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 正文 返回 打印

河南信阳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现场观摩会侧记

网友投稿  2012-05-14  互联网

宋毅 杨鸿博

信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乔新江(前排左三)一行现场观摩固始县水稻工厂化育秧情况。(杨鸿博摄影)

 

5月9日,河南省信阳市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现场观摩会是在固始县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跨区机收应急作业服务队成立及出征仪式中开幕的。中共信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乔新江在信阳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焦豫汝、固始县县长曲尚英陪同下,观摩考察了固始县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凤凰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和飞翔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三个有代表性的现代化育插秧示范基地。

育秧工厂的数量和水稻机插率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水稻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信阳市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现代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速度很快,截至2011年底,已经建立了现代化育秧工厂32家,水稻机插率达到17%。其中,固始县功不可没,信阳辖区八县一市中,固始一个县就拥有现代化育秧工厂12家,机插面积更是达到了51.4万亩,机插率超过30%,这也是这此会议安排在固始县举办的原因所在。

一项必然性的选择

5月8日,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刚刚表决通过了中共信阳市委副书记乔新江为信阳市代市长的决议,5月9日上午他就出现在了固始县的田间地头,借参加信阳市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现场观摩会之机专程考察部署全市的水稻种植机械化工作。信阳市农机局局长高立说,“乔市长上任后的第一个会议就是水稻机械化生产的会议,这对全市农机部门来说是很大的激励。而且这次会议的策划、材料的准备、会务安排都是市、县两级党委农办总体负责的,农口各业务局协助配合,足以体现信阳市委、市政府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高度重视。”乔新江代市长在作报告时也说,“这此会议请来了各县区政府负责农业生产的分管领导,就是要给大家压压任务。”

信阳市在河南省粮食生产格局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与其它各水稻生产省不同,河南的水稻产区集中在信阳,总共700多万亩水稻面积,信阳独占680万亩,因此,抓好信阳水稻生产的机械化就等同于抓好了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河南在全国到2020年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计划中,承担了其中的155亿斤任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乔新江坦言,目前信阳的粮食总产量占全省产量的10%,这就意味着信阳每年的粮食增产不能少于1亿斤,否则就会拖全省后腿,而能否保证年增产1亿斤则主要看水稻。因此,信阳市委、市政府从来不把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简单看做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一项技术措施上的革命,而是放在保证粮食战略安全和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全局角度来考量的。

信阳与其它地方一样,农业生产面临的现状是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和农民生产意愿的双重下降。乔新江形象比喻为“70后不愿种田、80后不会种田、90后不想要田”,真正能留在农村的都是50、60岁的老人及妇女儿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固始县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劳动力现状,一是用工成本上升快,已经从去年的80-100元/人/天涨到了今年的120元/人/天,个别地方的日用工成本甚至达到了140元;二是雇不到人,固始县保田农机合作社农忙时雇工都是55岁以上的老人或妇女,除每天要保证每人百元以上的工资外,还要一天五餐,即三顿正餐外,上午10点、下午3点多各加一次“点心”。种田越来越种不起了,“谁来种田、怎么种田、靠啥种田”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信阳人的面前。

现代化育插秧主要包括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这也是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瓶颈。“要保证农业持续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机械化。也只有机械化,才能实现粮食的稳步增长。”乔新江说,近年来,由于持续不断地推进农村改革,推进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信阳的粮食产量已连续多年超过110亿斤,而且在信阳市范围内,很少出现撂荒现象。这给人们带来一个启示:实现水稻种植的工厂化、机械化生产,是信阳稳步推进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

怎么做?依靠谁?

当天,乔新江一行所参观的三个工厂化育秧基地各具特色。凤凰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现代化程度很高,其育秧工厂引进日本技术,全部采用了钢架结构,一眼看去竟如同一座现代化的写字楼。负责育秧工作的技术负责人陈阔给来宾介绍了无纺布水稻育秧的有关情况。这是一项以无纺部布代替普通型塑料膜的育秧技术,无纺布由聚丙烯纤维热压而成,用经防老化处理的长丝无纺布代替塑料农膜做育苗棚覆盖物,能使苗床内温度变化平缓、昼夜温差小,操作简易、浇水方便、省工省力,很容易推广。陈阔说,无纺布育秧在零上6度的气候环境下就可以使用,与固始的农时季节温度基本匹配,每年进入正月就可以开始育秧。

飞翔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该市的万亩土地流转基地,同时还拥有最高水准的机耕道。飞翔所在的洪埠乡以其为依托,努力扩大全乡水稻机插秧面积,去年完成了3万亩,今年将利用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优势,力争达到4.2万亩,占全乡插秧面积70以上。

而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工厂则是规模最大的,占地6600平米的育秧工厂,一次育秧即可供应3万亩稻田,循环育秧一年可满足10万亩稻田的育苗需求。与其他合作社不同的是,保田合作社育秧环节使用了浙江一鸣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该产品通过输送机、叠盘机与播种流水线的合理组合。可自动化完成水稻育苗播种的铺土、播种、覆土、洒水作业,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实际需求,通过增加无动力弯头,形成一条完整的自动远距离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乔新江代市长、焦豫汝书记、曲尚英县长饶有兴致地观摩了育秧播种设备的现场演示。

固始县县委副书记金平介绍,固始县的12个育秧工厂,共能满足80万亩水田的机插需求,达到了全县机插面积的一半以上。

乔新江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信阳不但在破解水稻机插方面技术路径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信阳已经明白了确保水稻生产持续发展,应该要通过什么方法,依靠谁去做的问题。

无疑,答案就是实行土地流转、搞规模经营和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乔新江说,目前信阳市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500多家,可服务农户50多万户,占全市农机作业量的35%。其中,商城高科、固始金地两个合作社被选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飞翔、兴豫合作社被选为河南省优秀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息县金宝等31家合作社被确定为河南省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一个人口仅占1.7%的县城,拥有的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占了全省的15%。

这些合作社还有这丰富的跨区作业经验。固始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足迹遍布广东、广西、四川、黑龙江等祖国大江南北的各个角落,每年机收面积高达1800万亩,营业收入达2亿多元。这些合作组织,已经成了当地种粮、产粮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主力军。

乔新江表示,信阳将加大对合作社的推广、扶持力度,争取在2-3年内使信阳市农机合作社数量增加到1000家,以合作社为主体的育秧工厂增加到100家,机插面积达到60%以上。

同时,信阳市还要通过多种措施提升当地的土地流转水平,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乔新江说,信阳地区多山地丘陵,小地块较多,不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也就难以完成。依托整村流转、连片流转等方式,建立土地流转示范园区,为农机专业合作社扩大土地经营面积,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

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5月9日,经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乔新江宣布,固始县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跨区机收应急作业服务队正式成立。50台久保田收割机即将踏上赴祖国西南方向的跨区机收征程。

保田合作社社长李默说,牵头成立应急队是受2010年夏收时一场大雨的启发。那一年,信阳市附近连降大雨,小麦倒伏在地里,全喂入收割机都无法使用。河南省农机局四处调集半喂入收割机。李默用了一天一夜时间,调集了430台半喂入收割机,成功拯救了这次危机,也从此在河南农机界一炮打响。

2010年,李默当选“全国农机十大女杰”,自此,各种荣誉蜂拥而至,李默也得到了更多的信赖与期待。农机手说“跟着她走有钱挣”,农机业内人士说她“干了男人都干不成的事。”在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农机“花木兰”带领下,近年来,固始县保田农机合作社的跨区机收队伍不断壮大,年机收总面积达到了1800万亩,单台收割机的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

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农机、农业服务组织,就是信阳发展现代农业的曙光。

乔新江表示,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工厂化育秧的主要平台,也是机插秧的作业主力。发展农机合作社,要发挥农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方式和经营模式。既要扶植规模化的经营主体,也要因地制宜,发展小型化、轻量化的服务组织。平桥区洋河农机专业合作社仅投资200多万元,占地仅10亩,却因为经营方式灵活,通过全部代耕农户土地,水稻收割后与农户“五五”分成的方式,一个合作社使全村的机插率达到了80%以上,实现了很好的效果。

今年,信阳得到了中央和河南省2000多万元的补贴资金,用以推广插秧机、育秧播种机和育秧硬盘。同时,在中央和河南省补贴30%的情况下,信阳市内部分区县还追加了10%的财政补贴,以加大对水稻现代化生产的补贴力度。

“我们提出,2012年,信阳每个区县要再新建2个以上的育秧工厂,机插面积再提高15%。对固始来说目标则更高。”乔新江说,“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再过两年,固始的水稻全程机械化就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指日可待了。”



http://farm.00-net.com/jx/3/2012-5-14/23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