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用张果喜的名字命名。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张果喜演绎了从一个普通农民到时代弄潮儿的人生传奇。
1973年,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农具修造社行将倒闭时,年仅19岁的农村学徒工张果喜大喊一声:“要吃饭的跟我来!”
张果喜背着家人把祖传的房子卖了1400元钱闯进上海,斗胆揽回家乡一笔雕花樟木箱的业务。21个木匠跟着他干起了雕刻活,江西余江工艺雕刻厂应运而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这年秋天,张果喜再次来到上海。这一回他看中了出口日本的佛龛。佛龛精雕细刻,工艺复杂,价值远远超出了雕花樟木箱。张果喜自任攻关组长,进行技术攻关,组织人员生产,佛龛顺利地打入了日本市场。
随后几年,佛龛这个“雪球”在张果喜手中越滚越大。他不断组织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余雕”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牢牢占领了海外市场。20世纪80年代初,当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年收入还只有几百元时,张果喜已是一个亿万富翁。
“没有一次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机遇,就不可能有我个人命运的奇迹般的变化。”张果喜回忆说,在许多人还不敢想的时候,我不仅想到了,而且做到了,我占领了市场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改革风云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屡见不鲜。人们好奇张果喜为何能一路走好,屹立不倒?
1985年,组织上看中了张果喜的才华和能力,有意让他任鹰潭市副市长,被张果喜婉言谢绝。“我可以做好一个企业,但不一定能当好一个副市长。人在成功的时候要头脑清醒,这样才能避免人生的大起大落。”张果喜回忆说。
从当年小小的余江工艺雕刻厂,到如今的果喜集团,张果喜的企业总部一直放在江西省余江县。不断有人向张果喜建议说,企业做得这么成功了,应该把总部迁到发达地区或者条件好的地方去。“我的企业总部永远在余江。”张果喜笑着说。
在余江县,张果喜的名字已经与这片养育他的地方骨肉相连:果喜大桥、果喜福利院、果喜科技楼……这些年来,他累计捐款3000多万元。
“一直以来,我都信奉做事业就是做人。做人做事都必须张弛有度,这是门学问。”张果喜说,“在政治上紧跟党中央,与中央近一点再近一点;在感情上关爱百姓,与百姓亲一点再亲一点。有了这个心态,你就永远都不会倒。”
走进张果喜的办公室,一张老式的办公桌和几套已经有些破旧的沙发,和十年前几乎没什么两样。张果喜说:“我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该花的钱一分也不会少花,但要我乱花钱,过铺张奢华的生活,我还是不习惯。”
张果喜说,不想让自己成为一颗流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