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贵州丹寨:民族手工艺让留守妇女走上致富路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9-30  互联网

蜡染艺术大师王阿勇曾两次到美国,进入白宫等地表演,被美国专家誉为“东方第一染”;蜡染工艺大师杨芳曾到香港等地表演,其作品被抢售一空,被香港人誉为“蜡染小姐”,独特的民族文化让丹寨这个地方走入了世界人的眼中。

丹寨县是贵州省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县份之一,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其苗族蜡染、古法造纸、鸟笼、苗族刺绣等均分别被国家和省、州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丹寨县蜡染、手工刺绣、鸟笼等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艺术价值,让农村留守妇女通过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过程中走向脱贫致富道路,丹寨县 委、县政府以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民营企业到丹寨县安家落户,从事民族文化产品开发,引领贫困妇女走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非物质文化优秀传承人、蜡染艺术大师王阿勇兴办了“丹寨阿勇苗族蜡染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无偿为农村妇女培训10多人,并留在公司里长期就业,从事旅游产品开发,月收入近2000元。

2009年10月,“宁航蜡染公司”到丹寨安家落户后,利用丹寨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兴办了一个“贵州宁航蜡染产品生产基地”,并采取“公司+农 户”的经营模式,并对百名农村妇女进行培训,安置她们在厂里就业,除包吃包住外,月收入达到1500-3000元,带动300多户农户从事土布生产和蓝靛 种植加工等,增加收入。

因此,由蜡染工艺大师杨芳成立的有40多人参加的“丹寨县扬武镇蜡染合作社”不仅为“宁航蜡染公司”输送一批蜡染制作人才,还长期聘用50多名家庭贫困妇女在合作社里长期从事蜡染产品加工,月收入2500元以上,多的达3000多元。

贵州晟世锦绣公司2009年到落户丹寨县后,在该县扬武镇韭菜沟兴办了一个苗族古法刺绣产品生产基地,并将留守在农村的妇女集中起来,与县扶贫办联合举办“雨露”计划苗族古法手工刺绣技艺培训班。

据介绍,该公司五年来先后与县扶贫办联合举办古法手工刺绣培训班6期,共培训妇女30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一些原来在家学会手工刺绣的妇女技艺提高一筹;原来不会的妇女学会了古法手工刺绣技能,找到了致富门路。

兴仁镇王家村的妇女通过晟世锦绣公司培训后,她们的手工技艺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筹,并自发成立了“兴仁镇王家村苗族古法刺绣合作社”,村里也成立 了“丹寨县兴仁镇王家村‘苗家女’古法刺绣有限公司”,并与“贵州晟世锦绣公司”合作从事苗族手工刺绣产品加工,聘请王家村刺绣合作社40多位技艺娴熟的 社员在村里长期从事手工刺绣产品生产,月收入700-1500元,还带动王家村周边70多位妇女从事手工刺绣产品生产。

民族手工艺的传承带动影响越来越广,扬武镇羊排村的苗族妇女潘芬也在通过晟世锦绣公司培训后,将自己原来在婆家学会的手工刺绣技术升华了一步,并在本村成立了一个“扬武镇羊排村马氏锦绣合作社”,带动本村10多位留守妇女从事手工刺绣产品生产,增加收入。

据悉,“丹寨八寨蓝花文化艺术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聘请本县内苗族能工巧匠、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共30多人从事蜡染、刺绣等旅游产品开发,人 均月收入2000多元;龙泉镇卡拉村成立“丹寨县鸟笼生产合作社”后,采取“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122户妇女从事鸟笼生产,年产鸟笼10 万多个,创产值450多万元。从事鸟笼生产的妇女,仅鸟笼生产一项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最高3000多元,成为丹寨县提起鸟笼奔富路的示范村,受到 省、州、县领导的赞赏和表彰。

丹寨县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促进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走脱贫致富道路,同时,也对加快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相得益彰。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9-30/1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