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夏季,又到吃李子的时节。23日,记者从重庆市农委获悉,经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定,我市又多了一种“中华名果”——巫山脆李,其产地巫山县也被授予“中国脆李之乡”称号。截至去年底,该县脆李种植面积已达5.2万亩,产量4.25万吨。十二五期间,计划增至10万亩。今后,这种李子还有望在全市进行推广,带动更多果农增收致富。
脆李个大味甜6月中旬就可上市
在重庆,李子是一种很平常的水果。渝北、万州、开县等地都产李子,为啥巫山脆李成了“名果”?
“优势在于李子的品种。”据市农技总站副站长、研究员熊伟介绍,长江流域是中国李的发源地。过去,由于育种研究滞后,包括重庆在内的中上游地区,以江安李或土李子为主打,果实不仅硬度不够、不易储存,有的还味道苦涩,口感不好。加上都在七八月成熟,上市期容易“撞车”,多少会影响销量。
要想占据市场,差异化发展是条路子。为此,巫山县与西南大学建立起县校合作关系,结合本地土地、气候、交通等条件和产业基础,编制了巫山脆李产业发展规划和生产技术规章,对本地脆李品种进行提纯选优,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升级后的巫山脆李果实个大,质地脆嫩,酸甜适度,汁多味香,平均一个果子就重达32克,最大的果子能达60克。
除了味道,成熟期也有所提前,每年6月中旬就可上市,较其他品种提前了半个月左右,更具竞争优势。不过,由于今年重庆阴雨天气较多,需等到7月初果实才能完全成熟。
它是果农的致富果菜园坝每天能卖几十吨
“市面上的李子品种繁多,但巫山脆李最受欢迎。”据菜园坝水果批发市场副总经理颜丹统计,在该市场,巫山脆李的平均批发价在每斤15元左右。尽管价格相对较高,但仍是供不应求:“平均每天的销量就有几十吨,高峰期,甚至能卖出五六十吨。”
一筐筐脆李从果园拉往重庆主城、上海、广州等市场,消费者饱了口福,当地果农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据巫山县副县长唐守渊介绍,截至去年底,该县脆李种植面积达到5.2万亩,产量4.25万吨,成为当地区域特色效益农业中的支柱产业。
提到脆李带来的收益,曲尺乡柑园村村支书陈文明连连点头:“全村有3千多亩脆李,要是种得好,一颗果树能结150斤李子。按照每斤12元的收购价算,去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果农就有100多户。”
事实上,陈文明自家也种了200多棵李树,换来10多万收入。他说,种李子并不难,成本仅需两三万元,利润空间不小。票子看得见,果农自然愿意干。
有了“中华名果”的光环,果农种植脆李的积极性更高了。十二五期间,巫山县就计划建成10万亩的脆李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每年三四月李花盛开,漫山雪白,也成为当地的一道靓丽风景,吸引周边游客前往寻芳,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熊伟透露,目前,市农委、市农技总站、西南大学正携手巫山县,组成地方李良种资源发掘和产业发展技术协作组,鼓励当地果农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进行标准化种植。
下一步,若巫山脆李能通过品种鉴定,确定为一种新品种,就有望在全市进行推广种植,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带,带动更多果农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