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浙江宁波:一枚茶 春风拂绿新“经”界

网友投稿  2014-04-17  互联网

 

浙江宁波:一枚茶 春风拂绿新“经”界

新茶加工。

  ■以茶兴农富一方

  说起宁波的茶,必少不了宁海茶。桑洲镇即是宁海茶叶的主产地之一,全镇共有茶叶总面积8100亩,是宁波名茶“望海茶”的主要生产基地。去年桑洲总产茶量270吨,其中名优茶120吨,总产值3500余万元,名优茶产值2400万元。

  茶叶,为村民打开了一扇致富大门。桑洲大岗头茶场卢丙友,最近一个多月一直忙于茶山的管理和茶叶销售。他告诉笔者,自家130亩春茶中,“乌牛早”能摘出300多公斤芽茶,按每公斤1300元收购价计算,也有近40万元的产值。

  品牌,给茶叶注入新价值。从1992年开始,桑洲屿南山岗下章村的夏国铨就开始与“望海茶”品牌合作,目前,他的紫云山茶厂700亩茶山已成为宁波望海茶业发展公司的基地,有了“望海茶”的品牌管理和质量管控,他的茶叶销路一直挺不错。“明前茶在零售市场上每公斤能卖3000元到4000元,清明过后,主要就采摘白茶了,售价最高每公斤7000多元。”

  从2002年开始,桑洲实施以茶富民战略,出台扶持茶叶生产政策:50亩以上新发展良种茶基地,每亩补助800元或500元;农户新种植2亩以上良种茶,补助茶苗款;新建名优茶加工厂,每平方米补助100元。建立了桑洲茶场作为全镇的示范基地,提高了茶叶产值,提早了茶叶产出时间。桑洲还建立了当地唯一的茶叶交易市场,除了宁波本地客源,还吸引了台州、绍兴等周边客户,形成了小有名气的茶叶集散地。

  政策春风助力,目前,桑洲有100亩以上茶叶生产大户12户、名优茶加工厂8家。全镇2000余户农户从事茶叶生产,并形成了一条名散结合的茶叶销售渠道———大户自产并收购茶农的高档名优茶及鲜叶,打出“望海茶”等名茶品牌;农户自产中低档茶叶,在当地市场自行销售。这样既保证了茶叶质量,又保证了散户的收入。据了解,通过这“一枚茶”,桑洲茶农年均增收5000元。

  ■善借“东风”茶香溢

  在屿南山岗的紫云山茶厂,近嗅晾晒成一席的新茶,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远望山腰梯田,满眼灿若黄金的油菜花、翠色四溢的茶田,恍然间宛若置于世外桃源,一身轻松,好不自在。

  实际上,随着都市旅游的发展,采茶游也的确早已成为自助游的一种,然而由于采茶过于单调,再加上还需要后续的加工、炒制,以及采摘的产量有限、价格高昂,真正通过采茶吸引游客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此时,油菜花带来的赏花游成了一股“东风”。今年3月28日,宁海桑洲第三届油菜花节举行,与此同期举行的还有第11届品茶节。与两年前第一届油菜花节“看热闹”不同的是,桑洲村民陈阿姨早早拿出准备好的麦饼、茶叶蛋、矿泉水等,吸引游客。“生意好时,周末一天可以卖掉一千多元呢。”陈阿姨说。

  “游客的到来,首先改变了群众的经商意识。”回忆起两年前第一次举行油菜花节,桑洲镇党委书记李恒贤深有感触,当时工作人员动员大家去参加农副产品展销,颇费口舌,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当地群众主动报名。

  这种经商意识,对桑洲这个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小镇,是产业转型的起步,进一步培育了山区群众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热情。搭载着这样的东风,茶叶也成为游客赏花之余顺手带回的农特产品。在今年的油菜花节和品茶节期间,宁海县举行了首届茶文化博览会,让“一枚茶”香飘更远。

  ■链式发展促增收

  在良好的产业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成为茶乡发展的新话题。桑洲在发展茶园的同时,重点打造茶叶产业带,大力推进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目前已建成27个茶业产业连片基地,谋划打造以屿南山岗为核心的3000亩生态休闲观光标准化精品茶园;积极打造桑洲早茶品牌,建立省内、国内及出口销售网络,同时实施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加快茶文化休闲旅游建设,充分挖掘早茶文化资源;加大茶叶生产的再开发力度,发挥秋茶经济效应,大力推广红茶制作工艺。目前,桑洲已有6个茶场开展红茶制作,秋茶的经济价值得到深度挖掘,茶农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充分利用茶树果,桑洲镇着力研发生态有机茶油,开展农超对接,仅此一项,促进茶农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

  点金

  品茗赏花两相宜

  “茶山清幽,如果能再品上一壶山泉水泡的新茶,更是美事一桩了。”身边去过采茶游的同事甚是期待地说。

  望海茶、瀑布仙茗、奉化曲毫、东海龙舌……宁波名茶不少,产茶的地方更多,从余姚到奉化,从江北到东钱湖,茶叶成为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的传统经济作物。赏花游与采茶游结合,不失为一条拓展新路,再深入下去,如能实现品茗赏花两相宜,就更为精妙了。走在茶山之间,连笔者也期待转过一道弯,能见着一处休憩堂所,可亲手冲泡一壶新茶,最好还能用上山中的甘泉水,体验一番闲适、优雅的古典情调。

  国人喜爱饮茶,茶文化更是有上千年的历史。赏山花、采茶叶,有趣味;品香茗、论茶道,更有韵味。深植茶文化,以人为本做文章,茶经济大有作为。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4-17/1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