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西瓜皇后”让“温岭模式”走向全国

零零社区网友  2014-08-27  互联网

  几乎跟记者前后脚,一个农民手里拿着个金铃子,急匆匆地走进林燚的办公室。眼看着可以收成了,结果摘下来的金铃子掰开一看,里面竟全是虫。农民急得不行,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他马上想到了林燚,从地里摘了一个金铃子就往林燚的办公室跑。

  林燚一看,心里了然,开花时的防虫工作没有做好,所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有问题,找林燚!”,这是温岭很多农民尤其是瓜农的口头禅。每年的生产季节,林燚的办公室总是围满了人,林燚成为温岭农业界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

  QQ群里“望闻问切”

  谈了这么久的西瓜,其实西瓜领域只是林燚工作的冰山一角。

  在大白菜、西蓝花等蔬菜领域,林燚不断调查、探索,发现新的品种,引进并试验,试验成功后再推广。在试验中寻找更好的方法,再给农民培训。这就是林燚30年里一直重复做的工作,她也因此开创了一套农作物栽培“温岭模式”。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林燚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他们大多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找林燚。因此,在林燚的办公室里,常常有农民来访。有的甚至从海南、云南等地大老远地方赶来,手里抓着一根刚从地里掐下的藤或捧着一个大西瓜,等着林燚“望、闻、问、切”,查找病因。

   更有全国各地的农民们,通过各种方式找到林燚“求救”。为此,林燚专门在网上建立了个QQ群,方便与各地的农民们联系。“外地的农民找到我,我一般第一 时间让他去找台电脑,或找个网吧。”林燚说,通过在两个电脑前视频连线,她对着视频中的植物观察,基本能看出问题的大概。

  去年,一个湖北人给林燚打来电话,在电话里激动得不行:“林老师,我今年赚了12万,我这辈子从没赚过这么多钱!”

  湖北人名叫孙建军,好几年前,他看到当地有个温岭瓜农挺赚钱,辗转找到林燚,希望能得到指导。

   林燚给的建议是,要想自己种瓜,首先得去帮其他瓜农打工一年。孙建军还真照做了。就这样,靠着在电话两头的联系,孙建军在打工了一年之后,在林燚的指导 下,第一年种下了近两亩的西瓜,林燚也把自己整理出版的书籍寄去给他。就这样,接触了四五年时间,去年,种植了9亩西瓜的孙建军一下子赚了12万元。

  今年,他准备一口气种上20亩地,林燚像往常一样,仍耐心地给出她的建议:“不要太心急,今年先种15亩试试。”就这样,素未谋面,只凭电话交流,却让相隔近千里的孙建军发家致富。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帮助更多外地农民,不光是解决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我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温岭模式’走出去。”林燚说。

  “稀里糊涂”的学农之路

  说起来,走上农业这条路,并不是林燚所愿。高考时,林燚的志愿书上填的可是地质专业。

  “那时候才15岁,懂什么呀!”林燚说,选择地质专业的原因也很简单,15岁的小姑娘身子骨弱,以为搞地质工作今后能经常到野外走走,顺带就能锻炼身体了。

  谁知,收到浙农大的录取通知书,上面的专业成了农学系种子专业,林燚有些傻眼了。

  这个从小生在城里、长在城里的城市姑娘,连田间地头都没怎么去过,今后竟然要和农业打交道,并可能将以此为生,“当时考大学很不容易,错过了可能再也没机会了,所以只能去念种子专业。”林燚说。

  1978年上的大学,直到1982年分配工作,到现在工作了30余年,直到前年,林燚才终于搞清楚了当年这场“乌龙”的来龙去脉。

   家里的一场大聚会,亲戚们欢聚一堂,林燚提了个话题:“当年我怎么就去学农了?”一个表哥大腿一拍:“志愿是我帮你填的!”林燚这才知道,当年班上的老 师看了她填好的志愿后,觉得不妥,私下找了她的家长,最后家里一商量,直接修改了志愿书。这一改,也直接修改了她的人生轨迹。

  这一场“乌龙”让她哭笑不得,“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能利用我学的知识,来改变农民的种植方式和生活,挺有意义的。”林燚说。

  第一颗种子在地里发芽

  1982年毕业,林燚被分配到三门的一个基层单位,一年半后,她回到温岭,调到了种子公司工作。

   来到新单位,林燚面对的又是一个新的领域——蔬菜种子。别看都是种子,区别可大了。对于之前从事粮食种子工作的林燚来说,蔬菜种子领域完全是一个全新的 世界。专业不对口,很多名词都只在选修课上听过,加上当时大环境重粮食轻经济作物,这让林燚心里很没底。当时公司里蔬菜种子这一块是个空白。再一次,林燚 硬着头皮接下了这活。谁知,这一干就是30多年。

  既然接下了这个工作,起码得去了解这到底是什么。林燚由零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下 功夫。一边,她借来了厚厚的专业书,只要一有时间就开始“啃”专业知识书,另一边,她开始频繁地往各乡镇跑。温岭种的都是些什么蔬菜,主要品种是什么,播 种季节是什么时候,农民们收入怎样?这些都是林燚迫切想要搞清楚的事。

  在那段时间,全市各地都被她跑遍了。当时的交通不发达,深入到最偏僻的农村,难度可想而知。一次,林燚去大溪镇太湖乡调研。坐了车,到了大溪,还得换乘三轮车,摇摇晃晃地往山上开。

   这一趟行程,却真正让这个城里姑娘触动了。因为生在山区,这里的农民不能种水稻等粮食作物,只能在半山腰开辟块地,种些番薯和西瓜。但是,因为山间缺 水,农民的收成并不理想。年年种,年年死,几乎成了常态。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忙活了大半年,一年最多也只有一两百元的收入,更差的情况是,完全没有收成 的时候也有发生。当地有许多农民过着清贫的日子。在一个农民家里,除了床铺和吃饭的桌椅,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睡觉的地方就在锅灶旁。第一次看到这样 的生活,林燚真是始料未及。

  看到有“专家”来了,农民们围着她提问题,“为什么这些西瓜总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里的西瓜为啥总种不好?”可当时的林燚却答不上来。

  回到单位,林燚开始翻查资料。如果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果能帮助他们解决,也许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些许改变,这个想法在她脑子里打转。

   翻查资料,询问相关人士,请教专家、老师,答案还真被她找到了。林燚总结了一下,太湖乡的西瓜总长不好,原因有三:其一,栽种的西瓜品种不好,抗性太 差;其二,西瓜开花结果时刚好碰上梅雨季节,容易犯病害,西瓜就容易烂在地里;其三,土壤不好,地里已经有了病菌,致使西瓜长到一定的个头就会死。

  原因找到了,该如何解决?林燚开始到处想办法。她尝试与省里的相关部门联系,省里的专家给她出了个主意:广东那边有个不错的杂交西瓜品种,名叫“新澄1号”,可以考虑引进。

  林燚立即与广东那边取得了联系,收到了那边寄来的种子,她开始着手试验。没想到,还真成功了,种出来的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品质好、产量高、糖度高。

  第一次现场会就在瓜地里召开,新品种的西瓜一字排开,感兴趣的农民都来尝一尝。“这个比我自家种的好吃”“我也想引进这个品种”……现场的农民们边吃边赞。

  引进的第一个品种就这样成功了,这让初试身手的她内心满是成就感。

  第一堂公开课头也不敢抬

   如果林燚止步于西瓜品种的研究,也许温岭的西瓜就止步于“新澄1号”了。所幸,并没有。  1986年,她又引进了“新红宝”等品种,再到后来在温岭大 规模种植的“8424”品种,都超越了“新澄1号”,产量、品质的双重提高,让瓜农的收入自然水涨船高。但是,西瓜最怕水,抗性再好的品种,遇上梅雨季 节,还是经受不住,每年还是会损失大量西瓜。

  “良种培育要有良法。”林燚说,虽然品种好坏头等重要,但是没有好的配套技术跟上,再好的品种也不会丰产、丰收。而对于西瓜来说,如何避开梅雨季节,是那时的她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她想到了设施种植。西瓜“躲”在棚里,实行避雨栽培。

  有了好的培育办法,还得让农民们自己好好掌握它。为此,林燚的培训讲座开始了。

   早在1984年,林燚就给各乡镇的农技人员上了一课,介绍蔬菜优良新品种。为了准备这堂课,她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将平时的试验情况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出 来。这堂课上,来参加的几百人年龄几乎都比林燚大,这个21岁的小姑娘紧张得连头都不敢抬,拽着手里的稿子一字一句地全部念完。

  而现在,林燚经常被各地邀请去作讲座,给农技员和种植大户培训,她简单地准备一下PPT,对照着几个关键词就能侃侃而谈,开过的培训讲座也已是不计其数。“今天晚上还得去趟松门,给那里的西瓜种植大户上培训课。”林燚说。

  如今,温岭西瓜走向了全国各地,23个省、市有着温岭瓜农的身影。包括大棚种植等西瓜栽培“温岭模式”也在各地“开花”。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8-27/1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