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四川普格金灿灿的烟叶开启致富路

网友投稿  2012-08-22  互联网

丰收的喜悦

  丰收的喜悦

大河坝烤烟育苗工场

  大河坝烤烟育苗工场

刚刚移栽后的烟苗

  刚刚移栽后的烟苗

专业化植保

  专业化植保

烤烟的标准化生产,带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烤烟的标准化生产,带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8月,四川普格的烟叶黄了,三山两川间,绵延不绝地铺展开来。

  这是普格乡间最美的风景,半年来在田里的辛勤劳作终于有了回报,烟农们的心里就像这片土地上爽朗的晴空。要知道,前不久的一场冰雹、几场暴雨,还在让他们揪心……

  县委书记刘长猛、县长沙英等县上领导也为此睡不着觉。

  7月16日,县委政府召开了专门的烤烟工作会议,就干部作风、措施落实、目标任务做了具体的部署落实。完成最后的烘烤环节,成为全县上下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全县21.5万担,8.6万亩的烤烟,将直接为农民增收2亿元,这是普格富民战略中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关键。

  又是一年丰收时

  “已经到了最后的烘烤阶段了,我们要让每一片烟叶都不浪费,不损失”,8月1日,县委副书记兰年尔轨带着烟办主任阿库里夫和烟草公司副经理赵云飞下乡检查工作,天空阴霾,有些小雨,但不阻碍好心情。

  一行人马不停蹄,跑了大坪乡、东山乡、荞窝乡等多个重要烤烟乡镇,每到一处,他们查看过问烟农烤烟的收割、烘烤等情况,并嘱咐乡党委政府加强督促,做好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

  兰年尔轨说,今年国内烟企对烟叶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因此,普格县着力推进了烤烟的质量攻坚年建设。另一方面,今年前段时间少雨干旱,近期多雨 低温,给烤烟的生产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县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前所未有”,兰年尔轨把今年定义为普格烤烟史上的特殊一年。

  今年的烤烟种植规模也是历年来最大的,8.6万亩,21.5万担,按照市场价的估算,产值将在2亿元以上,这笔收入,将直接惠及烟农,是烟农增收的重要途径。

  去年,普格产烟20.2万担,售烟收入16737.73万元,加上各种补贴,全县烟农的烤烟总收入合计1.81亿元,户均收入达到3万余元。

  这些数据的突然飙升始于2005年,那之前,普格的烤烟生产规模一直停滞不前,2005年始,在县委、政府的科学规划、重新布局下,普格的烤烟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今年烟叶的收购价格将有所提高,烟办主任阿库里夫告诉记者,“因此,今年烟农的平均纯收入还将继续增加。”

  大坪乡党委书记勒尔比且正在地里指导烟农收割烟叶,对于今年的产量,他充满信心,“虽然雨水多,但我们防灾及时,处理得当,所以不会有大的减 产”。大坪乡是普格县的老烟区,已经有着20多年的烤烟种植历史,但多年来,其规模一直未能上去。去年开始,大坪乡烤烟首次突破万担,今年种植面积 4491亩,预计产量在1.12万担。

  大坪乡的烟叶早在7月16日就开始送进了烤房,“烤了两炉了”,勒尔比且说,现阶段大家都在忙着烘烤,“今年雨水多,烤烟收割时间紧,不敢怠慢。”

  “去年,全县种植烤烟的大户较往年有大幅上升。”烟办副主任张富贵说,该县种植面积在20至50亩之间的烟农有269户,种植面积在50至100亩之间的烟农有59户,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烟农有38户。

  今年这个大户还在增多。“种了15亩,大概能卖四五元吧”,东山乡李家坪村一组村民木乃沙子说,去年种了12亩,收入可观,所以今年又多种了三亩。

  “今年形势很好”,烟草公司副经理赵云飞告诉记者,去年全县有烟叶收购点16个,今年将新增三个收购点,“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

  举全县之力种烤烟

  在大坪乡采访,记者遇上了普格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马海龙,他是到大坪乡督促检查烤烟工作的。“检察院怎么管到烤烟上来了?”“全县各个单位都要联 点帮扶”,马海龙给记者解释道,他说不仅仅是他们检察院,其他单位也有交叉挂点,目的在于督促管理,定点帮扶。年初栽烤烟的时候,“我们还走进田间,帮着 栽了一天烟苗呢”。

  这种从去年开始的干部联点、定点帮扶的举措,不仅推进了烟农种植烤烟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技术、资金的具体帮扶。

  马海龙介绍,今年前期的抗旱保苗时期,他甚至住到乡里,跟大家同吃同住一起工作,单位还拨付了20万元买胶管帮扶乡上抗旱。

  另一个故事同样给人启发,去年移栽烤烟的关键时刻,吉比土呷的母亲突然生病,他和妻子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几个小孩,还要移栽30亩烟苗,简直忙不过来。

  可是,让吉比土呷和妻子没想到的是,联系该乡的县领导兰年尔轨很快带着联点干部和村里的互助组赶到他家帮着栽烟,让吉比土呷一家感动不已。

  除了干部联点外,普格去年还采取了短信监督方式督查烤烟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对于干得不好的乡、村,乡上直接用短信通报批评其工作,很多没干好的乡镇,甚是觉得脸上无光。

  今年,更加严峻的工作摆在了普格县党委政府面前,县上一刻也不敢松懈,“举全县之力发展烤烟”。1月30日,春节刚过,县委书记刘长猛、县长沙英、县委副书记兰年尔轨等领导就走进烟田,查看了今年烤烟育苗的工作情况。

  之前的1月8日,全州2012年现代烟草农业育苗现场工作会在普格召开,来自全州种烟县(市)的烟技员100余人参加了现场培训。会上同时部署了今年烤烟育苗工作的要求和进展,严把质量关,2月5日前必须完成。

  对于普格来说,这既是荣耀,也是压力。种好烤烟,普格县没有任何退路。

  5月29日,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召开了烤烟田管工作会议。县委书记刘长猛、县长沙英等县烤烟领导小组成员、各片区联点干部、25个种烟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烟办和烟草营销部领导和相关人员、烟叶站(点)长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培训现场,技术人员针对今年前期严重干旱,目前烟苗长势整齐度较差,讲解了今年烤烟揭膜上厢工作的技术要求,重点强调,今年要依据烟株田间不同长势情况,分类进行田间管理。

  刘长猛在会上强调,“必须坚定信心,科学落实,作风落实,全力攻坚,确保今年全县烤烟生产目标任务的实现。”

  紧接着,7月12日至13日,普格更是请到全国的烘烤专家来给全县的104名烟技员上课,以做好全县即将全面铺开的烟叶烘烤工作。这些受过培训的烟技员,再深入到乡、村、户中,把科学的烘烤技术传授给广大烟农。

  打造富农支柱产业

  普格县种烤烟的历史已有30年,是全州第一批开始推广烤烟种植的县。

  普格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有着种好烤烟的必备条件,30年过来,普格的烤烟种植有过辉煌的时期,但规模一直没有上去,知道近两年,普格县的烤烟规模才一下子突破20万担。

  乘胜前进,在“十二五”规划里,普格县更是把目标定为了35万担。

  对于这个目标,普格人充满信心,他们有这样的条件,更具备这样的决心。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还真不敢种320亩烤烟。”特补乡庙子湾村2组村民党守康告诉记者,去年,在决定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植烤烟之前,他和弟弟党守良一直犹豫不决。

  政府的力度大,政策扶持够,技术有保障,烤烟均价也将上涨12%左右……这些利好因素最终让党氏两兄弟决定放手一搏。

  从去年3月下旬开始,党守康和党守良带来从村里聘请的工人就在自家烟地里忙开了:打土、挖沟、拢厢……“今年,因为雨水少、烟病也少,加上有点 小病也都在联点干部们的帮助下及时处理,所以,320亩烟地共收了1000多担烤烟。”党守康说,加上低差烟补贴和煤炭补贴,有将近100万元的毛收入。

  今年,在去年的这片土地上,党守康兄弟俩的烤烟长势更加喜人,“去年有了经验,今年轻松多了”,在得知今年的烟叶收购价格还将提高20%后,党守康的脸上堆满笑容。

  从全县来说,如党守康兄弟一样的大户还有很多,烤烟无疑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011年产烟20万担、烟农收入达到1.7亿元以上目标任务。

  2012年,按照“稳定规模、夯实基础、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总体要求,围绕建设特色优质烟叶“核心基地”这一目标,全面落实现代烟草农业各项工作任务。全县种植烤烟8.60万亩,收购烟叶21.5万担(35个等级),实现烟农收入2.0亿元。

  与此同时,普格县抢抓国家烟草局局长成康提出把凉山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和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提出的“将凉山烟叶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的历史机遇,开始了更加长远的谋划“十二五”末产烟35万担。

  这是普格烤烟种植难得的机遇,也是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

  如今,普格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深掘潜能、开拓创新,编制了《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2010-2015 年)》。按照规划,至“十二五”末将建立以烤烟为主的耕作制度,联合川渝、上烟等五家工业公司,全面建成螺髻山、荞窝、普乐、洛乌沟、西普、小兴场、孟甘 7个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单元,完成八大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形成年生产能力35万担的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全国知名高端卷烟品牌核心原料 基地,烤烟产业年收入突破3.5亿元,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跨越。

  从规划可见,普格在努力推进规模建设中,也开始了更深入的思考,重塑普格烤烟的“金字招牌”,生产优质烤烟,形成地域品牌特征,这才能让这片土地显现更大的效益。

  【特写】

  普格好烟

  普格县全县耕地总面积49.27万亩,宜烟耕地面积37.98万亩,海拔1040-4395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土地、光热资源丰富,是凉山烤烟生产自然条件最好、最具发展潜力和“山地清甜香”特色优质烟叶品质的代表县之一。

  1982年,普格人试种烟叶成功。没想到,1985年,那金灿灿的“黄金叶”代表四川烟叶在河南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就拿了个金奖。这让普格各级干部和烟农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然而,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大,还是一项精细活儿,种好、烤好烟并不容易。

  20多年来,普格的烤烟规模一直缓慢前行,其原因就在于技术水准没有跟上。直到近两年,县委县政府加大力度,努力推进烤烟种植,才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局面。

  2012年,普格县按照“夯实基础,智慧发展”的工作基调,在稳定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把今年确定为“质量攻坚年”,统一认识、强化科技、狠抓落实,努力将普格生态特色烟叶打造成为全国知名高端卷烟品牌核心原料基地。

  为了种好烤烟,种出普格好烟,近年来,普格县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

  首先,普格县塑造了必须种好烤烟的思想观念。县委县政府把烤烟生产作为强农惠农的支柱产业来进行培育,另一方面,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强化技术服务,突出重要环节。

  与此同时,普格县加强烤烟种植力度,在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实行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联点单位驻村包 组,烟区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服务的工作体系。有力地激发了各级领导干部心系烟农,工作重心前移,靠前指挥的工作热情。

  如此,普格的烟种出来,成为凉山的品牌好烟,其他县也纷纷组团前来学习。这个后来居上的烤烟种植县,如今已经成为全州的典型代表。

  普格好烟,在有着全国金奖头衔的前提下,有着县委县政府坚定信心、放手拼搏的努力下,必将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也因此,普格金灿灿的烟叶,必将在更广阔的田野里生长,并给更多的烟农带来增收,给这片土地带来更多财富。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8-22/1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