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热的阳光照耀着静静流淌的右江,两岸是郁郁葱葱的一片。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又逢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在广西百色革命老区的田阳县田洲镇中学,镇村干部们正与老师们一起联欢。记者找到了黄子刚,从秋冬菜聊到圣女果(小西红柿),这位面色黝黑、中等个头、50岁的汉子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兴城村不敢说是全广西,起码是百色地区秋冬菜的发源地。现在不是生长季节,刚整完地准备播种,要是你们冬天来,漫山遍野都是西红柿可壮观啦。我们村最多时一天的出果量就有300万斤。右江河谷地理与气候条件好,秋季种菜,冬季收获,不用大棚,完全是自然生长。种反季节的秋冬菜,种植户能够快速致富。我家6亩地全种西红柿,除去成本3000元,产量大、价格高的年份每亩净收入有3万元至4万元,即使年景不好,每亩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种完一季西红柿,再种一季水稻,尽管每亩纯收入也就几百元,但放水浇地可以减少下一季蔬菜的病虫害。我还担任一家农产品龙头企业的技术指导,按总收入提成,一年也有个七八万元,再经营点化肥种子什么的,一年下来还能挣个10万元至20万元。我们这一代种田人,真是赶上了好时光,过上了好日子!”
黄子刚不仅是种菜能手,还担任兴城村党支部书记,而且在农民自发成立的兴城村番茄专业合作社当董事长,是全村致富的带头人。他告诉记者,兴城村有2500人、4000亩农田,每寸土地都种上了西红柿;而且村里人还在外县租种了2000亩地,也都种西红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2万元。几十户人家都是开着小汽车上下田,农民们正从“摩托车时代”向“小汽车时代”迈进。由于起步早、技术精、管理好,兴城村成为国际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全国蔬菜标准园,常有国内专家前来参观指导,连“蔬菜技术王国”以色列的专家看了后都称赞说,想不到冬季蔬菜能管理得这么好。
黄子刚特别感谢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农民种植秋冬菜付出的不懈努力。他说,几乎每年都有自治区、市、县的专款专用项目落户兴城村,比如,主要机耕路都已建成了水泥路,方便了生产运输;全部菜地都置放了诱虫灯和黄板,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不再用杀虫剂,保证了蔬菜的食用安全;现在有上百亩菜地正进行滴灌试验。秋冬菜越种越多,产量越来越大,自然就有个销路问题。起初靠自发的农贸市场,后来政府在县城建了大型交易市场,一些外地蔬菜经营者来百色收购,销往南宁、重庆、武汉等大城市。
再后来,政府帮助引进农产品龙头企业,实现产销一体化。如今,兴城村与广西壮乡河谷集团合作,建立了3000亩生态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销售的“八个统一”,共同打造出“壮乡红”品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兴城村秋冬菜的致富效应迅速辐射,仅在田阳县,秋冬菜种植面积就达到36万亩,今年出产的70万吨蔬菜已全部销往全国各地,销售额达13.5亿元。而且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深度联手,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值达到3.7亿元,为农民增收现金1.2亿元。常务副县长黄秋幸告诉记者,现在田阳县已经成为广西第一蔬菜大县,成为“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再努力几年,要形成名副其实的“北寿光、南田阳”格局。田阳县还是著名的“芒果之乡”,农民通过种秋冬菜和芒果,建起了一栋栋“西红柿楼”、“芒果楼”……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不仅田阳县,整个百色市都把大力发展秋冬菜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农田建设到蔬菜经销,从病虫害防治到无公害认证,百色市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使蔬菜生产稳步发展。10年前,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约100万亩,产量约140万吨;现在,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150多万亩,产量达到250多万吨,产值约40亿元。按全市350万农民人口计算,农民人均蔬菜产值1100元左右,人均纯增收400元以上。其中秋冬菜种植面积约近140万亩,产量超过200万吨。
经过多年发展,百色市现已形成3大蔬菜种植区域:一是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右江区等4县区的右江河谷秋冬菜种植区,是主要生产基地和引进新品牌的重要试验区,涌现出“田阳小番茄”、“田东甜椒”、“平果霸王花”、“福禄大肉芥菜”等知名品牌;二是北部土山绿叶蔬菜及多年生蔬菜种植区,“田林八渡笋”、“西林生姜”等已经成为产业化程度较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蔬菜品种;三是南部山区蔬菜种植区,出产“靖西大肉姜”、“德保指天椒”等地方名牌蔬菜,也是新兴的大白菜等叶菜类生产基地。百色市蔬菜生产的现状,连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同志看了后都表示,“想不到百色的蔬菜搞得这么大这么好,其规模和水平全国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