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吴志英:大山里的“蓝莓皇后”

网友投稿  2012-07-18  互联网

  日前,桂林龙胜县和平乡凤凰蓝莓种植示范地里,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蓝莓鲜果挂满枝头,吸引了区内外大学的农学院、科技部门、农业部门和区扶贫办考察团前来参观、采摘。

  “吴志英用了三年时间研究和开发南方种植蓝莓,不仅得到中国蓝莓首席专家李亚东和吉林大学蓝莓重大项目专家吴林教授的肯定,还把原来一直认为只适合在北方种植的高丛优质品种蓝莓引种到广西,并获得成功。在这方面,她绝对是第一人。”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邢瑞丹在凤凰蓝莓基地进行调研时对记者说。

  做事,多留个心眼

  1999年毕业于桂林旅专的吴志英,常常利用导游带团旅游的机会,每到一处,了解当地的风俗及致富经是她的“必修课”。“平时做事,多留个心眼,日后总有派用上场的时候”。正是做事处处留心的她,与蓝莓接下了缘。

  2007年,吴志英通过与现居美国、加拿大的高中和大学时期的同学了解到,蓝莓因其特殊的保健作用,在海外倍受青睐,市场前景广阔。这引起吴志英的极大兴趣,随后便托朋友从国外代购蓝莓深加工的蓝莓果酒、果酱、果汁等产品,亲身体验蓝莓系列产品的神奇效果。

  此后,吴志英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对全国大型蓝莓种植有限公司和育苗基地的辽宁、山东、黑龙江等地的100多个蓝莓品种进行实地考察。

  经过对比,吴志英最后选择了济南百瑞蓝莓种植合作社组培苗,辽宁丹东的扦插苗,山东临沂北高、半高兔眼扦插苗进行适应土壤、气候、抗病毒和挂果率等更深层次的实验。

  2010年11月底,吴志英再次从济南百瑞蓝莓种植合作社引种8000株,在乐江乡小坝屯及和平乡凤凰组扶贫开发办果场成规模的种植了30亩,经过1年多的精心栽培,开始挂果,让吴志英淘到了蓝莓的“第一桶金”。

  科技,让我华丽转身

  吴志英种植蓝莓果树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刚开始,试种的150株蓝莓树丛有一半以上相继枯萎,给吴志英及家人带来很大的打击。

  “光有热情还是不够,还要有技术。” 上网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并邀请济南百瑞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张忠志老师和有关果树专家到现场调研……这个刚毅倔强的女人让那些热衷于蓝莓发展事业的专家们感动了,他们对土壤、气候、环境、同科植物进行取样分析,终于摸索出高丛蓝莓在南方高湿高热特殊气候下的种植技术。

  2010年,蓝莓树开始挂果了。首批培育成功的蓝莓在桂林水果市场闪亮登场,一上市就销售一空。“从那时起,我觉得日子有了盼头。”吴志英说。专家还对蓝莓的采摘方式、销售渠道、深加工技术,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吴志英开始由试种转向规模化种植,再次扩种30亩面积。

  吴志英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采取与济南百瑞蓝莓种植合作社及吉林农业大学横向联合方式,链接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从苗木培育到栽植技术管理,全程跟踪服务,使蓝莓在生长周期内的技术管理有了可靠保障。

  创业,奏响大山里的“蓝色交响乐”

  为了让蓝莓产业做大做强,2009年春,在吉林农业大学浆果研究所和济南百瑞蓝莓种植合作社的支持下,吴志英成立了广西第一个蓝莓研发中心――广西生态蓝莓研发中心。

  “现在我们公司能够做到别人有的优良品种我们也有,别人没有的我们能够有。甚至培育出来的最新品种可以实现从4月至9月都可以提供树上挂接的鲜果”。在龙胜镇都坪村的高丛蓝莓种苗繁育基地上,吴志英对公司最新培育种苗向客户作了介绍。

  2011年12月广西生态蓝莓研发中心再次注资400万元成立了广西双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南方优质蓝莓种植和种苗的组培繁育。目前这是广西唯一的蓝莓组培苗繁殖基地。

  2012年,公司的高丛系列优质种苗已推广10万株,主要销往上海、湖南、贵州、云南及广西的柳州、桂林、贺州等地。经公司推广的植株种植达面积300亩,预计到2012年底,将有80万株蓝莓组培苗出圃。

  致富,让更多的人分享“蓝色经济”

  “一个人致富不是真正的致富,让大家共同致富才是硬道理。明年将通过‘农户+基地+公司’的形式带动龙胜县农户种植户,预计5年内发展到5万亩。”成功的吴志英将帮助群众共同致富。

  蓝莓发展成规模后会不会烂市、卖不上价钱呢?面对记者的质疑,吴志英打开了话匣子:“种得出还要卖得出去、卖出品牌。蓝莓落户龙胜,已得到区内科技厅、农业厅、区扶贫办的关注。今年已和水果外销公司商谈了明年销售合同,现在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规模扩大后价格可能随之下降,但每公斤30至40元的价格应该会保持。和常规农作物相比,增收的效果仍然是明显的。”

  有着“蓝莓皇后”之称的吴志英还有更大的设想。她说,蓝莓种植形成规模后,将进军深加工领域,拉长产业链,使之增值,推进了蓝莓产业发展,致富一方百姓。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7-18/1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