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四川唐元镇:用凑来的一万元去创业(致富经)

零零社区网友  2014-03-20  互联网

 

  这个年轻小伙儿就是邓小泉,一见面,他就带记者去看他种的韭黄。

  邓小泉:我们要把它揭开,把我们的棚揭开。差不多在冬天的时候就是三十多天,看一下,看见没有。就是韭黄了。这边就是韭菜。你知道韭黄跟韭菜有什么区别吗?看见没,有什么区别?

  邓小泉:它们是一个品种,韭黄就是韭菜,韭菜还是韭菜。

  把韭菜用遮光棚盖住,不让它进行光合作用,三四十天就能变成韭黄。

  邓小泉:加油,不准断。

  用镰刀把韭黄一排一排整齐的割下来,加工、清洗、晾干,这个过程不能超过5个小时,否则收割好的韭黄在阳光下又会变绿,影响卖相。

  邓小泉:我以前也不知道。我以前只知道,我以为韭黄种出来就是韭黄,它是一个特定的品种。

  四年前,邓小泉来到唐元镇种韭黄时,压根儿什么都不懂。然而仅4年时间,由他牵头成立的唐元韭黄联合社就达到了年销售额四千多万元,他也成为郫县唐元韭黄协会会长。

  村民:他们大学生不简单,真的,他们大学生做得好,真的,做得更好韭菜,真的。人家有知识嘛,人家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都相信,比我们种得好。真的,真的比我们种得好。

  记者:我都不敢提问了你拿着刀。

  村民:人家这个刀是切韭菜的拿回家磨,不快了。

  1987年出生的小伙子,一毕业就创业,这个经历单纯得像白纸一样的年轻创业者,靠着一个个四两拨千斤的招数,成了一方韭黄产业的领军人物。他身后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呢?

  2009年夏季,从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电信工程专业毕业的邓小泉,在一家咨询公司只上了一个月班就辞职了。他要创业。

四川唐元镇:用凑来的一万元去创业(致富经)

  邓小泉:特别自信的那种,我得创业,我明天就是百万富翁了这种感觉。

  但此时,邓小泉上了一个月班挣的800元工资,已经花得只剩400元。

  邓小泉:缺钱。我身上一共就400元钱,我怎么去创业,创不了。

  邓小泉召集了5位大学同学共同创业,这3个年轻人就在其中。

  记者:当时你们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

  付洋:他牵的头,你买房,你买车什么东西的,然后当时觉得前景不错,来我们一起干吧,我们四个就都来了。

  在这样的美好愿望下,五个同学凑了一万元钱准备创业,地点就选择在郫县。这不仅因为郫县是自己大学所在地,更因为当地针对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给出的优厚政策。

  四川省郫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桂学文:第一年,每个人(每个月)提供600元的生活补贴,第二个是对他创业给予一次性五千元的补贴,租用农民土地的时候,我们是补贴一半的费用。

  唐元镇种植韭黄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当地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韭黄,但由于受人力缺乏和储存时间短的影响,很少有大面积种植韭黄的。

  2009年9月,邓小泉了解到,唐元镇的韭黄售价高达3元一斤。很快,这几个年轻人就确定了创业目标:种韭黄。

  邓小泉:当时我们个人的感觉就是,是个人,只要你有生命的人,你都能把它做得出来。

  邓小泉拿出十足的把握,想在唐元镇租地种韭黄,可他们是几个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子,怎样才能让人信服呢?邓小泉和他的合作伙伴想到了一个办法。

  邓小泉:但是得装,要装成感觉自己是土豪之类的,那一类的,这样的话,起码能对上几句话,当时想得是。

  傅柏钧:得整个车去吧,一辆好像不够气派,就搞两辆吧,就觉得特牛气。

  2009年10月,邓小泉从朋友那里借了小轿车,揣着凑来的一万元现金。车是借的,钱是凑的,韭黄是怎么种出来的都不知道,就找上了当时的唐元镇韭黄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

  四川省郫县唐元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郭云建:开了一个老的君威,还开了一个进口的马自达,我看还应该是有点实力嘛。

  邓小泉:当时那个马自达颜色是金色的,土豪金,现在说是土豪金的。感觉像是一个伪富二代吧,伪富二代。

  接待邓小泉的郭主任,对他印象很深,不仅因为邓小泉是第一个到唐元镇主动要求种韭黄的大学生,而且一开口,就显露出满满的自信。

  邓小泉:第一句话就是说了一句,我要租田。他说你要多少田,我说我要100亩。

  傅柏钧:感觉口气有点大,我们身上也就一万多块钱的。

  当地的土地租金是按照每亩地一千斤粮食的价格计算的,2009年时,100亩地算下来是14万元,根据县里对创业大学生土地租金补贴一半的政策,只需要付7万元。邓小泉用凑来的那一万元作为定金,签下了12年的土地租赁合同,按年付款。随后,六个合伙人分头借来了土地租金补交上,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何洋:没有合同什么都是空的,当时我们拿到这个的时候,工商可以注册了,税务可以登记了。

  记者:有地了,这些伟大梦想就?

  邓小泉:当时觉得伟大梦想都可以实现。

  2009年11月,100亩土地被改良成功。在他们眼里,辉煌的创业时代开始了。从城市里来的六个大男孩,从没做过农活,困了在工棚里凑合一宿,没钱时就找朋友改善一下生活,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傅柏钧:每天晚上住这儿,一到晚上天一黑就只有狗叫了,没有电视、没有电话,也没有电脑,为什么我也说不上,反正就不累,觉得特快乐。

  当时唐元镇种韭黄的都是自己育苗。邓小泉没请技术员,只是向周围的农户问了一下,就带着绝对的自信着手育苗了。然而,仅过了两个月,邓小泉就在育苗基地里看到了让他心凉的一幕。

  邓小泉:就秃的了,就像冬天那个草坪,草坪枯萎了之后的那个感觉,就什么都没有了。

  何洋:一眼望去,冬天里面全部冻成黄色的坏苗了。

  种地要看天,几乎每个农民都知道的事,却被邓小泉忽视了。2009年11月底已经过了最佳育苗期,过冷的天气把娇嫩的韭黄苗全部冻死。

  邓小泉一下就损失了5万元,并且这意味着2010年春季将没有韭黄可种,原本近在咫尺的财富梦想突然变得遥不可及起来。

  邓小泉幡然醒悟,有车、有钱、有技术,不过是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不知深浅的表现而已。

  邓小泉:今天在大家面前装了,那么我们明天就是说,我们真真正正要出东西的时候、要产出的时候,拿什么来产出,拿什么东西来弄。

  更糟糕的是,团队里有两个合伙人在这个时候要求撤出。本就没什么信心了,同伴的离开更让邓小泉接受不了。

  邓小泉:感觉自己,那个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感觉就是说,本来心在天上去的,瞬间的啪的一下就掉在地上这种感觉。感觉特难受那种感觉。

  第一次创业,才两个月就失败了,邓小泉不甘心。可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

  2010年春节过后,邓小泉又重新育苗,种上了韭黄。当年的10月份,正当他盖上遮光棚准备卖韭黄时,却发现,没人愿意要他的韭黄。

  邓小泉:当时的菜贩子他们大多喜欢要韭菜知道吗,他不喜欢要韭黄。然后就说那你把韭菜卖给我吧,韭黄的话,我们都不怎么要。

  在我国西南地区,韭菜在百姓餐桌上更常见,销量也比韭黄大得多。而邓小泉有100亩地的韭菜等着变成韭黄,却没有韭黄的销售渠道。

  邓小泉:当时对他们(经销商)来说商机来了,小伙子今天我不宰你我宰谁啊。

  没人要韭黄,邓小泉只能卖韭菜。但是韭黄的售价比韭菜贵一倍,他很不甘心。韭黄到底该怎么卖呢?

  李志伦是当时唐元镇最大的韭黄种植户,种了40多年,有200亩韭黄种植基地。邓小泉想去李志伦那里看看。

  邓小泉:他不受菜贩子的影响波动,因为他的所有的销售是独立的,特别后悔,曾经的自己,曾经之前没遇到过这么多挫折的时候的自己,总感觉我一两年,我两三年就能超过他。但是后来发现一个问题,想超过他太难了。

  看着李志伦,邓小泉才意识到农业里有很多学问,他根本就不懂。他想拜李志伦为师。

  邓小泉:李哥,就是说,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多不懂的,希望你能教一教,能带一带我。

  韭黄种植户李志伦:你自己水平那么高,又有钱,你有钱你自己整呗,为啥你来找我们。

  邓小泉刚来唐元镇种韭黄时,那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给李志伦留下了浮躁的印象。要想拜师,邓小泉必须经过严格的考验。因此,李志伦给他指派了一个最苦的活儿——给学校食堂配送蔬菜。

  韭黄种植户李志伦:这个就是算体力,还有采买、销售等,都是最(累),又要动脑筋,又要动体力,最恼火的活。

  邓小泉刚卖掉一批韭菜,有四个月的空闲期,他免费给李至伦当起了学徒。

  每天从市场采购蔬菜,再装车送货,从凌晨忙到傍晚,采买、运输都要邓小泉一个人做。

  李志伦其实是想让邓小泉通过跑市场采买这一环节锻炼锻炼,熟悉蔬菜的销售。但邓小泉却有了另外一种感觉。

  邓小泉:在我们配送蔬菜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的话语权,他说你的不合格,菜切得已经不能再用了,他说退给你,叫你给他补差价。

  韭黄种植户李志伦:谈一下你的品质,谈一下你的新鲜度,这个是经常见的,很多拒收的时候。

  经过4个月的配送,邓小泉已经熟悉掌握了从菜地到餐桌各个环节的销售流程,但不论是采买还是配送,每一个环节都是看别人脸色,邓小泉把原因归结为品牌没有打响。他想转变这个现状,要把唐元韭黄的品牌做成郫县的一张名片,这个想法让邓小泉异常兴奋。

  邓小泉:突然在自己心里感觉到,我的梦想,又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要出来了。但是这一次去实现它的时候,就比上一次理智得多。

  一年前,邓小泉刚来唐元镇时,还一心只想着赚钱,多次的失败和四个月的磨练,这个曾经对未来充满困惑的年轻人,再一次找到了人生方向。

  2011年4月,唐元韭黄的市场价从3元钱一斤骤降到2元,低于成本。种植户承受不起纷纷出手,却导致市场上韭黄更多,价格更低,成了恶性循环。

  韭黄种植户薛育贵:急于脱手,割出来韭黄你不卖,时间长了就会变腐烂了。

  邓小泉:当时就想的是不是越低越凶,越低越凶,他顶不住,他这个心理防线顶不住。

  受气温回暖的影响,每年四月到六月,韭黄大量上市,会形成价格低谷期,但邓小泉却认为韭黄价格一直保持在两三元左右抬不起来,就是因为这个低谷期。如果要让唐元韭黄成为郫县的一张新名片,首先就要扭转这个现状。

  2011年5月的一天,邓小泉制定了一个计划,并且悄悄告诉了李志伦。他要和李志伦用一个秘密行动来扭转韭黄跌价的局面。这到底是个什么计划呢?

  2011年4月份,唐元韭黄的市场价下降到2元。这个价格已经低于韭黄的种植成本,种植户开始亏损。

  韭黄种植户谢述芬:一亩地产个两三千斤,卖不到多少钱,把肥料什么的一除,一年就落不到多少钱。农民还是心疼,想多卖一点钱。

  韭黄种植户薛育贵:没什么利润了,种起来感觉不如其他蔬菜了,本身韭黄的成本就比较高。如果是市价达到2块钱一斤的话,感觉收益不是很好了。

  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扰着邓小泉,他担心如果再下跌,种植户就会放弃种韭黄,整个唐元镇的韭黄产业会受到巨大打击。

  邓小泉要扭转这个状态。可他只有100亩韭黄,在整个唐元镇八千多亩韭黄中根本不值一提。要撬动整个韭黄产业,他该怎么做?

  邓小泉:从金钱上来说,我硬抬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因为我们毕竟是很小一个点。当时我就在想,能不能打一个心理战。

  邓小泉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而且必须要拉李志伦入伙。因为老李的韭黄加工厂有冷库,邓小泉想要以高出市场价1元的价格收购韭黄,放在冷库里。

  韭黄种植户李志伦:就提出了农户的保底价,就是3元钱一斤收购,然后,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再3元多一点点卖出去。

  把韭黄放进冷库,可以保存7~12天,邓小泉要利用这个时间差,把韭黄收购价开始上涨的消息放出去,稳住种植户,暂缓抛售韭黄。更重要的是,这件事不能说出去,一旦走漏了风声,计划将全盘落空。

  韭黄种植户李志伦:其他销售商知道了,他们会把自己的货,源源不断地抛给我们,使我们的货确实销不出去。绝对要保密,当时想的就是绝对保密。还有时间,必须要算好就是12天。

  邓小泉:这谁说了,谁就是我们说的叛徒,如果说这事情一旦泄露的话,韭黄的价格也许持续会低迷,而且说不定还会再低迷一些。

  2011年5月中旬的一天,邓小泉把三元一斤收购韭黄的告示贴在门口,在加工厂的院子里,等着人上门来送货。

  很快,看到告示的种植户陆续开始往院子里送,邓小泉以现金收购,小心翼翼地把韭黄放入冷库,锁上门,自己拿着钥匙,谁都不准进。

  邓小泉:一到晚上,东西一放进冻库之后,钥匙都全部收完,员工他们是进不了冷库的。

  一边把源源不断送来的韭黄加工好放进冷库,一边还像往常一样把自家的韭黄往外卖,这样才能让人相信邓小泉是真的在买进卖出。

  邓小泉:该发的发,发出去,但是回来,当着大家的面得说价格很高,就是3元多一斤,4元一斤这样的。真正卖多少钱自己知道,其实还是卖2元一斤,拉出去卖的。

  坚持到第三天,邓小泉已经收了五千斤韭黄,比市场价还多花了五千元。他再也没有多余的钱收购了。就在他担心计划失败,满仓库的韭黄砸手里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韭黄种植户薛育贵:回去就跟老百姓一宣传就是说,大家都不要紧张,韭黄价格标出来之后,是三元一斤。

  韭黄种植户谢述芬:他们这些小贩,他们就把价格抬起来了,不然我们这边价格照样那么低。

  只有三天,涨价的消息却传遍了唐元镇。种植户都想等等再卖,市面上突然缺货,韭黄价格竟然真的抬升了。

  随后,邓小泉和李志伦成立了韭黄联合社,集合了唐元镇2000多亩面积的韭黄,统一销售,韭黄价格再也没出现过暴跌的情况。2013年,联合社整体销售额达到了四千多万元。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3-20/18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