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常熟市沙家浜镇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劳动实践印证了这句话,小小鱼塘,鲜活的蟹、虾,成为沙家浜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法宝,也从中涌现了一批妇女创业致富的能手,顾阿月就是一位在这不起眼的行业中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致富能手。
初次见到顾阿月是镇里组织的市、镇两级人大代表活动,她作为参加活动的唯一女代表,给人印象深刻。她,个子瘦小,衣着朴实,脸庞微黑,不善言语,仿佛从中看见了她在鱼塘边辛勤劳动的场景。
就是这么一位文静纯朴的农家妇女,已是连续两届的市人大代表。我有些疑惑,这么的弱不经风,当过种田大户,能熟练地开拖拉机?当过养猪大户?承包了80亩鱼池?……
带着太多太多的疑问,我踏上了顾阿月的鱼池。
顾阿月的鱼池位于沙南村,在星罗棋布的鱼池当中,远远望去,她家的鱼棚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走进鱼棚,眼前豁然开朗,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屋里还有空调、卫生间,俨然是城市中一个小小的“安乐窝”。
刚刚坐定,顾阿月就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她的创业路,她的成功,她的失败,她的酸甜苦辣,让我肃然起敬:好一位勤劳能干、自强不息的农家妇女。
今年45岁的顾阿月,初中文化,刚开始在针织厂打工。后来,与丈夫高小元承包了毗邻吴县俗称外塘的100亩偏远土地,当上了种田大户。十多年来,顾阿月与丈夫在这块偏远的土地上创出了一片新天地,也充分展示了当代农村女性勇立潮头,敢于拼搏的动人风采。
顾阿月当时只有30岁,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承包的100亩土地高地不平,土质贫瘠,顾阿月和丈夫一起,起早摸黑,风里来雨里去,辛勤劳作。原先不懂机器的丈夫,很快熟练掌握了机械耕种收割的技能,不甘示弱的顾阿月也学会了拖拉机,在繁忙时也能上机帮上一把,成了里里外外一把好手。在种粮的年份里,年年丰产丰收,年交售商品粮近5万公斤。
1994年,顾阿月还把8亩荒废河沟充分利用起来,当年又再开挖了14亩鱼塘,建造了仓库地,成为以种为主,养殖并举的农业大户。当时,水产养殖刚刚起步,顾阿月池塘四周只有塘岸、田岸,根本没有象样的道路。夏季,鱼池容易发生泛池,一旦水泵坏了,在漆黑的夜晚,顾阿月要深一脚浅一脚地把水泵抬到另一只鱼池上安装,一不小心就要跌到河里。有时,要将很重的水龙拖过300米,给另外一只鱼池增氧。如果明天捕鱼,当天再晚也必须要干池,2只水泵一起开足马力,还要值班,一是要及时清除水泵口的垃圾,保持排水通畅,二是注意池内水位,保证第二天的顺利捕捞。没有办法,只能一夜睡在皮龙上。夏天,炎热,蚊子嗡嗡作响。冬天,为防止鳊鱼等一些鱼容易受伤窒息,顾阿月索性跳入二三米冰冷刺骨的池水中,拉网牵引。顾阿月主要养殖以“草、青、鲢、鳙”四大家鱼为主,有不是特色水产,经济收入一般。
从1998年开始,顾阿月还发展起了养猪业,当起了养猪大户。她搭建了2幢24间猪舍,面积近300平方米,形成了鱼虾蟹养殖、生猪饲养、粮食生产的近百亩面积的生产基地,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94年,各地水产资源大开发,导致鱼价连年下跌,收成一年不如一年。适时,政府大力推广以河蟹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顾阿月马上转变养殖思路,开始着手河蟹养殖准备。
然而,养蟹与养鱼有着明显的不同。鱼死后会浮上水面,而蟹死后则沉入池底,平时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顾阿月更急需的是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
面对养蟹困难重重,设施投入、苗种来源、水质管理、投食用药等等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解决和掌握得了的。顾阿月并没有被吓退,她一方面她虚心向周边早先已开始养蟹的人家请教,一点一点慢慢学,另一方面镇里农技推广中心的水产技术员也给了她很大的帮助,经常来到她的塘边给予技术指导。一年下来,养蟹的技术要领她掌握了八九成。年底,5亩鱼池的收成是往年养鱼的2倍多。
初尝成功之果的顾阿月坚定了河蟹养殖的信心和决心,如果养殖技术再跟上点,养殖规模再扩大点,产出不是更多吗?她暗自想道。有了这个想法后,她逐年扩大规模,至2008年已扩大到80亩,同时通过政府举办的水产培训班、订阅的水产杂志,顾阿月的水产养殖技术日益长进。
顾阿月深有感触地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如今,有好多人听说水产养殖能赚钱,纷纷开挖鱼池,每天给次食,晚上住一下,其余时间几乎都泡在麻将桌上,不精心管理,那纯粹是靠天吃饭。要想有好的回报,必须有辛苦的付出。
就拿投饲来说,她每投饲一次要300斤左右的饲料,从鱼棚到鱼池来来回回至少要走一个常熟路,化3个小时。10年来,顾阿月几乎没吃上过一次早夜饭。塘岸有一定的坡度,雨后的路更加泥泞,一步一滑,行走艰难,何况一只手还要拎着30斤的饲料,一把一把地撒出去,腰酸背痛,那种苦是说也说不完。
顾阿月的池塘南面是外塘河。大闸蟹上市季节,一些盗蟹贼常常穿上潜水衣裤,划着小皮船从外河偷偷潜上岸,专偷大闸蟹甚至网箱、水泵、皮龙等,实在可恨。每年的大闸蟹丰收季节,她与家人不得不轮流彻夜值班,防止盗贼。第二天,还要集中精力投入一天的池塘管理。
顾阿月说,在日常管理中,干塘、种草、放种、饵料投喂、病虫防治等关口都不能放松,都要做到位,不能有半点闪失。尤其是水质、水草好坏是河蟹养殖的关键。水质不好就象蒸糕蒸得夹生了。有一年,顾阿月的30亩鱼池全军覆没,这一惨痛的教训让顾阿月深深明白科学养殖的重要性。
顾阿月还尝试自育蟹苗。每年5月购进蜘蛛般大小的大眼幼体,等到第二年3月份长成扣解,开始放养,可以节约成本。有一年,她与别人到外地一起进了40多斤大眼幼体,由于淡化时间过长,再加上一路的颠簸,等到运输到家时,开始死亡,一下子损失了2万元。但是,顾阿月没有放弃,继续探索蟹苗自育,仅此一项,她每年可节省扣蟹成本4万元。
顾阿月还养过罗氏昭虾,专门搭建了暖棚,养殖罗氏昭虾虽然效益好,但养殖条件高,上市时间短,后来人手不够就放弃了。她还根据市场行情,适时囤养大闸蟹,增加效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2004年起,顾阿月采用虾、蟹混养技术,80多亩鱼塘内虾、蟹齐上阵,并少量套养肥水鱼,这样一来,既可以改善水质,养蟹的成本又可用鱼、虾来抵消,比常规养殖又可多收益。2008年,按每亩虾出产100多斤、河蟹100多斤计算,顾阿月养殖的80亩鱼塘年收入为 20多万元。
10多年来,顾阿月由富脑袋带动了富口袋,成为远近闻名的种养殖致富能手,先后荣获常熟市“十佳”双富女标兵、常熟市双学双比女状元。最近还获得我市水产养殖中级职称,成为沙家浜镇目前唯一获此职称的水产养殖“土专家”。
通过多年积累,顾阿月的种养基地现拥有各类机电设备20台(套),猪棚仓库30间,并建造了场部宿舍,安装了电话,装上了自来水。基础设施年年有投入,更换了钢丝围网,铺设的30吋水泥管将鱼池全部抄通,她不用再为鱼池缺氧打水烦烦了,只要把每个鱼池上的口子打开,80亩鱼池可同时添水增氧。
“今年我的蟹普遍规格不高,销售成本上不去,所以亩均效益并不高,明年我将重点向养大闸蟹、养优质蟹方向发展,多收入10万元相信并不是难事”,顾阿月信心十足地说。我们也相信,有了目标的顾阿月在水产养殖这条致富路上将越走越宽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