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 正文 返回 打印

青海:农机质量监督取得长足进步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2-25  互联网

杨鸿博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进入中级发展阶段,青海省的农机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2009年,通过采取加大农机产品市场整治和监管力度、加强地方标准宣贯、强化服务手段等措施,青海省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检测、打假、市场调研多管齐下

2009年,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对省内农用挂车、犁、播种机等九大类产品共162批次、304台农牧机械进行了检测,出具鉴定、检测报告162份。完成马铃薯种植机、牧草收割机、揉草机、玉米剥皮机等15种100个产品的推广鉴定,检测产品200台,发放推广鉴定证书100份。在鉴定过程中,还针对产品设计缺陷和不合理现象,及时向生产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整改措施。

去年春、秋两季,青海农机推广部门配合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先后多次深入西宁市、海东、海南等地农资经销和生产企业,开展了农资产品质量联合打假活动。其中共检查农机生产、销售企业20余家,有力地打击了制假售假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劣农资产品流人农村市场。

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联合收割机产品质量调查工作。共调查机具64台、走访用户133户、基层农机部门8个,完成了《2009年青海省联合收割机产品质量调查报告》,为国家高原地区的农机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

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青海也不落人后。去年年初,根据《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部令第54号)和《青海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起草了《青海省农牧机械试验鉴定实施办法(试行)》,目前已完成报批稿。该办法明确了试验鉴定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对切实维护农牧机械使用者、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年受理农牧民投诉2起,均已圆满解决。第一起是海北州门源县北山乡5户农民集体投诉某品牌5台联合收割机产品出现严重漏粮等质量问题,经测试、拆机检查后,确认故障系操控人员操作不当所至,不是产品质量问题。第二起是乌兰县一用户购买的某品牌方捆机,在使用十多次后出现保险螺丝断裂、大针折断等故障,经厂家“二包’人员多次修理仍不能正常工作。经数次调解后双方均做出一定让步,销售商同意调换一台新机具,日前新机具已送到用户手中。

产、销、售后环节还需“抓紧”

上面提到的两起农机投诉案件中,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的工作人员经过认真总结经验,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青海属一年一季农业地区,作业季节短。这两起投诉案均是2008年出现,出现问题后案件拖的时间较长。经调查鉴定并与经销商进行交涉、维修后已经过了作业期,只能等到来年才能试机,如果出现问题或等厂家的零配件,第二年的收割又要受到影响,农民不仅挣不上钱,就连购机贷款利息都无法偿还。在提高办案效率和对投诉案件的统筹安排等方面,还有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另外,部分针对性较强的农机具质量难以保证。青海省地形复杂,地块相对较小,适合小功率拖拉机和畜力为动力的小型耕作、播种机械作业。目前来看,这类产品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加工质量相对粗糙。主要是由于制造厂的加工水平不高和质量保证体系不够完善所致。

部分零配件供应也有待加强。据调查,目前青海省市场上,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及部分牧草机械等机型因保有量较少,且产品进入青海市场时间不长,尚未建成非常完善的零配件供应网络。机具出现问题时,常会因零配件不能及时到位而造成延误,农忙时耽误农时,容易给用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青海省农机零配件生产企业缺乏,为外省农机零配件产品提供广阔市场的同时,也为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生产销售者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收购废旧边角材料加工农机产品,一些经销企业,有意销售质次价廉产品以求暴利。据调查,市场上流通的假冒伪劣产品进价比正规产品低1/3甚至更多,比如常用的495和6110柴油机四配套正品售价分别为550元和2000元左右,假冒产品仅在300元左右和1500元左右。农机市场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环节还需进一步抓紧、看牢。



http://farm.00-net.com/jx/3/2010-2-25/24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