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家住的是茅草房,走的是羊肠小道泥巴路,吃的是凼凼头的水;现在,我搬进了风景秀丽的袁山社区,住的是143平方米的小青瓦房……”9 月21日,64岁佘树林大爷走上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用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近年来他生活的变化。佘树林大爷也成为我市自2003年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以来,第一位走上新闻发布会的农民。 刘明全的自信 佘大爷的家,就在新津县袁山社区。让佘大爷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众多媒体毫不怯场、津津乐道的,是袁山社区近年来的巨大变化、是佘大爷和他的众乡亲们的幸福生活。而这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给全市500多万农民生活带来改变的一个缩影。近日,记者走进了袁山社区。 袁山养殖合作社皮衣加工车间里,刘明全和邓俊英夫妇并排站在工作台前,忙着为一批出口德国的皮衣作最后的质检。刘明全每月的工资有2000多元,妻子邓俊英是车间主任,能拿到3000多元,”我们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收入和‘白领’差不多了!我们袁山社区的条件,也不比城里的高档小区差!恐怕城里人还要羡慕我们这儿环境好哦!”刘明全很是自信,乐呵呵地说。 刘明全夫妇和佘大爷都住在袁山社区一期,这是2007年建成的一个农村新型社区。一眼望去,一间间风格统一的川西民居掩映于绿树红花中。城里小区常见的图书室、警务室、劳动保障站、卫生服务站、留守儿童服务站、放心商店、文化健身广场等这里也一应俱全。 同时,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市场化配置资源,袁山社区打造了獭兔养殖产业链,村里一半多的劳动力都在这个产业链里实现了就业。如今,獭兔养殖解决了70余人的转移就业,兔皮加工车间可吸纳70余人就业,而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打造出的千亩青花椒基地又吸纳了60余人务工。据统计。袁山社区239名劳动力,现已实现转移就业220余人。 水电光纤直通家里边 “户户大瓦房,家家大宅院,水电气光纤,直通家里边……”这段新“民谣”,是袁山社区居民根据今天的生活创作的。而就在2005年,袁山社区还被定为市级贫困村。 袁山社区的变化得益于新津县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的实践。2006年,袁山村党支部利用土地整理,创造性地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统筹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并通过引进社会投资,联合养殖户成立了“袁山村獭兔专业养殖协会”,组建了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袁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与养殖协会联合成立了“獭兔养殖合作社”,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獭兔养殖基地,年产值达到 2000余万元,农民收入由2005年的2160元增加到2008年的6150元,实现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大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