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蘑菇收购价格好!一平方尺的蘑菇可赚4元多。去年,我在蘑菇协会(专业合作社)会长李克秒的扶持下,种了6000平方尺,目前已净赚 2.5万元!”近日,脸上荡漾着笑容的前岐镇菇农蓝易香对笔者说。福鼎蘑菇生产季节开采几个月以来,小小蘑菇带来的财富,让福鼎市的4万多菇农沉浸在致富的喜悦中。
前岐镇蘑菇协会(前岐蘑菇专业合作社),是闽东第一个农业专业协会(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12年以来,在李克秒的发动带领下,协会与合作社一道把广大菇农紧密地结合成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有效地解决了生产资金、技术、信息和销路等一系列问题,带领菇农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经营路子。据统计,12年来,前岐镇的蘑菇生产从1998年的200多万平方尺,发展到2009年的700多万平方尺,给菇农带来了3亿多元的现金收入。
“蘑菇好似摇钱树,种了蘑菇能致富”成了当地群众的一句口头禅。如今,蘑菇已成了前岐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菇农一条心,蘑菇变白金!”李克秒决定依托镇蘑菇协会成立蘑菇专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生产蘑菇的“小农经济”联合起来,共同走向市场经济的“大市场”。1998年8月,李克秒发动当地12个种植大户成立了前岐蘑菇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是菇农的信用社、技术员和推销员!有了合作社,我们种菇是出力,不出钱,蘑菇生产出来后由合作社包销,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前岐镇柯湾村的菇农陈正新笑呵呵地说。
前岐蘑菇合作社成立后,针对当地菇农资金缺乏问题,李克秒发动12个种植大户筹集了400多万元资金,垫资给所负责帮扶的100多户菇农发展蘑菇生产,在收购蘑菇时再扣回账款。这大大调动了村民们发展蘑菇生产的积极性。前岐镇彩澳村村民林秀其说:“过去,我每年都外出打工,但收入只够一家糊口。后来,我找到李克秒,要求入社种菇,老李第二天就送来了2万元帮扶资金,还帮我搭盖起了2万平方尺的菇棚,一个生产季节下来,扣除本金我就赚了5万多元,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蘑菇生产上去了,如何让菇农生产的蘑菇售出去呢?精于营销的李克秒决定在前岐建一个蘑菇市场,把蘑菇的定价权掌握在合作社手中,这样才能让菇农的利益实现最大化。1998年11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李克秒带头投资了闽浙边界首家食用菌专业交易市场“前岐蘑菇专业交易市场”。有了专业市场后,合作社向菇农承诺,包销所有产品,并给菇农定出一个保护价,及时包销蘑菇产品。
合作社规定,不管是谁扶持的,蘑菇进入市场后一律按质论价,同等产品以当天开出最高价收购,当天产品鲜销有剩,或低于保护价的,扶持大户必须用保护价向自己扶持的对象收购产品,不能让菇农剩余一朵菇。合作社成立到现在,前岐镇没有出现一例的倒菇或售菇纠纷事故。
同时,合作社建立了一支近千人的营销队伍,在全国近百个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络和基地。现在,每到产菇季节,福鼎市近70%的鲜菇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高峰期日交易量达100吨,每天都有来自上海、北京、浙江、广东以及我省各地的蘑菇经销商在这里交易。前岐鲜蘑菇的营销份额约占全国的20%,每年为福鼎菇农带来了7000多万元现金收入。
李克秒说:“要种出高品质的蘑菇。就需要技术人员做后盾,否则蘑菇产业的发展没有后劲!”前岐蘑菇专业合作社专门挑选12位种植大户成立了技术服务队。每年的8月至12月,是服务队最忙碌的阶段。生产开始后,这些技术人员深入到各家各户做专门指导。从培养料堆制、二次发酵、播种、覆土到出菇、采收都要一一把关,强化管理,用科技指导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价值,让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
合作社还指导菇农严格按标准生产,统一原辅材料采购、菌用经营、统一菌种价格,把符合标准的原辅材料供给农民。这些措施使得前岐镇出产的蘑菇个大、色白、肉嫩,收购价格1公斤能比其他产地高0.5元左右。
前岐柯湾村菇农陈进先说:“2005年,由于菇棚管理不善,发生了冻灾,菇床不出菇。我是由李克秒扶持的,他得知消息后,立即送来了5000元现金,鼓励我尽快恢复生产,对先期的5000元帮扶资金他只字未提。合作社真是我们菇农的靠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