多公里之外的栖霞市参观了两天,那里种植户的效益让樊庆洪开了眼界。 

         樊庆洪:我们参观的这几户都是亲眼看到,亲眼目睹人家那边的效益。 

         樊庆洪回来就种了8000袋香菇,趁着这个机会,黄瑞奎又加了一把劲儿,用世行项目经费做补贴。谁愿意种香菇,每袋补贴2毛5分钱,这个办法果然起到了效果。 

         王宇:我是我们村种的最多的,2000袋左右。 

         很多农户都开始用梨树枝条种起了香菇,2006年,香菇的价格涨到了一市斤3元钱,种植户开始有了赚头。 

         种香菇赚钱,黄瑞奎心里很痛快,翻回头去找原来种香菇赔钱的曹洪鑫。其实良梨镇农户种香菇赚钱的情况曹洪鑫早就看到了,只是在原来赔钱的时候,对黄瑞奎抱怨的话说的太难听,也就不好意思再开口,看到黄瑞奎主动找上门来,自己也就顺水推舟重新种起了香菇。 

         记者:你家种了多少? 

         曹洪鑫:我家种了4万袋,能出7万斤。 

         目前,砀山县已经有6个乡镇种上了香菇,种植5000袋以上的农户达到了300多个。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5-18/2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