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西阳泉舁上果农的财富密码

零零社区网友  2013-11-06  互联网

 

  舁上别有风情,秋来苹果飘红。近期,郊区西南舁乡为了充分挖掘、整合资源,促进“三舁”万亩苹果种植基地与市场有效对接,举办了首届“苹果采摘节”。果实累累,寄托了农民对生活的无限希望,果香飘飘,承载着农民对来年生产的全部信心。采摘节里,让我们一起瞧瞧舁上果农的创富经验,听听他们对未来的期盼。希望广大农民朋友从中有所启示。

  靠采摘单日销售2万元

  能言善语、待人热情、性格乐观是郭昧川的最大优势。正是这种优势,曾让郭昧川创下单日销售苹果最高收入2万元的记录。提起这事,他至今难掩自豪。

  郭昧川今年50岁,是西南舁乡霍树头村的果农。前不久,见到他时,一家子正在忙着整理苹果包装箱。

  “采摘节就要开啦,我准备了400个纸箱,另外还买了300个编织袋,不知道够不够?”说到乡里举办的“舁上苹果采摘节”,郭昧川的期待溢于言表:“为了迎接游客的到来,咱中秋节刚过完就开始做准备啦。”

  郭昧川家的果园在山上,由于中秋节后接连下了几场雨,通往果园的山路比较泥泞。当天一大早,他和其他果农把山路平整了出来。

  虽然果园离公路较远,但是郭昧川每年的苹果销售记录并不差。去年,他家的苹果不到一个月全部卖光,收入16万元。

  卖苹果,郭昧川有好办法。“7年前,我就开始搞自由采摘,主要有两点好处:一是减少雇人采摘的成本;二是游人采摘图个高兴,苹果卖价能高些。”

  郭昧川1992年开始种果树,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他家的果园面积从10亩增加到了30亩,果树品种达十多个。近几年,通过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他家的果品质量和产量也在逐年提升。今年,果园实施的生草技术,还在郊区果业协会中进行了现场技术交流。

  如果说果品好,为郭昧川吸引来客户,那么,待人热情、实诚、不算小账,则为他拉住了“回头客”。

  每到采摘季,郭昧川会把果园打整得利利索索,修理树型方便采摘,检查安全隐患,保证游人安全。游人采摘遇到饭点儿,郭昧川会给他们准备下农家饭。游人交饭钱,他会摆摆手:“玩得就是开心,常来就好。”

  这几年,不少客人会在苹果成熟前打来电话预订,郭昧川都给他们留下了最满意的苹果。在他看来,“讲信誉”才是苹果销得快的法宝。

  依靠自由采摘的销售方式,郭昧川的收入逐年刷新。对于今年的苹果销售,他更是满怀期盼:“这几年,种果树的收入给俺解决了很多问题,供孩子们上学不说,还买了房。今年乡里搭台举办采摘节,俺是积极配合,希望咱西南舁的苹果能越销越旺。”

  延伸阅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西南舁乡把果树种植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来抓,倾力建设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实施“三舁”果品战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果树种植涉及全乡17个村、近千户农民,果树品种达20多种。

  今年,西南舁乡发挥“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打造首届“舁上苹果采摘节”,旨在促进“三舁”苹果种植基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西南舁乡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引导种植业、休闲旅游业和舁上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三舁”产业品牌。

  学科技成为果业“明星”

  西南舁乡有许多“明星”果农,郭宝香就是其中之一。

  51岁的郭宝香是霍树头村人。提起种苹果,半路出家,缺少技术……郭宝香认为自己的起点并不高。

  如今,走进他家的20亩果园,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标准化示范果园。防雹网、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自动虫情测报灯……果园里各种农业“新式武器”综合运用,果树提干落头,果实自然下率,令人啧啧叫好。

  从一知半解的“门外汉”到行家里手,变化,源自郭宝香20年来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积累与实践应用。他的方法很普通:看书、上网、请教专家。从生物覆盖到疏花疏果,从果实套袋到树形改造,细数自己的看家本领,郭宝香认为,抓好科学种植管理,果园增产增效不愁。

  如何证明?

  种苹果,最怕自然灾害。2011年,数场冰雹袭击西南舁,郭宝香家的果园却毫发未伤。原因很简单,他是全市乃至全省最先使用防雹网的果农。

  郭宝香说:“有了防雹网,果园如同穿上了一件‘防弹衣’,再不用怕冰雹和鸟类侵害了。”

  今年初春,全市遭遇降雪低温天气,我市林果、设施蔬菜等农业产业蒙受了损失。然而,时至十月,郭宝香的果园里却硕果累累,除了西南舁乡地势海拔高、花期晚的原因外,园间管理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此,郊区果业协会会长高秀杰认为,果农有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种植苹果基本没有大小年之分,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保证了果树的稳产高产。

  学科技、用科技,如今郭宝香的果园已成为全市“现代化农业苹果标准化示范园”,苹果品质与产量显著提高,亩产达1500公斤以上,年收入10余万元。“明星”果农打造出“明星”果园,在郭宝香的示范带动下,不少果农跟着学习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取得了不错的种植效益。

  延伸阅读

  如今,无公害、绿色食品成了消费市场的主流。果树产业也一样,只有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果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果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出产业优势。西南舁乡在2011年试点20亩的基础上,2012年完成了200亩,2013年全乡计划推广建设标准化示范园500亩,已完成300亩。

  示范园通过实施果树树形改造、果实套袋、架设果树防雹网、推广杀虫灯、吊挂粘虫带、铺设反光膜、果园生草、人工授粉、喷高桩素等高新技术,直接促进了全乡果业的良性发展。

  转观念变身“三高”农民

  科学种植观念给果园带来巨变,让郭海瑞在郊区果业协会中得到了“三高”的美誉。

  郭海瑞,57岁,西南舁乡北舁村人。说到他的“三高”,郊区果业协会会长高秀杰解释为:“果园科技含量最高、每亩产量最高、每亩效益最高。”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郭海瑞归功于自己生产观念上的改变。

  郭海瑞1992年开始进行苹果种植。刚开始,由于果园属于沙坡地,土壤表面水分蒸散快,果树根系水分的供给有效期短,再加上是传统的种植模式,果子结得又小又少,而且口感差,效益并不好。总结经验,郭海瑞认为,种果树,必须转变传统生产观念,“没技术不行,不投入不行”。

  在各级农技人员的指导培训下,在郊区果业协会的支持帮助下,郭海瑞渐渐走上了新型技术农民的道路。如今,他家的10亩果园早已被现代农业技术“全副武装”。

  说起种苹果,郭海瑞俨然成了“专家”:“地上,注意疏花疏果;地下,要投有机肥。防雹网、频振式杀虫灯、反光膜、果园生草……哪样也不能少。”

  在郭海瑞家的果园里,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果实全部套袋。郭海瑞算账说,套袋有成本,每人每天最多套袋2000个,但是从果品质量上来讲,这些资金和人工必须要投,一来锁住了果实水分,二是保障了果实的绿色、无污染。

  郭海瑞认为,注重果园的科技投入,就是最大化节约生产成本,投入越大,果品越好,售价越高。据了解,近年来,每年他家果园的科技投入最少也在上万元,亩产达到了2000公斤,年收入都在10余万元。

  如今,虽然收入不断提高,但是郭海瑞心中却有着隐隐担忧:岁数越来越大,种果树渐渐力不从心,果园今后该怎么办?他认为,不能让果园走下坡路,还需要在生产管理方式上“观念变一变”。

  延伸阅读

  近年来,西南舁乡以增强果农素质、提高果园管理水平、提升果业效益为目的,深入开展果农技术培训工程,全面培养高素质农民,促使全乡果业效益整体上台阶。该乡组织果农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转变思想,提高管理积极性和管理水平;通过外聘知名专家集中培训,区级技术骨干下乡蹲点培训,乡镇技术人员长年系统培训等方式,大力开展果农技术培训工作。

  近三年来,全乡共完成各类果树技术培训100余场次,培训果农10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000份。结合农业部新型农民转移培训项目,全乡17个村1200名果农接受了果业技术系统培训,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新型技术农民。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11-06/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