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 正文 返回 打印

第五届江苏农机职业技能竞赛圆满收官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5-05  互联网

赵培

持续的阴天、淅沥的小雨降低了太湖的气温,但降低不了农机人心中的热情。4月24日至28日,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农机修理工竞赛暨第五届全省农机职业技能竞赛在太湖之滨——无锡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技能人才素质,示范引领各行业企业广泛开展全员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加快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对接的高技能人才,大赛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人才办、省人社厅、省农机局等13个部门共同承办,是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规格最高、范围最广、表彰奖励力度最大的赛事活动。本次大赛首次将农机修理工列为竞赛工种之一,由省农机局负责农机修理工竞赛赛务工作。

近年来,江苏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管理服务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1%。农机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机技能人才的支撑,“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将农机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列入年度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内容加以统筹推进。五年来,共培训农机技能人才20多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近5000人次,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农机高素质技能人才。

特点鲜明 亮点纷呈

人们可能不禁要问,本次农机修理工竞赛有什么新特点呢?

据江苏农机局副局长、竞赛副总裁判长王翠章介绍,首先,本次竞赛突出一线农机手的作用,从竞赛组织上可以看出,每组参赛选手中新型职业农民不得少于1人,同一企业职工不得超过1人。其次,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从机具的选择上来说,重点选择市场占有率高、农民使用率高的产品。第三,奖励力度加大,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拿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为例,不仅由省政府授予“江苏技能状元”荣誉称号,还可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列入“省333工程”项目培养对象、奖金10万元。此外,除大赛组委会奖励之外,省农机局还将对获得理论知识前3名、操作技能前6名的选手颁发个人单项奖励书;对赛风良好、组织有力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第四,规模加大、亮点增多,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已举办两届,农机职业技能竞赛也成功举办过四届,本次江苏技能状元大赛首次将农机修理工列为10个职业(工种)之一,充分体现出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机技能人才培育的高度重视。第五,严格流程,对比赛进行录像,并保持参赛人员物理隔离,进而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公开。

兵分三路 各显神通

4月25日的操作技能竞赛现场可谓精彩纷呈,参赛选手兵分三路,分批、分轮进行竞赛。参加大型轮式拖拉机挂接农具比赛的选手个个身手矫健,虽然选手们淋着小雨,但是似乎感觉不到雨点落在身上。他们操作起拖拉机,将其准确无误地倒车至挂接农具的位置,在挂接农具时,必须保持专注以便锁好挂接农具的连接处。这项技能操作要求选手心态平和、不急不躁,更要求操作的熟练度和对机具的熟悉度。据了解,以往拖拉机比赛的题目是开沟,此次竞赛换成了农具的挂接,不过这些操作都是一线农机手在平常的工作实践中的基本操作技能。

联合收割机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对选手们的要求更为全面,参赛选手们普遍反映,联合收割机竞赛涉及的情况复杂多变,而且故障是人为设置,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难碰到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故障,联合收割机的启动也就成为棘手的难题,导致许多参赛选手到比赛结束也未能启动机器。在三缸柴油机检查调整及单缸柴油机气缸盖修理项目中,选手们聚精会神,纯熟地把弄着工具箱中的维修工具,让人禁不住竖起大拇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竞赛不仅强调实践,也注重理论的重要性。农机修理工竞赛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20%和80%,试题由农机修理工竞赛专家组命题。理论知识涵盖国家职业标准《农机修理工》规定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相关知识,采用闭卷笔试形式使用答题卡答题。

在“比学赶超,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带动下,各市对本次竞赛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选拔方案,多层次进行宣传发动,有13个省辖市开展了选拔复赛活动,选手们经历了层层选拔,个个都是好手。苏州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顾旭东说:“身为技术指导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选手们的后勤服务,我们的3名选手经过县市两级的选拔,且每一次选拔都设有奖励,可以很好地激发出选手们的激情和潜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所周知,一个竞赛能不能举办得好、能不能让选手们感到满意,绝对离不开裁判、安保、医疗人员的默默贡献。在竞赛现场,裁判们认真地做着赛场记录,他们的字迹清楚、态度认真、工作负责;裁判长受大赛组委会技术部委托全面负责执裁工作,确保赛事顺利进行;安保和医疗人员随时待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竞赛成功举办的背后更有着良好的业务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技术建设作支撑。目前,江苏省形成了以5个省级农机人才培训基地、13个省重点农机人才培训示范基地、50个农机化学校、80个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60个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为主体,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协会等为补充的省、市、县三级农机培训体系,建立了1个省鉴定总站、14个职业技能鉴定站省市两级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农机化技术学校建设规范(试行)》,利用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省农机教育培训装备建设项目,累积投入1200多万元,建立了18所规范化农机校;依托有关院校和农机企业,开发了3个教学模型、8个教学课件和1套仿真培训教学软件,免费配发给农机校;建立了江苏省农机化人才远程教育培训中心网站。

正是由于每个人的尽职尽责,竞赛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也正是由于多方的支持,农机行业的社会影响力才能不断提升。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江苏农机化事业可以说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2011年,省农机局与省农垦集团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农机技能竞赛活动,并取得团体第1名和个人第1、2名的好成绩;2013年,省农机联合省总工会、省人社厅举办了第四届全省农机职业技能竞赛,被列为江苏省十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2015年,省代表队在中国技能大赛“中联重科杯”农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勇夺个人第1、3、5名及总成绩第1名的佳绩。通过以赛促学,提升了全省农机手的基本技能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农机发展对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江苏省更是将新型职业农机手培训工作纳入到“十三五”农机化发展规划之中,统筹安排、科学推进,制定实施了“361”人才计划,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和获证奖补工作,保证农机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

竞赛场上选手们比拼的是技能,竞赛场外比拼的是科学的发展规划、精心的组织安排、完善的培训体系。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将再次掀起江苏省农机手们技术学习的热潮,并将有力促进农机化事业的科学发展。

 

                              竞赛现场一览

 

                           各代表队英姿飒爽

 

                            参赛选手们正在入场

 

                     拖拉机挂接农具操作竞赛进行中

 

                      选手和裁判的全神贯注的表情



http://farm.00-net.com/jx/3/2016-5-5/24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