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4日,低温正在肆虐。而沛县胡寨镇草庙村长茄种植基地蔬菜温室内却温暖潮湿,紫色的茄子、嫩绿的枝叶,显得格外诱人。
2013年,随着新式高效日光能温室的投入使用,草庙菜农“冬天卖茄子”想法终于变为现实:10月份开始茄苗定植,长茄眼下正在上市销售。
靠着发展蔬菜种植等现代农业项目,昔日的“草料集”如今已成为全省知名的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胡寨镇史志记载,草庙村原名“草料集”。明代这里道路通达,附近村庄农民买卖牲畜饲料多在此成交,久之自然形成了小市,群众称该村为草料集。到清朝时期,村民集资在此建“草料神庙”一座,村名也随之改为草料神庙,简称草庙。
草庙村党总支书记秦真岭告诉记者,2013年,草庙村人均收入有望突破1.5万元,村集体拥有资产3000多万元。“不离土不离乡,发展农业奔小康”,草庙村正是这一道路的成功案例。
从竹木大棚、钢架大棚到日光能温室,再到如今的高效日光能温室,草庙村长茄种植一步步迈向“高端”。草庙村的温室内,种植的也不单单是长茄,现在已经扩展到20多个蔬菜和水果品种。温室里栽种的新品种葡萄,现在已经开始挂果,春节前后就可以上市,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客商的订单已经开始排队,预计每亩收入可达4万元。
草庙村种菜,朱阁村种粮。草庙村在胡寨镇西部,土壤情况适合蔬菜种植;而东部的朱阁村靠近微山湖,不适合种菜,便进行规模化粮食种植,实现富民强村。
朱阁村居民黄忠民在微山湖边承包了380亩土地,水稻、小麦轮作。湖边土地肥沃,通风也好,粮食产量高。黄忠民说,水稻每亩平均收获700多公斤、小麦500多公斤,一亩地一年的纯利润有1000元,380亩地一年能赚38万元。
40岁的张静是山东省微山县高楼乡小闸子村的村民,每年的3月到7月,她都在黄忠民的田里从事田间管理。和她一起来“打农工”的同村人,平时有20人左右,忙的时候多达60多人,每天可以赚到60元。站在江苏的田地里,指着自己山东的村庄,张静说两省交界并不影响大家打工赚钱,自己的村庄离这些土地只有500米远,为了方便联系,村里人大多都有江苏的手机卡。
黄忠民谈起他对未来的看法:现在湖边的土地,都是专业种植户在种,小户也都流转有70多亩土地。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一家一户的粮食种植已经达到了产量的顶峰,只能依靠规模化来实现农资和劳动力的节约。
来自胡寨镇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胡寨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380亩,新增家庭农场15家,全镇累计土地适度经营面积已经接近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