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4日,记者走访了西南岗8个乡镇几十个村旮旯。这个时节,农民们在收玉米、养肥猪、种桑养蚕。他们明显比往年“牛”多了:农副产品不难卖,收入还大大增加。
在农民笑脸的后面,是龙头企业的支撑。广东温氏、南京卫岗、江苏富安、加拿大爱德公司、荷兰瑞克斯旺种业等国内外龙头企业相继在西南岗落户,形成了西瓜、草莓、奶牛、蚕桑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带。
“一个大企业就是一个龙头,改变了技术、改变了市场、改变了观念,改变了人的精气神。”上塘镇党委书记蔡敦安把这种外来资本的效应概括为“四个改变”。
只管养不管卖,钞票落进口袋
【镜头一】“这两年养猪赚了20万,比出门打工强多了!”24日,峰山乡峰山村,养殖户王力红指着身后两栋猪舍大声说。快到“午餐”时间,几百头猪活蹦乱跳,一看到人端着食料盆走进来,纷纷挤到栏边摇着尾巴哼哼直叫。
只管养,不管卖。王力红贷款5万、打工3年存了5万,省扶贫资金给了4万,又借了6万,他用这20万元建了两栋猪舍。2009年,他和刚刚落户峰山乡的“宿迁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联手养猪。夫妻俩的工作就是扫扫圈、喂喂食,猪价是涨还是跌都和他们没关系,因为和公司有协议,无论市场怎么变,每头猪都包销稳赚,一头猪至少赚100元。
王力红说,当年种几亩低产田,一年到头才苦几百块。现在不一样了,他家上一批就出栏了538头猪,纯赚了七八万元。
这位普通农民的养猪故事,让以前习惯了在外打工的乡亲们尝到了“与大企业捆绑赚大钱”的甜头,纷纷加入到“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中来,今年又有近50户提出了入会意愿。目前,仅在西南岗,温氏养猪就有稳定的合作农户92家,存栏量近2万头。
卖秸秆赛过卖玉米
【镜头二】22日上午8点,上塘镇官墩路,手扶拖拉机排了一里多路,每一辆拖斗里堆的玉米秸秆都高出两米多,拖拉机手们乐呵呵地说:“到牛场卖钱去!”
乡亲们说的牛场,是位于上塘镇的卫岗现代牧业(泗洪)有限公司。正在过磅的郭墩村一组拖拉机手刘用华,一车秸秆就是1200斤,称完卸货,马上到手现金180块。他说,自家9亩地,秸秆还够送十来车。
“一头牛一天吃60公斤的草料,今年要吃下3000亩地的玉米秸秆。”奶牛场场长马高民兴奋地对记者说,就在几天前,编号05727的荷斯坦奶牛终于产奶了。现在场里已经繁育出630头奶牛,进入产乳期后,每年每头牛能产9吨奶。
在以往,种玉米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授粉期一下雨,棒子上的颗粒就稀稀拉拉,一亩玉米卖不到500元。卫岗奶牛项目落户后,当地老百姓惊喜地发现,卖秸秆比卖玉米更来钱。看准这块市场,魏营镇的农民经纪人李碧去年开了华泰牧草公司,小麦和玉米长到七成熟,就来收秸秆运到南京卫岗做饲料,辐射西南岗7个乡镇和周边的盱眙、安徽泗县。记者在魏峰路边的收购点看到,两台搓揉机正“突突突”地吞下秸秆,现场打碎,就地发酵,这个收购点一天发4车,一年贩运5000吨,而一亩地,秸秆就能卖上千元。
一根蚕丝带动2800户致富
【镜头三】走在车门乡王沟村的乡间道路上,一边是成片桑田,另一边,家家户户沿路一间大平房,上写“蚕室”两个大字。
村支书韩奇告诉记者,这里的桑树原来都是种了十几年的老品种,此时早就没了新鲜桑叶,所以,王沟村人过去每年只养一季春蚕。3年前,县里牵线搭桥,车门乡与江苏富安茧丝绸公司结成“亲家”。富安的技术员从东台进驻车门后,第一件事,就是指导蚕农将品种全部更新为“711”。有了新鲜桑叶作保证,蚕农们现在又养起了晚秋蚕,产量增了一倍多。
龙头企业的进驻,让当地蚕农真切感受到科技就是生产力。“以前都是土法生产,蚕吐丝的时候,在室内放置一个煤球炉子,凭感觉增加温度。其实,这样很难掌握合适的温度,容易引发蚕中毒。技术员现在指导我们,购买了小蚕温湿器,也就300多块钱,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再不用熬夜,也不担惊受怕了。”
村里的蚕茧收购场,有一个足球场大,收购窗口就有20多个。韩奇说,目前村里登记在册的养蚕户已有2800多户,拥有桑田3300多亩,成了小有名气的蚕丝专业村,就算是“小年”,一亩桑也能赚3000块钱。今年前一季蚕茧收购价已到25元一斤,亩效益达到了7000元。
泗洪县委书记徐德说,企业带动产业,产业带动脱贫。“希望更多人关注西南岗、走进西南岗,改变西南岗。”现在的西南岗,路通了,水来了,基础设施更好了,“十二五”期间,实现“一年基本脱贫、两年巩固提高、三年超过县均、五年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