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句话里悟商机 古稀老人探秘梅花香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4-19  互联网

 

    他就是我们要采访的那位传奇老人,采访这天刚刚见面,他就要带记者去看他的树。

  吴晓红:“这么好的花,开在这个老的桩子上,只有梅花才能达得到。”

  记者:“这个感觉已经枯萎了,死了一样。”

  吴晓红:“你看,现在还有这么样的花好看。”

  这棵树的价格是40万元,而旁边不远处的这一棵也要30多万元。

  吴晓红:“实际上这个都卖到北京去了,都卖到北京门头沟。”

  记者:“您说的意思是说这个花已经有主人了?”

  吴晓红:“有主人了,门头沟的。”

  记者:“已经被买走了?”

  吴晓红:“北京门头沟。”

  在这个广场上,有一千多棵这样的树,价值几千万元。

  吴晓红:“可以说全国数一数二的,这条梅花大道,开花的时候就变成了梅花大道。”

  在吴晓红的公司里,这样的树还有5万多棵,在世界上,这样大的梅花储备量可以说是非常罕见。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过去的11年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腊梅协会 理事 许联瑛:“他在产业化这块儿,做得是最好的,最有规模,要我个人形容,就是他有大将的风度。”

  中国花卉协会 梅花腊梅分会 会长 张启翔:“吴晓红改造过的梅花能卖到几万元钱,有的甚至卖到几十万元,那么这样,整个推动梅花的产业,整个产业化的发展,也可以说叫做变废为宝。”

  吴晓红的徒弟 蒋金根:“我师父的心中,他是一个宇宙,小宇宙,小宇宙心里面想有多大,想到了,去做了,去执行了就会有结果,就在我师父身上就体现出来了。”

  吴晓红是浙江长兴县人,今年69岁,他做过20年木工,还做过20多年木材采购工作,2002年,58岁的吴晓红退休,而这一年,他在家乡看到了一种让他非常痛心的现象。

  这里是浙江省长兴县,当地曾经种着6万亩青梅树,2002年,青梅果的价格从2元一斤跌到了2毛一斤,青梅加工企业纷纷倒闭,农民种青梅赔本,开始一窝蜂似地砍掉长了几十年的青梅树。

  吴晓红的弟弟 叶光明:“直径20厘米,30厘米,几十年的大梅树了也砍掉。”

  记者;“也砍掉。”

  叶光明:“没用了嘛,怎么不砍掉。”

  记者:“那太可惜了。”

  周吴?村原村支书 孙勤芳:“那时候,100斤柴禾只要8元钱一担,100斤,这棵树卖不到100斤,只有四五元钱,有些卖不到柴禾烧,就堆在地上了,没人要的柴禾老百姓砍掉了不就堆在地上了嘛。”

  长兴县政协主席 金树云:“这个当柴烧,哪里有什么价值,没什么价值的,这个劈柴禾也很难劈。”

  而正当周吴?村的村支书孙勤芳要砍掉一片青梅树时,刚刚退休回来的吴晓红找到了他,叫他不要砍树,他要买。

  周吴?村原村支书 孙勤芳:“我砍掉了一部分,吴晓红知道我这个情况,他叫我不要砍”

  吴晓红:“连地上不动,5元钱一棵,如果动一动,挖工,运输,那就是四五十元了,成本就高了,我把土地包下来,连树不动,就是5元一棵。”

  别人要当柴烧的青梅树,吴晓红要以5元钱一棵的价格买下来,并且要花更多的钱连同土地一起承包,接下来,吴晓红到处收购青梅树,为了多买一些,他竟然卖掉了自己的两套房子。

  周吴?村原村支书 孙勤芳:“最后他到关键的时候,他房子都卖掉了,我知道的。”

  吴晓红的弟弟 叶光明:“他的房子不是老房子,是新造的房子,是新的房子,那个时候房地产不火,房子也是留一年值钱一年,一年更比一年值钱。”

  吴晓红:“这是当时是没有市场的,我们都是冒风险的,为什么人家叫我梅桩疯啊,就是发疯啊,发神经。”

  2002到2003年,吴晓红花费300多万元,买了2万多棵青梅树。可买来的青梅树,他马上都砍成了树桩子,谁也看不懂得吴晓红想干什么,大家都叫他“梅桩疯”。然而几年后,就是这些青梅树桩,在吴晓红的手里,一颗卖到了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吴晓红:“市场上稀有的肯定有市场,我就凭这一点市场上稀有的,没有的,肯定有市场。”

  吴晓红收这些青梅桩到底要干什么呢?这要说到他的一个爱好。

  这些照片是吴晓红多年前拍摄的,在与木材打交道的几十年里,他有机会深入全国各大林区收购木材,在这个过程中,他迷上了古木,把自己挣来的钱,几乎全部用来购买古木。

  吴晓红:“我的衣服,从来自己买衣服,从来没有买过上千的。”

  记者:“但是买木头就贵了。”

  吴晓红:“买木头几十万,几百万都买,一开始买的时候我还骗我老婆,3万元买的说3千块,那么她高兴,以后还能让我买嘛,便宜嘛,对吧。”

  吴晓红当年搜集的古木,几十年后已经价值不斐。但他的这些宝贝却只能一直堆放在简易大棚里。他梦想着建一个博物馆,但这件事没有几千万元是做不了的,直到退休,古木还在那可怜的堆放着。2002年,当他看到家乡将要淘汰青梅树时,他觉得机会来了。

  吴晓红喜欢养一些盆景,他曾经利用一些盆栽的青梅嫁接了红梅枝条,没想到花开得特别美。吴晓红看到现实中的梅花非常稀少,认为可以利用梅花去赚钱。所以他大量收购青梅树,嫁接梅花。

  就在嫁接梅花三年之后,2005年早春2月,吴晓红的上万株青梅桩,梅花竞相绽放,从此这里游客不断。

  吴晓红:“你看,每一朵梅花都在向你笑,你看,不管你跑到什么地方,哪个位置,每一朵花都是向着你的。这是什么道理。”

  游客:“第一,这花特别多,第二,花开得特别漂亮。”

  游客:“其实它应该是各个方向都有吧,只不过你站在哪个方向就觉得他朝哪个方向。”

  青梅果变成红梅花,这个技术早就有,但这样大面积开发,吴晓红是首创。一些造型特别的树,首先被公园看上了。

  江苏无锡梅园公园管理处 姜雷春:“他一棵树栽在那儿,就可以成为一个景,所以说我们引进过来以后,就是一树一景,他的32棵树,一棵树就是一个景,而且每棵的造型都不一样。”

  吴晓红:“像这一棵,你看。”

  记者:“这不就在折了嘛?”

  吴晓红:“又枯掉了,又倒掉了,大家说有这么好的树,实际上是最差最差的树,最差的树,我卖到最好的价格,一般的树比方说卖一两千元,那这棵树卖四五千元,为什么,这个形状你没有的,市场需要什么,那我就做什么。”

  这一批梅花,价格最高的一棵卖到了两万多元。然而,当两万株梅花都可以上市时,吴晓红发现,人见人爱的梅花,要卖出去同样是那么的难。

  吴晓红:“当时人家认识不足的,哪里有梅花呀,好像它是很高端的,原来是文人墨客的资料,写诗的资料,画画的资料,现实当中哪里有梅花。”

  2005年,7月,吴晓红来到上海打市场,当他在上海跑了1个月之后,他有了一个发现。

  吴晓红:“上海市民每到赏花的时候,好像一窝蜂一样,到无锡去赏梅,到苏州赏梅,到杭州赏梅。”

  上海缺少梅花!这个发现,让吴晓红开始了一连串出人预料的举动,对他的财富爆发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里是浦东新区的世纪公园,是当时上海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吴晓红想在这里免费建一个梅花园,吸引游客关注。但当他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被公园方面一口回绝。

  吴晓红:“因为他们这些国家公园,从规划,建设,都是按照标准来的,它是没有梅花的,懂吗,没有梅花 你要硬放梅花进去,那肯定要报上去的,把它重新规划,把其它的植物换掉种梅花,这个工作有难度的。”

  要把原来种好的植物换成梅花,等于改变了公园的设计风格,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只是公园不愿建梅花园的原因之一,其实世纪公园还有另一层顾虑。

  上海世纪公园园林绿化部 经理 王震威:“主要是对梅花在上海的表现,还是心里没底,梅花对二氧化硫,这些污染性的气体比较敏感,它很容易就不开花了,长叶子不开花,或者是开花很少。”

  吴晓红的心凉了半截儿,梅花栽下去可能开不了花,这是一个致命的隐忧。此时,谈判已经没有余地。但吴晓红还是不甘心。

  吴晓红:“有些事情,光靠讲是没用的,一定要把现实的东西放到他面前,让他们的领导,让他们的市民都能见证一下。”

  吴晓红想到了一个办法,为此本来为卖花发愁的他,开始拒绝买家。他把一些精品梅花留了起来,然后又找到世纪公园商量,把这些梅花放到公园的一个角落。

  吴晓红:“不影响他们的主要景点,我们放一点。”

  记者:“是显眼的位置吗?”

  吴晓红:“空的地方,放一下。”

  吴晓红的弟弟 叶光明:“晚上进去,晚上把它布置好,车子只能晚上进去,白天不好进,那难度很大了,尤其是我们员工干活要晚上干。”

  吴晓红把上千盆精品梅花从长兴运到上海展出,成本很高,当时只出不进的吴晓红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吴晓红:“先试一下,搞一点小门票,跟你们分,什么的,都不可能,门票都卖不出来当时。”

  那么梅花究竟能不能开呢?答案只有等待。

  在昼夜期盼中,几个月过去了。2006年2月的一天,吴晓红正在园里修枝,接到了他等待已久的电话,工人告诉他,世纪公园的梅花开了!

  吴晓红最担心的顾虑打消了,他非常兴奋,接着,2007和2008年,他继续个人出资把梅花运到世纪公园展出,惊艳了上海滩。

  吴晓红:“世纪公园本来像这个季节,这么冷,没人去的,很冷很冷的,没有多少人,亏本的等于说,我的梅花进去以后马上,一下子,每年收入几百万,一点问题都没有。”

  公园淡季门票从原来的5万张增涨到20多万张,这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上海世纪公园园林绿化部 经理 王震威:“盆景展展示以后,引起了当时我们浦东新区的领导,我们公园领导的重视,觉得要搞一个梅花基地或者搞一个比较成熟的梅花展的话,要好多地栽的梅花,那么这样我们就跟老吴这里接洽了。”

  2009年,浦东新区政府和世纪公园决定共同出资,规划一个大型梅园,所需的1万多株梅花,总价700多万元,全部向吴晓红采购,世纪梅园建成,成为上海市最大的梅花景观。

  吴晓红在上海的轰动发生了连锁效应,随后顺利拿下20多个城市公园的梅花工程,2012年,吴晓红的梅花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

  吴晓红:“人家叫我什么,我是梅花的超市,什么都有,好有好的几十万,差有差的几百块,都有,所以人家建一个公园,为什么让我全部包下来,包括上次,春节左右,上海海湾公园,他要一千几百万元的梅花,我帮它配好。”

  2012年,江苏无锡梅园,选定了吴晓红的一棵红梅作为建园百年纪念树,这棵梅树价格30多万,堪称是“梅中之王”。

  吴晓红:“这样,这样,把兰花指翘起来。”

  2012年2月,正当梅花含苞待放之时,酷爱梅花的吴晓红却做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儿。

  梅花树的价值就在梅花,而吴晓红却吩咐员工去采花,一天要采四五百斤。

  员工:“采的时候,这么一捋就全都下来了,早上8点到下午4点,大家一起去,叫上10几个人,大家一起采。”

  员工:“很多人说,你们怎么会把这鲜花全部摘掉,好可惜。”

  吴晓红为什么采梅花?原来他从别人的一句话中发现了另一个商机,他要开发梅花身上鲜为人知的价值。

  照片上这位老人叫陈俊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花界的泰斗。这张照片是2005年陈俊愉先生在世时,参观吴晓红梅园时拍摄的,当时陈院士脱口说出一句话。

  吴晓红:“他跟我讲,梅花的香你闻一下,就是这张照片,它是世界上的花最香的香味,所以说以后我们能做成梅花香水,那多好啊。”

  只这一句话,就触动了吴晓红敏感的神经。

  现场:时间长了跟婴儿皮肤一样了。

  在吴晓红心目中,梅花香是天下最有魅力的香味。2009年,吴晓红找到了上海香料研究所的贾卫民。

  上海香料研究所 原副所长 贾卫民:“因为吴总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来的香气,所以我们用这花提取精膏,就要在花香最好的时候,一般我们都是等它含苞待放的时候最好,花瓣刚好张开的时候是最好的。”

  这个瓶子里装的是梅花精膏,是从鲜梅花的浸泡液中提取出来,一吨梅花才能提炼出1公斤精膏,但非常神奇的是,这些精膏可以调配成数量惊人的香水。

  上海香研究所 原副所长 贾卫民:“一吨的花提取一公斤这样的精膏,但是这样一公斤的精膏,我们在调配薰香香水的时候,又可以调一吨香水。”

  1斤花,能调制1斤香水,一株这样的梅树,一年可以采下10斤左右梅花。这个香水套装,吴晓红定价1000元钱。2012年,北京一家大型公司,看中这种香水套装,一次买了900多套。

  北京某公司 总经理 邓喜红:“他整个的台子是个红木架子,然后小瓶子是一个景德镇做的小梅瓶,再放上咱们的香精就特别有中国特色,因为梅花本身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因为梅花香精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再加上这非常好的包装,觉得这个非常有独到之处。”

  梅花香系列产品的开发,使吴晓红梅花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在吴晓红的带动下,很多农户由种果梅转向嫁接花梅,2012年,长兴县梅花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多亩。

  周吴?村原村支书 孙勤芳:“我这一家人家,其它就没有详细调查,像我一家人家,每年卖给吴晓红的红梅都要10万元钱以上,平均每年,多的时候20多万元一年。”

  中国花卉协会顾问 张佐双:“他是一个梅花的实业家,吴晓红对于保护我们国家的梅花也作出了贡献。”

  中国花卉协会 梅花腊梅分会 会长 张启翔:“他提升了梅花产业的自信度,过去大家觉得,这种传统名花,不可能致富,不可能像人家那样,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他觉得不难,他就是一个榜样。”

  2012年9月,吴晓红用在梅花产业上的赚的一亿多元钱,在太湖之滨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古木博物馆,把他的一件件古木珍藏展示给全社会,成为中国古木研究科考的基地。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4-19/1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