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相信公鸡能下蛋的人

零零社区网友  2010-12-06  互联网

  姜滢:我相信公鸡可以下蛋。肯定能下蛋!

  眼前这个说公鸡能下蛋的人叫姜滢,让记者想不明白的是这个看上去温文尔雅、举止大方的人怎么会有着如此让常人难以理解的想法。

  公鸡不可能下蛋,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可是姜滢却不这么认为,他还告诉了他周围的朋友说公鸡能下蛋。

  王海涛姜滢的朋友:他就说公鸡能下蛋,当时我们也不理解,对这块是绝对是不理解的。

  孙永成姜滢的朋友:怎么公鸡也会下蛋,这不瞎说么。

  对于公鸡能下蛋的说法,朋友们都不理解,对于姜滢的评价他们也保持了高度一致。

  简立成姜滢的朋友:一般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他敢想。

  孙永成姜滢的朋友:他敢想,他就是而且说干就干。

  王海涛姜滢的朋友:姜总这个人胆子太大了。

  在朋友眼里,姜滢敢想、胆大,而且总敢想出一些像公鸡下蛋一样根本就不可能的事儿。可是姜滢不仅嘴上这么说,他还把公鸡下蛋的图片放到了自己公司的宣传栏里,让全公司的人都能看到公鸡下蛋的场景。

  黄磊公司员工:当时我是2005年到这公司来了之后,看这个宣传画册上有一个公鸡下蛋,觉得这个不可思议,我说这个人可能真的跟别人不一样。

  当年的黄磊并不能理解,他的老板之所以要把一幅公鸡下蛋的图放在宣传栏里,是因为早在十年前,他的老板姜滢也和他一样还只是个给别人打工的销售员,但是在这十年里,姜滢竟然做成了很多让人觉得是不可能做成的事儿,他也因此从原先一个普通的销售员变成了一个身家上亿的企业家,而他上亿元的财富竟然就是源自这个公鸡能下蛋的想法!

  姜滢为什么敢说公鸡能下蛋?他到底是干了哪些让人觉得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又是怎么凭借着公鸡能下蛋的想法创造了上亿元的财富?

  姜滢是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1996年他来到一家国际巨头设在盱眙当地的饲料厂做销售员,靠着肯吃苦、脑筋又灵活,姜滢一年的工资加提成就能有二三十万元。

  姜滢:当时我业绩比较好嘛,收入一年几十万吧,二三十万吧。

  一年就能收入二三十万,这别说是在当年,就算是放到现在也是让很多人羡慕。不仅如此,到2000年的时候,姜滢还被提升为了销售经理。可是新官上任没多久,他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万万没有想到的决定,他竟然辞职,不干了!更让大家不敢相信的是,临走前姜滢竟然夸下海口,说自己也要去建一家企业,而且不出几年规模就会赶上他现在打工的这家!这话一出口,大家都觉得,这姜滢可是把牛都吹上天了,这怎么可能呢?!

  张道明原公司同事:我们感到也好笑对不对,人家正大几千万资产,你几年时间你能搞几千万?创业不容易的。

  2000年,在别人的质疑声中,经过注册、征地、建设、产品研发等一系列环节之后,姜滢的企业正式投入运营,凭借之前四年在饲料企业打工积累下来的经验,姜滢干得游刃有余。

  姜滢:通过四年的工作积累,我揭开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神秘的面纱,我感觉到没有什么神秘的,没有什么就是说,我们只要主观努力了,做不到的事情。

  由于姜滢之前做销售员时累积的销售渠道,姜滢的产品顺利打开了销路。

  姜滢:大概当年的话,销售收入,销售额就做到了1800万左右,以后每年也在攀升。

  经过4年的打拼,姜滢感到当自己进入饲料行业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多发展非常成熟的企业,自己一直跟在他们的身后,一时间很难逾越。如果要向别人证明自己不是吹牛,而是真能让自己企业的规模赶上自己之前打工的那家企业,除了加快脚步之外,还要找一条没人走过的近道。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姜滢:河蟹的养殖面积,江苏占到一半以上,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江苏这个一个优势的一个条件,我们来着手进行河蟹饲料上面的研究和开发,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好的话,我们能不能在这块,我们在全国做到最好。

  但是这个想法刚一提出,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在当时,江苏省很多的螃蟹养殖户都以小鱼小虾来投喂螃蟹,通常只有在螃蟹养殖前期时,才投喂饲料,因此很多人觉得这个市场其实并不大。

  可是,姜滢却坚持请来了专门的技术人员着手开发螃蟹饲料。因为姜滢觉得,到什么时候抢占先机都是最重要的。

  2004年,姜滢的螃蟹饲料上市了,也就是在这同时期,阳澄湖大闸蟹的名号越叫越响,很多北方人也越加喜爱大闸蟹这道美味。一时间大闸蟹市场越发火爆,江苏、湖南等地更多的养殖户开始饲养大闸蟹,这也导致了对螃蟹饲料需求的猛增。由于姜滢的企业较早地开发了螃蟹饲料,这让姜滢抢占了市场的先机,到2006年他企业的销售额就猛增到了8个亿!这使他一下赶上了之前自己打工的那家企业,让这件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可能。

  姜滢:别人做不好是别人,不代表我做不好。

  当年,姜滢的同事们,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十年前那个夸下海口的销售员,今天竟然真的建成了一个和他们当年打工的公司规模相当的企业。

  张道明原公司同事:比较惊讶,几年工夫,搞个成了亿万富翁了,惊讶,还佩服,这个,竖起大拇指,我今天来了不得了。

  姜滢: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2007年,就是我和这个原先我打工的这家企业的老板一起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领奖,我后来介绍了以后,我说原先我是你的员工,他非常地感慨也非常地激动,他说我为你曾经是我的员工而感到骄傲。

  这一年,姜滢真正体会到了创业的快感,他证明了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他却可以做成。回想自己从一个打工仔做到资产上亿的企业家,他越发地自信,他又开始盘算起一个新的计划,一件让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

  江苏省盱眙县是全国闻名的龙虾之都,从2000年开始,盱眙县政府每年都举办龙虾节,这使得当地的小龙虾名声越叫越响,全国各地的人都跑到盱眙来品尝小龙虾的美味。

  这里是盱眙一家龙虾批发市场,商贩们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一个市场,每天一早就能销售出几十吨小龙虾,这些年,很多人靠小龙虾发了财。

  顾客:她一年能达几百万,上千万的,你别看她,别看她,都上千万的。做这小龙虾做上千万,千万,亿万富翁太多了。

  经销商:这才是真正的盱眙龙虾。

  记者:你卖这么多能挣多少钱?

  经销商:反正一年百把万,千把万像我们这个市场多的是。

  小龙虾市场的连年火爆,让很多抓住机会的人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姜滢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感觉到,小龙虾的市场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2006年,他开始着手对当地的小龙虾市场进行调查,这一次调查的结果让他异常地兴奋。姜滢从结果断言,尽管已经有人在小龙虾身上发了大财,但是在小龙虾市场里却还还蕴藏着一个尚未被开发的巨大的商机。

  姜滢:当时在2006年的状况的话,就是养殖的话,江苏有一些,湖北也有一些。当时状况下,实际上说是人工养殖,实际上是,这个宣传的比较多,实际上做的成功的不多。

  经过调查,姜滢发现,当时盱眙市场上的小龙虾主要是当地的野生龙虾,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如果能开展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就能有效的缓解供需紧张,从而获得高额的利润。

  可是大规模人工养殖的想法刚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大家的反对,人们都说小龙虾是很难养殖成功的,因为小龙虾会越养越少。

  周月耀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陡湖村村民:以前不知道,以前就看放的好多苗下去,然后上来以后到秋天一看没有。

  杨棉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牛头村村民:我们自个儿家有个塘不大,反正试过的,不成。

  杨善计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官槐村村民:你让我讲实话啊,这里没有人养的。

  尽管很多人都觉得小龙虾的大规模人工养殖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2006年,姜滢还是包下了1000亩水面,每亩投放了80斤野生虾苗。刚开始就有如此大的投入,是因为姜滢有着自己的判断。

  姜滢:我们发现这种情况下,大家还没有做得很成功,很成熟的情况下,如果说我们来做,如果我们做得比较成功,比较成熟的话那这个中间又是一个很巨大的一个商机。

  姜滢盘算着,小龙虾在野外的臭水沟里都能生存,现在他把小龙虾搬到了环境优美的水塘里,肯定更容易存活,等到龙虾收获的时候他就净等着着赚钱就好了。可是,到了收获的季节,池塘里的景象让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姜滢:要捕它的时候呢,又找不到龙虾,这龙虾到哪儿去了呢,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比如说我们放下去10万斤苗,没有,不是10万斤,就是1万斤都没有。

  自己明明眼看着工人放的虾苗,精心喂养几个月,池塘里的小龙虾怎么不见多反倒少了呢。姜滢赶紧让工人们把池塘里的水放干,心想把水放干了总能见着小龙虾了吧。

  张传柱养殖场场长:到最后一气之下,把整个塘子的水全部打干了,看了还是没有,就找不到虾,当时我们就莫名其妙,这虾都哪去了呢,还飞了么不成么是不是。

  这还真是不捞不知道,一捞吓一跳,一年的辛苦下来,果然应了村民们的说法,龙虾真的越养越少。结果姜滢不但没赚到钱,还给大家伙落下了话柄。

  张传柱养殖场场长:什么样说笑话的人都有,说这个虾子越养越少的,说什么黄鼠狼偷鸡越偷越稀的,什么样都有。

  一年的努力下来,不但没有回报,还遭到了大家的嘲笑。难道自己想要大规模养殖小龙虾的想法,真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么?

  姜滢:我的龙虾哪儿去了,我既然养这么大,到时候哪儿去了这龙虾。

  2007年,姜滢决定搬到塘口来住,每天观察小龙虾的生长情况。一段时间下来,他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

  姜滢:好家伙,水鸟上来啦,水蛇上来啦,水老鼠上来啦,青蛙上来啦,这些东西都可以把它吃掉。

  原来,别看小龙虾平时生猛,可一到褪壳期就变得没有任何自我保护的能力,褪壳时它柔软的身体成了很多动物的美餐,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会伤害它。为了保护好褪壳期娇贵的小龙虾,姜滢让工人在水中种上了水草,作为小龙虾褪壳时候的避难所。水草让小龙虾躲避了其他的敌人视线,可是还有一个可怕的敌人始终挥之不去。

  姜滢:它这家伙它在蜕壳的时候很软,别的龙虾发现了,这不是食物吗,它也来吃,别的龙虾也来争,很快的一只龙虾就被大家肢解了。

  小龙虾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同类呢,是天性残忍还是另有原因?为了弄清原因,姜滢让工人们对每个池塘里的小龙虾各自使用不同的方法养殖。结果发现通常投喂量大的池塘里,小龙虾自相残杀的情况就较轻,产量也相对较高。

  姜滢:就是后来我们经过研究呢,龙虾这个东西比较贪食,你不能让它太饥饿,太饥饿的话它肯定会找着什么吃,找着什么吃什么。

  让小龙虾多食多餐,吃饱了的小龙虾自然不会理会其他的食物,也就不会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2008年,姜滢一口气又承包下了2000亩水面养殖小龙虾,有了之前的经验,在这一年他的小龙虾终于丰收了。

  姜滢:看,有劲吧。

  记者:有劲代表什么呢?

  姜滢:活力好,活力强。

  记者:活力强,是不是就好吃一点啊?

  姜滢:肯定的,这是正宗的洪泽湖龙虾。

  从2006年到2008年,姜滢用两年的时间实现了小龙虾的大规模人工养殖,也向周围的人证明了他再次把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给做成了。

  张传柱养殖场场长:就在我们基地周边的养殖户,说我们靠着姜总不愁不发财呀,说这个思维还是比我们正常人不同,把很多不可能的东西都变成可能了。

  正如人们说的,姜滢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情都变成了可能,而他好像还上了瘾,他又提出了一个让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实现的想法。

  2008年8月,姜滢来到了南京,找到了一家五星级酒店,提出要给这家酒店常年提供熟食龙虾,这家酒店的采购经理薛志泽还是头一次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合作方式。

  薛志泽酒店采购部经理:很难很难接受,一开始很难接受,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传统思路就是供鲜货,用新鲜的产品呀,对吧,进行加工,这是我们在粗加工前必须做的一道。

  薛志泽介绍说,很多酒店都是采购鲜活的小龙虾进行烹制,加工后的小龙虾价格会是鲜活龙虾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酒店也就是在这个差价中获得高额的利润。可是姜滢看中的也是这中间高额利润,他要和酒店来共同分享这一杯羹。如何让酒店心甘情愿地把这之间的利润让给自己来赚呢,姜滢提出了和对方分成的方案。

  姜滢:我们根据每家宾馆饭店的销售业绩,我们来和他们谈,怎么样来对这一块的利润怎么样来进行分配。

  通常酒店从市场买回鲜活小龙虾再进行加工,这其中人力物力均要计入成本。按照姜滢的分成方案计算,如果直接购买姜滢的熟食龙虾,薛志泽感到成本并不会提高太多。可是除了价钱因素外,薛志泽还提出了一个关键要求。

  薛志泽酒店采购部经理:关键还是质量,质量达不到我们酒店,你再便宜,酒店也不会去接受。

  为了更加取得薛志泽的信任,姜滢当天傍晚就带着薛志泽到他的虾塘实地考察了一番。

  薛志泽酒店采购部经理:当时去了以后让我们感觉到一个震惊,因为我们说点不好听的,南京真正说龙虾养殖的,可以说都是进货,就是倒货,那基地养殖像他们这样规模的,让我感觉到很震惊。

  姜滢:如果你到集贸市场去,大家都在卖这个东西,谁谁谁卖完以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以后,大家谁也不承担这个责任,但是你有品牌就不一样了,这个是你的品牌,对不对,这个是你这个品牌的,你必须对你的品牌承担责任,包括食品安全责任。

  由于感受到了品牌带来的保障,薛志泽同意了姜滢的合作方案。

  薛志泽酒店采购部经理:可以这样说,酒店经营的方式,以后包括就是餐饮这一方的大多数如果是环保、绿色了以后可能这个是个发展方向,就是选半成品,选已经加工好的,到这个店里头再一次深加工,可能是一个酒店后厂特别餐饮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姜滢也通过常年向酒店提供熟食龙虾,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虽然薛志泽并没有告诉我们一盒熟食龙虾到底能卖多少钱,但据我们了解,用同样的方法,姜滢成功的将他的熟食龙虾打入了长三角地区的不少高档酒店,给这些酒店的供货价格就达到了488元一盒。原本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能的想法,在2009年一年给他带来了年销售收入1亿2000多万元。他再一次证明了他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姜滢:公鸡下蛋一般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就是说我们通过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为“不,可能”,来把我们的事业向前推进,就是这个意思。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12-06/1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