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定县马踏屯村是黔南州的一个山村。在这个看似生活节奏极慢的小山村里,缘于娃娃鱼养殖,村民生产经营随着市场变幻,几起几落。
每一次起落的转折点,都站着同一位“引领员”,他就是“80后”创业者瞿继勇。1.60米的个头,戴着一副眼镜,瘦小的身材背后,是他创业之路上一次次惊人的选择,是社会给予的肯定和褒奖:“20092010年贵州省拔尖乡土人才”“2010年黔南州185工程致富带头人”“2013年黔南州优秀科教人才”。
愈挫愈勇成功走上娃娃鱼繁育之路
2002年,从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以后,瞿继勇一心想创业。父亲去世早,家境贫寒。他向亲戚借了3万元,在家门口前的山上开出50亩荒地,先后种植竹荪、花卉、无花果,养过竹鼠、野鸡,都没有成功。2005年,他负债5万元,结束了第7次创业,成了村民反对自家孩子创业的反面教材。
失败没有击倒瞿继勇。2005年,贵州省人社厅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后,他立即报考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为再次创业做知识储备,之后他去了深圳打工。2007年,一直寻寻觅觅的瞿继勇听说家乡有人养娃娃鱼,立刻赶回马踏屯村。
贵定县是全国有名的娃娃鱼之乡。当时,成年娃娃鱼的价格已飙升至1800元一斤,一条10公分左右长的鱼苗,价格达900元。鱼苗价格如此之高,万一养不活怎么办?养大之后销售不出去如何是好?面对很多的不确定,瞿继勇决心尝试一下。他借了4万多元,买了40多条鱼苗,养起了娃娃鱼,接着扩大养殖规模。终于,瞿继勇迎来创业之路上的第一次成功,收获第一桶金。
2009年,瞿继勇通过考试当上了马踏屯村主任助理。他决定繁育娃娃鱼苗,改变鱼苗价格过高的市场行情,让更多村民养得起娃娃鱼。
仿生态娃娃鱼繁育技术很少人掌握,瞿继勇到陕西省汉中市拜师学艺。没人传技怎么办?瞿继勇就建立了一个娃娃鱼繁育QQ群,群里聚集的都是全国各地的娃娃鱼养殖者。大家虽然不愿意传授技术,但是天天在一起交流,不经意间总会谈及点点滴滴。凭着耐心、细心,加上啃书本,瞿继勇最终掌握了娃娃鱼繁育技术。
技术学到手了,付诸实践,还迈不过资金和风险这两道坎。实施仿生态繁育娃娃鱼,仅建设场地就需要几十万元。
2009年下半年的一天,瞿继勇一早将老母亲送到亲戚家串门。原来,瞿继勇要将自家房子、茶园抵押贷款15万元,那天,当地农村信用社要来考察他的贷款资质。就这样,顶着巨大的压力,卖掉40条娃娃鱼,他终于凑齐了30万元,于2010年建起了1.5亩的娃娃鱼仿生态繁育基地。
花高价买来20条平均重量6斤的种鱼后,瞿继勇日日夜夜守在繁育基地。繁殖关键期,他晚上隔一两个小时起来查看一下娃娃鱼情况。为更好地观察藏在水洞里的娃娃鱼,他买来水下摄像头。
2011年10月,种鱼终于繁育出500多个鱼卵,其中100多个孵化成娃娃鱼苗。
到2012年,瞿继勇的繁育基地一年能繁育娃娃鱼苗2300多条。他以每条200元的价格全部销售给本地养殖户,并成立合作社,带动300多名农民养殖娃娃鱼。他成了村民眼中的致富带头人。
延伸产业链娃娃鱼面畅销市场
市场瞬息万变。
2012年,娃娃鱼价格连降,从1800多元降到500多元一条,300元,200元……
据统计,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黔南州存池的商品娃娃鱼达到12.2万余尾。这其中,贵定县存池的商品娃娃鱼达9.4万尾,位居全州之首。此时的瞿继勇迷茫了,前方的路该往哪里走?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看到了希望。2013年春节后的一天,爱人胥世琴给年幼的儿子买来一包紫薯面条。瞿继勇一看,紫薯能做成面条,为什么娃娃鱼肉不能做成面条呢?这样可以有效利用本地娃娃鱼养殖资源,延伸产业链。经过市场调研,他决定加工娃娃鱼儿童面条。
从2013年5月份起,瞿继勇在养殖娃娃鱼的间隙,开始试验。将近一年的时间,他消耗了3000多斤面粉、300多斤娃娃鱼肉,终于研制成比例搭配合适、不易碎、耐煮的面条。很快,他投资40多万元建成一条年产100万斤的娃娃鱼儿童面、长寿面、营养面的生产线,注册了“黔梦”商标,每年可消耗娃娃鱼10万斤左右。
如今,瞿继勇的“黔梦”娃娃鱼面已经进入贵州、陕西、上海等地市场,并获得中国餐饮业“金钻奖”。
“我的梦想就是把娃娃鱼产业做大做强。只要有梦,就一定要去行动,否则就永远是个梦。”瞿继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