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金峰镇青橙村闲置土地里杂草丛生;如今,这里椒林叠嶂、花椒飘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说,这得感谢大学生村官谭力,是他创业种花椒带领他们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助留守人群增收
大学生村官走上创业路
“花椒要高产,关键在冬管,冬季是进行花椒整形修剪的大好时节,修剪时必须剪除‘七枝’……”1月11日,在青橙村的花椒地里,大学生村官谭力正在指导村民花椒冬管技术。
谭力介绍,2009年7月他大学毕业后通过选拔成为金峰镇的一名村官,在自己的老家青橙村他发现,村里大多数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留守人群大都体弱多病,靠种几分薄田维持生活,年收入不到2000元,他决定自己创业带动村民增收。
到底干什么好呢,谭力一直在思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父亲去了一趟素有“中国花椒之乡”之称的江津区,通过当地人他了解到,花椒适应性强,耐干旱、生长快,适合在丘陵上种植,亩年投入不到300元,收入可达3000元,是一种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风险低的高效生态产业,于是,他请专家到青橙村考察,在专家得出该村土壤气候适合种植花椒后,谭力当即决定在老家种植花椒。
当年8月,谭力和父亲大起胆子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40万元,然后东拼西借凑齐60万元从村民手中租来2000亩闲置土地,购来了8万株“九叶青”花椒种苗栽在了地里,并雇佣了30多位村民常年或季节性的在其花椒园里务工。
送村民花椒苗
做大盘强花椒产业
“只有花椒种植发展到一定规模,在县内外有了影响,客商才会进村来收购,花椒才销得出去,自己和村民才能赚到钱。”大学毕业熟悉销售的谭力意识到,自家的近2000亩花椒面积太小了,引不来客商,必须带领村民种花椒,扩大规模,客商才会自己上门来。
然而,第一次接触花椒种植,村民们心里没底,都不敢种。为了将花椒产业做大,谭力萌生出一个想法:如果将园里花椒苗先免费送给村民栽植,等花椒见效后再付花椒苗费用,村民少了投入,担心就会小许多。2009年12月,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到各个村宣传,并带去协议:由他免费提供花椒苗和技术,并回收花椒,村民在花椒收获后,一株花椒树给1斤花椒作为购买花椒苗的费用。
听了宣传后,中山村村支部书记李家佑主动找到他,在观看了他的花椒园,询问了花椒的种植、收益后,马上回村召开了村民大会动员种花椒,第二天,该村村民蔡文权就打来电话要了500株花椒苗,只要一有空,谭力就到蔡文权的花椒地里观看花椒长势,向他传授管理技术。
2010年8月,蔡文权种的500株花椒树顺利产花椒,初产就收了1000余斤干花椒,卖了2万余元,谭力自家的花椒初产超过了15万斤,获利30万以上。村民见种花椒收益不错,纷纷找谭力要花椒苗,到2010年10月份,他已送出了1万余株花椒苗。
学习育苗技术
降低成本闯网络市场
村民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又一个难题摆在了谭力面前:自家栽植的花椒苗目前已送出1万余株,而前来要花椒苗的村民却越来越多,地里的花椒苗根本就不够送,而市场上每株花椒苗售价高达10元左右,自己哪来钱为村民垫付这么多种苗费用,为了节约成本,谭力决定自己育苗,但自己在育苗方面却一窍不通。
一天,谭力在网上查找信息时留意到《开州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敦好镇鹿鸣村5组花椒种植大户李中列会自己育苗,同一天,他骑着摩托车寻到了李中列家中,李中列见他有抱负、很敢为,当即收下了这个徒弟。在李中列的悉心指导下,他呆了一个月,亲手培育出了第一批幼苗。
“花椒育苗很辛苦,难掌握,先要制作营养土,然后放入营养钵,种子要放在浓度为3%的碱水中浸泡2小时后才能播种……”谭力介绍。他给记者算了自己育苗的成本帐,一个营养钵0.1元,肥料1.4元,加上种子、泥土等,培育一株花椒幼苗只需2元左右。
而今,谭力在自己的花椒地里搭建了许多“温室”, “温室”里放满了营养钵。谭力告诉记者,培育出的幼苗除了送给村民种植外,他还将开辟另一个市场,在网络上销售。
目前,在谭力的带动下,中山、青橙两村70%的村民都在进行花椒种植,亩数已达4000余亩。谭力表示,今年他将注册自己的商标,带领村民通过网络将花椒卖到外省乃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