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才妃 陈彬
随着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纯粹的单科性院校已经难以生存。单科研究的出路狭窄,现代大学应培养复合型人才。
江苏大学以农机专业起家,然而时至今日,学农机的学生如果不懂得控制、大数据处理等相关知识,已经很难适应时代要求。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7年,颜晓红来到江苏大学,大力推动新工科建设,着重解决人才培养中单科化现状。
江苏大学学科面广、体系庞大,解决这一问题对于颜晓红而言是责任,更是挑战。“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工科学生懂设计、制作、应用,还有后续管理。今天的新工科建设要摒弃以往注重某个知识点的技术问题,应关注多学科、多知识点交叉的工程问题。”颜晓红说。
在他看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厘清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课程不能再以原来的知识链模式进行设置,而必须按照素质和能力链进行设计。”颜晓红表示,比如,未来的工程人才要懂工程伦理,工程伦理则包括艺术、文化、社会伦理甚至人体生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要设计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模块,并通过创新模块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也正因为如此,学校势必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改革,但改革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越传统的课程知识越老化”。“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组织编写教材工作,然而,更大魄力的课程体系改革在高校中至今尚未普遍展开。”他表示,课程结构首先要进行改革,但是其面临的改革阻力也可想而知。
其次,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必须同产业合作,在这其中,高等教育要发挥引领作用,如果失去先导性,教育将不复存在。
对此,颜晓红直言,我国的工程人才一度实行“3+1”培养——3年在高校1年在企业。然而在这种模式下,由于课程受到了压缩,教学必然会受到影响。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颜晓红在学校推行了“三进三出”的学生培养模式。即企业家上讲台、企业实验室进校园、企业课程进入高校课程体系。通过教师走出去、学生走出去、创新走出去(和企业联合创新),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把企业家成功的经验和企业成熟的技术、做法引入高校,这也是一种产学研合作。”颜晓红说,“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各学校都很重视。然而,从技术到产品,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让学生获得各方面的训练。”
在江苏大学,有两点是颜晓红颇为珍惜的。
首先是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江苏大学的学生走在路上是急匆匆的,不散漫的作风是一所大学需要保护的。”他说。
然而,相对于以前专注农机,综合性院校毕业生就业范围不再局限。那么,理顺创新体系也就成为了首先要完成的一项工作。以顶尖人才的培养为例,从2017年9月开始,江苏大学成立金山英才班,从本科一年级新生中挑选30人,不给予推免机会,而是培养他们冲击世界一流高校的能力。
“进入世界一流名校,学生的知识结构、身份认同将得以改良。毕业后,也更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如此,方有能力反哺母校,从而成为江苏大学杰出校友的延续。”颜晓红解释道。
另一点则是江苏大学的国际化。与其他高校不同,江苏大学在中外学生同创方面有着很好的传统。早在上世纪90年代,江苏大学就和日本三重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共同发起了三国三校国际学术研讨会,近年又创办中日韩大学生创新工程设计竞赛,活动的初衷都是“使得中外学生同窗、同创、同乐,一起创新,一起快乐生活,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江苏大学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产学研联盟。2016年,教育部以此为蓝本,将其扩大为全国性做法,成立中国“一带一路”校企联盟。江苏大学成为发起单位之一。然而,在颜晓红及众多江大人心中,还有一个更宏伟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国企业“抱团出海”走向国际。这其中的关键便是要“培养一支既懂得地域文化,又懂得企业文化的留学生队伍”。
为此,该校成立“一带一路”人才学院,让中国学生选修“一带一路”课程模块,留学生实行“3+1”培养(3年在高校,1年在企业,了解企业文化)。“要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留学生,就要让他们学习中国企业的经验、做法,这样,中国企业出海就相对容易。”颜晓红补充道。
这一理念得到教育部认同。2017年,江苏大学成为国家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院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流体机械及工程方向国际人才。
“一所高校有自身的发展特色与发展阶段,并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理顺、优化并民主决策,按规律办学。”而这也是颜晓红十分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