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鸿正在喂从国外引进的西门塔尔牛
一个90后的大学生,却放弃省城近10万的年薪,毅然回家乡利用自己所学,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他,就是四川省长宁县竹海镇龙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办人杨开鸿。
9月23日,记者在长宁县竹海镇龙山村见到了杨开鸿。他个儿一般高,身材偏瘦,戴着眼镜。“这是我第一批引进的牛,目前已产子2头,20头待产。”杨开鸿一边给牛喂草一边告诉记者,“明年上半年就有收益了。”
杨开鸿生于1991年,今年24岁。2013年,杨开鸿从四川理工大学景观设计专业毕业后在成都一家地产工作,后来调到北京工作,年薪近10万元,收入也比较固定。在北京工作期间,他看到当地农民普遍都在发展养殖业,经济收益也非常高,也有些冲动。2014年春节回家过年,看到村里以前的泥泞小路变成了机耕道,土瓦房变成了楼房平房,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村里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村里基本都是老人小孩,全村也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能够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在外上班,我很牵挂家中老人。”杨开鸿说,“如果回家来创业就既可照顾家庭,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带动群众致富。”正当他左思右想都没想到合适的项目时,却看到家中父亲还在使用原始方法喂牛,投入大,产出小,收益也不理想。于是杨开鸿不断上网查阅自己想要的东西,他自己认为,成规模养殖肉牛肯定能出效益。于是他先后到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和省内各养牛基地、自贡大学生创业园等实地考察,决定把父亲的养牛项目做强做大。
通过对外面大型养殖场的考察学习,杨开鸿很快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科学化养殖技术。“我们村生态的青草、稻谷草、玉米秆等资源也比较丰富,肉牛养殖前景一定不错。”杨开鸿说,“我希望通过搞肉牛养殖,带领村民一起走向致富的道路。”
说干就干,杨开鸿自己就先带头试养起来了。目前,杨开鸿第一期600平方米的繁殖场正在不断完善中,现已投资了近40万元,建设了标准化牛舍,购置了小型农用车、先进的监控设备,从国外引进西门塔尔牛和当地优质黄牛繁殖生产,目前已产子2头,还有20头待产,预计明年上半年就会实现收益15万元。杨开鸿介绍说,他们的牛都是自己经过科学化繁殖出来的,是比较优良的牛种 ,经过一年的科学化育肥,可以增重1000斤,按照目前市场上的价格有13000元的效益,减去成本和人工费,一头牛至少可以达到5000到6000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今年8月,杨开鸿组织当地6位村民,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父母的扶持下,注册100万元资金,成立了竹海龙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以肉牛繁殖、集中育肥、统一销售为主要经营范围。
为保证农户获益,杨开鸿多次组织龙山村村民到自贡、泸州和成都等大型养殖基地学习,并在龙山村创新出了“专合社+农户”肉牛养殖寄养模式,即专合社把养殖母牛繁殖出来的牛犊与有意向的农户进行合作,专合社提供养殖技术,农户只需负责饲养,当农户把寄养的牛犊饲养成可以销售的商品牛后,专合社再对商品牛进行集中回收,并对外统一销售。
竹海镇龙山村村民叶宝成说,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大学生杨开鸿,有文化,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养殖模式不错,牛生病、死亡都由专合社负责,农户包赚不赔,“今天我想来领养五六头牛回去喂,每头牛每年增收四五千元钱应该没问题。”
竹海镇副镇长王小红告诉记者,县、镇都很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在细化帮扶模式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回乡敢创业、创好业、带就业,做到以创业聚人才,以创业促就业。杨开鸿的女朋友赵蕊告诉记者,她是阆中人,也是杨开鸿大学同学,“我看到他创业激情高,长宁资源和发展环境很好,也过来一起创业。”
杨开鸿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将再新建4000平方米的产房,建成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再开发100亩以上的草料基地,达到肉牛存栏2000头以上,达到年出栏500头以上。同时,进一步扩大肉牛销售市场,建立自己的深加工销售模式,逐步树立自己的品牌,做到养殖效益最大化,“我先自身示范发展养殖,最终要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奔向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