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江苏镇江:石兴华打时间差卖鱼年赚300万《致富经》

网友投稿  2014-11-27  互联网

 

  石兴华,1973年生,江苏省宿迁人。1992年,石兴华考入江苏大学外贸英语系。大学毕业后,石兴华一直在外企工作。2000年,石兴华到苏州的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担任中国区销售经理,年薪50多万元。 2008年,石兴华辞职创业。他先是做了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为都市白领配送蔬菜,以赔了近30万元告终。2009年起,石兴华到江苏盱眙养殖龙虾、鳜鱼。2013年4月,石兴华把养殖基地搬到了镇江的渔业园区,共筹划养殖基地面积近1000亩。其中一期已投入生产近400亩基地。石兴华养殖的鳜鱼已销往镇江、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型水产批发市场。他还带动当地很多农户搞水产养殖致富。

江苏镇江:石兴华打时间差卖鱼年赚300万《致富经》

  石兴华:好了,可以走了。

  这个正在带领大家拉鱼的人就是石兴华,他养的是鳜鱼。这一天,石兴华在检查第一批即将上市的鳜鱼生长情况。

  石兴华:这条比较大,你可以看一下。

  记者:你看你看它张开刺还挺漂亮的。好硬这刺。你小心点手。这条鱼不好捞。

  正当石兴华忙着在池塘里捞鳜鱼的时候,有两位外国人突然来到了石兴华的鱼塘。一见面,他们就与石兴华拥抱在了一起。

  石兴华:嗨,我的老朋友。

  这两位是石兴华原来关系很好的同事——皮特夫妇,他们与石兴华十年未见。这十年里,石兴华和皮特夫妇失去了联系,皮特夫妇一直打听不到石兴华在哪里,做什么。今天,皮特夫妇终于在一个朋友的联络下如愿以偿。

  朋友埃尔斯:非常惊讶他在做这个事情。十年了,我们不知道,然后我们失去了联系。不知道他在哪儿,所以我们试图找他,我们发现他在这里。我们非常惊讶,但是好,很好。

  十年未见,皮特夫妇完全没有想到石兴华现在在养鱼。而像皮特夫妇一样不知道石兴华在哪里,在做什么的朋友还有不少。这次要不是记者来采访,石兴华的很多朋友也都不知道他现在做的事情。

  朋友吴大勇:他干了都六年了,人家都不知道,我们这个圈子里好多同事都不知道他在干么,不清楚。

  石兴华:是啥都不想让人知道。

  现在,石兴华不仅是镇江鳜鱼养殖规模最大的人。而且,同样是养鳜鱼,别人一斤卖20多元,而他最高的能卖到40多元,比别人贵了一倍。

  镇江市农委渔业渔政处处长戴玉平:目前为止,他这个主养(鳜鱼),在我们镇江是最大的,技术也是比较高的。

  姚桥镇三桥村村民谭美芳:说句心里话,他跟我没有任何亲戚往来,也是一个陌生人到这里来,我对他的了解就是蛮好的,对他这个吃苦耐劳的精神。

  姚桥镇三桥村村长王春松:他是一心想搞事业,实干精神。感觉到这个人确实不简单。

  已经是当地创业名人的石兴华,为什么不让朋友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呢?

  石兴华:有点不好意思吧,这种感觉。毕竟还是害怕别人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你。

  记者:你害怕他们说什么?

  害怕人家看不起吧。后来想想这也没啥,把能说的说出来。在这里我要跟我的朋友熟人同学,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朋友们说声抱歉。

  创业6年,历经多次失败,却又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迅速翻身,实现了财富飞跃。

  那么,石兴华又是怎样实现自己的财富飞跃的呢?这一切都要从石兴华逼迫自己做的一个决定说起。

  石兴华是江苏省宿迁市人,1996年毕业于江苏大学外贸英语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外企从事销售工作。到2008年,石兴华已经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家外企里,当上了中国区销售经理,年薪50多万元。2008年8月10日,公司和石兴华签的聘用合同到了最后一天,可石兴华却没有续签,主动放弃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石兴华:我逼迫自己,把自己逼到最后一天的时候。你不是那个公司的人了,那么只有按照原先设想的另外的道路去走。

  尽管公司的领导一再挽留,家人朋友反复相劝,可当时35岁的石兴华却坚定地要走自己想走的道路——辞职创业。

  朋友张建东:喔,疯了,我就觉得疯了。之前有一次他说过要辞职出来自己做事情,我以为他说着玩玩的,根本没当回事,没想到他真的就辞职了。喔,原来待遇那么好。如果是我,我绝对不会辞职。

  妻子陶呈祥:一开始我真的一点都不支持,因为他在公司里也做得蛮好的,他们公司的老板也留他的。但是他很执着,要是不让他去做,可能病都要出来了,那就让他去试试看吧。

  石兴华:就是想自己创业,不再想打工。就这么简单。在任何公司或者企业里,不管你做得多好,工资多高,没办法改变实质上的东西,就是打工仔和高级打工仔而已。

  记者:你那么坚定地走你认为正确的道路?

  石兴华:是啊,怎么了。生命只有一次,时间过去了就没有了。我必须在四十岁之前出来做事情。否则我仅有的一些创业热情,可能就已经被岁月消磨掉了。

  辞职三个月后的2008年底,石兴华受自家小区里信件投递箱的启发,拿出自己的积蓄30多万元,在苏州市建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做蔬菜配送。凡是在网站上订购蔬菜的客户,石兴华都保证每天按时将新鲜的蔬菜投递到客户小区的邮箱。

  石兴华:如果你在网上花个五分钟,就能把菜送到你家门口的话,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很少人能拒绝吧。既然客户容易接受,那么事情就容易做好啊。

  半年后,订菜的客户越来越多,可石兴华却越来越发愁,因为他根本没有能力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物流系统,也就不能及时把所有蔬菜都投递出去。2009年底,石兴华不得已关掉了那个电子商务网站,他的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

  石兴华: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给自己写了一些话,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住,但是自己还是没有能做到。

  2010年,吃小龙虾的人越来越多。石兴华到街上一看,几乎每家吃小龙虾的饭馆都很火爆。于是2010年春天,石兴华又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了50多万元,来到盛产龙虾的江苏省盱眙县承包了200亩水塘,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养小龙虾。

  石兴华:当时市场很火爆,也看过一些宣传之类的,我想养龙虾应该比电子商务简单点吧。农村长大的,水沟里到处都是龙虾,这有啥难养的对不对。

  2010年4月起,石兴华一个人搬到了位于盱眙县官滩镇甘泉村龙虾养殖基地边的这个小房子里。夏天雨水倒灌进屋子里,只有床上是干净的地儿。冬天寒风呼呼吹,石兴华每天晚上都戴着棉帽子包着头睡。去过的人都说这生活条件太让人受不了。

  淮安市盱眙县官滩镇甘泉村村民唐万华:晚上就一个人,有时候电都时断时续的。换一般人呆不下去,石总这个人,创业精神特强。

  可不论生活条件多么艰苦,石兴华都不在乎,他最在乎的事情是自己的第二次创业能不能成功。2010年7月,石兴华之前投下的8000多斤龙虾苗到了捕捞上市的季节,石兴华和工人们赶忙打地笼逮龙虾,可是逮了一塘又一塘,石兴华却越逮越伤心。

  石兴华:怎么着也对不上号,这差得太多了也。傻眼了,想不通啊。把这个东西一丢,甩手就走了,看不下去了。不想面对,越看越难过。

  妹夫蒋廷军:不出声,就闷闷不乐的,到哪里都没精神感觉,往哪里一坐就坐个半天。

  投下的8000多斤龙虾苗,养三个多月,正常情况最低也能捞上来3万斤,结果石兴华最后只捞上来不到4000斤。石兴华找到几个养龙虾的老养殖户,到他们那里一打听才知道,由于自己不懂龙虾的养殖技术,很多小龙虾早已打洞逃跑了。

  淮安市盱眙县明祖陵镇龙虾养殖户曹勇:这个东西也不好学,你说这个东西要好学,都养龙虾去了对不对。

  淮安市盱眙县明祖陵镇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徐建新:龙虾每一环节扣得很紧,你一稍不留神,肯定要交学费啊。

  这一次,石兴华养小龙虾赔了20多万元。没有专业的养殖技术,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2011年底,石兴华不得已放弃了龙虾养殖。第二次创业的惨败,让石兴华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石兴华:有时候一觉醒来,搞不明白,云里雾里,我怎么会睡在这个地方?心里憋闷,喘不过气来。睡不着觉小意思了。心闷,呼吸困难,心里堵得慌,精神恍惚。

  在沉重的压力下,石兴华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经常头晕、失眠,甚至走路都走不稳。妻子把石兴华接回了苏州的家休养。而常年不在家,面对妻子女儿,石兴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石兴华:回到家以后,就会说你们家真干净啊。就好像别人别人家一样回去以后。凄凉啊,这是我的家,为什么说你的家干净呢,我的过失很大,我自己做得不好,一种很自责的感觉。

  妻子陶呈祥:我当时听了心里总归有点,确实太辛苦了,有点舍不得。女儿也跟他讲,女儿就跟爸爸说,其实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好了。

  当初,石兴华非要辞职创业,可不仅没有成功,反倒和家人聚少离多,想到这里,石兴华不仅愧疚,更心有不甘。

  石兴华:假如那是深渊的话,我选择的是这条路。我不可以再接受失败了。心里面提醒自己说咬牙坚持,别人是跑着的,或者走着的。我就是爬也要爬到终点。不然怎么对得起家人,怎么对得起自己。这个过程再艰难,也一定要坚持到底。

  2012年9月,调养好了身体后,石兴华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创业。石兴华发现,在江苏的很多地方,逢年过节,乔迁婚宴,百姓们都喜欢吃鳜鱼。

  镇江新区姚桥镇三桥村村民朱萍:鱼本身就是年年有余,然后它又是鳜鱼,中间带个鳜字,就富贵有余。就是大家都对未来的事情有美好的愿望。

  镇江新区姚桥镇三桥村村民陆明华:哪家办喜事了,或者乔迁了,都要用这个鱼。

  看到鳜鱼深受当地百姓喜欢,石兴华动了心。而石兴华走访了江苏周边的多家鳜鱼养殖基地后,决定就要养鳜鱼。

  石兴华:看着人家养,确实挺快。一开始下苗小指甲一样,一个月以后来就巴掌那么大,过一段时间人家那边都已经拉网收获卖鱼了。饲养周期比较短,而且相对于四大家鱼来说,是比较高端的一个水产品。

  石兴华找到一个叫仲其军的好朋友,对他说了自己想养鳜鱼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2012年底,仲其军与石兴华共同出资100万元,一起养鳜鱼。

  合伙人仲其军:基于多年的了解吧,毕竟和他认识已经十多年了。一旦这个事情打算做了,一定把它做成。执着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所以这几年从来没想过不做了。

  石兴华打开电脑地图,仔细研究中国的每一个地方,然后开着车子走长江、跨淮河,到处寻找水源充足水质好的地方养鳜鱼。2013年4月,石兴华发现江苏省镇江市新区的精品渔业园区不仅靠近长江,而且正在对外招商,于是石兴华马上找到当地政府,在渔业园区里承包下了800亩池塘,第一期石兴华规划了350亩池塘,成为头一批入驻到镇江新区渔业园区的企业。

  镇江市新区姚桥镇三桥村党总支部书记丁峰:要招商,他也正好要到这边来发展,到我们园区来是比较早的一个企业。

  江苏省镇江市人力与社会资源保障局就业管理中心主任吴志龙:来镇江创业,不论你是何种身份,咱们政府都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你创业。镇江鼓励各路创业英雄到镇江来创业,镇江有金山,有金可挖。

  白天,石兴华带着工人们下水捞鱼,夜晚,石兴华每隔两个小时就要起来一个人巡视池塘。而他一个人吃饭时,也常常是一袋方便面了事。当地的村民看在眼里,都觉得心疼。

  镇江新区姚桥镇三桥村村民谭美芳:天天吃方便面,后来我看你这样,太可怜太可惜了。我就经常煮饭,喊他吃吃。我喊他了,他总是说我吃过了我吃过了。

  镇江新区姚桥镇三桥村村长王春松:他有点不好意思,他回避似的,等我们饭吃过之后休息了,他才回去泡方便面,他是一心搞事业,实干精神。

  石兴华没有白吃苦,他很快就完全了解了鳜鱼的生长习性。2013年9月,第一批鳜鱼顺利上市。石兴华把鳜鱼拉到镇江、南京等地的水产市场,以20多元一斤的价格顺利卖出。而石兴华仔细调查了市场上鳜鱼的买卖行情后,居然找到了一个能让自己迅速翻身的途径,石兴华也因此实现了他的财富飞跃。

  在市场调查中,石兴华发现一个规律:大多数鳜鱼养殖户都是每年五月投放鳜鱼苗,等到当年的九月左右,成品鳜鱼大规模上市。这时也是鳜鱼价格最便宜的时候,每斤20多元。由于鳜鱼秋冬季节大量上市,因此到次年的春夏季节,市场上的鳜鱼就非常少,所以价格就贵,每斤能卖到40多元的高价。

  南京某大型水产市场鳜鱼经销商马高峰:冬天这个季节,基本上没有放鱼苗下去。基本上都是春天放鱼苗,到六月份左右,基本上就不多了,鳜鱼基本上就告一段落了。

  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皇塘村水产养殖户吴旭强:每年到七月份卖最好,去年我知道卖到70元一斤,那个利润就吓人啊。

  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皇塘村水产养殖户姚金大:我也想养反差季节,养多一点,但是没有饵料。

  鳜鱼,是一种专门以活鱼为饵料的鱼种,一般养殖户都是以鲮鱼为饵料鱼。但是鲮鱼是一种产自广东的鱼种,喜高温,因此鲮鱼在江苏就不能越冬了。这样一来,只吃活饵料鱼的鳜鱼也很难越冬了。而其他可以做鳜鱼饵料鱼的鲫鱼等鱼种,冬天又很少。虽然当地很多鳜鱼养殖户也想在冬季养鳜鱼打上市时间差,却很难找到即适合为鳜鱼做饵料,又能安全越冬的饵料鱼。

  镇江市农委渔业渔政处处长戴玉平:我们科学研究,即使在形状体色、味道等等方面,就是仿造出像活鱼这样的饵料鱼,它不吃,必须要活的。所以饵料比较难以寻觅。

  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皇塘村水产养殖户吴旭强:死鱼扔到它面前,它都不吃。鳜鱼最大问题就是冬天的饵料。

  而石兴华却一定要攻克这个难题,早在2013年3月,石兴华就找到扬州的一家苗种场,与他们合作研究适合鳜鱼越冬的饵料鱼问题。2013年6月,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鳜鱼过冬的饵料鱼。2014年10月20日,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提出要看看石兴华到底养了什么样的饵料鱼,能解决鳜鱼越冬这一难题。

  记者:这叫啥名字?

  石兴华:就叫越冬的饵料鱼就行了。

  记者:你为什么不想说它的名字啊?我跟人家有协议的。尤其是电视上说,这是人家苗种场的一个秘密。一般不会告诉人,这到底叫什么名字的。

  因为石兴华和那家合作的苗种场有协议,所以他没有给记者透露更多饵料鱼的信息。但是石兴华养殖的鳜鱼安全越过了2013年的冬天。2014年6月,当江苏市场上的鳜鱼还没有大规模上市的时候,石兴华却已经拉着他的鳜鱼卖到了南京、上海、常州等地的大型水产市场,并卖出了每斤40多元的价格。

  南京某大型水产市场鳜鱼经销商马高峰:石总倒一个时间差,能赶上一个好行市。他要出鱼的时候,那个鱼都在40块左右。鱼价钱到那时候已经很高了。

  南京某大型水产市场鳜鱼经销商羊威:春夏不好养,镇江那边就他一家养,我都要了,鱼好不要嘛。

  现在,石兴华的鳜鱼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和九十月份这两个季节,都有鳜鱼上市。2014年至今,石兴华公司的销售额已超过300多万元。石兴华终于实现了他创业的翻身之举。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11-27/1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