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国机集团副总裁陈志谈“农业装备技术创新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网友投稿  2011-02-22  互联网

孙红梅 杨鸿博

前不久,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完成的集体项目——“农业装备技术创新工程”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业内人士评价,这次获奖在中国农机工业几十年的发展中“成色”很高,含金量十足,因为该项目不仅几乎囊括了农业装备领域的各个方面,诞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和农机产品,还在农机化领域的产、学、研如何结合,农机工业的发展模式如何拓展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讨,为农机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范例。

首个“软实力”大奖

与以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项不同,中国农机院这次获奖属于国家科技奖励办2008年特别设立的“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项范畴,是本届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此奖项仅有的5家单位之一。而该奖项设立的初衷就是突破以往国家科技大奖只奖“硬项目”的局限,进一步关注企业组织、管理行为创新等“软实力”,鼓励企业从战略层面系统地加强技术创新谋划,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为“软实力”单独设项,这在历届国家科技大奖中还是首次。谈起这次获奖经历,在该项目攻关主要阶段一直担任中国农机院院长,如今已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的陈志自然感慨良多:“目前我国农机工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拥有规模以上农机企业2000多家,能够生产各类农业机械产品3500余种。但在十年前,农机工业面临的局面却相当困难。”

从全局上看,当时农机工业领域的现状十分堪忧,农机产品技术含量低、同质化严重、与国际水平差距明显、高端农机与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等问题十分突出,不仅影响了农村的土地流转和农业的规模经营,也制约了现代农业向纵深方向进一步发展。而聚焦到微观层面,正处于科研院所转制时期的中国农机院也到了自身发展的紧要关头。因此,农机院领导一开始就立足全局,进行了通盘考虑,全面统筹,在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时,不但要考虑农机院的自身发展,还要立足于为整个行业服务的角度,促进农机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中国农机院完成了以“一道纲领、一项方针、一种战略”为指导,以“四位一体”技术创新体系为支撑,以“三大工程”建设为保障的系统性“软实力”创新工程。

中国农机院通过多次召开全院科技大会,全面分析形势,总结了改制以来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实际,研究发布了《中国农机院关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自主创新、领先半步”的经营理念,制定了“科研立院、人才兴院、发展产业、服务农业”的战略方针,谋划和布局建设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科研、以战略联盟为稳定纽带的产学研合作、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的成果转化和以创新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产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体系,完成了创新人才、企业文化和制度保障三大工程建设,提升了农机工业的整体研究、产业化水平和农机科研创业的“软实力”,为行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产学研融合之路。

智慧结成硕果 汗水铸就辉煌

“这个获奖项目不是具体的某一项科研突破,或几项科研技术成果,它奖励的是十几年来在中国农机院诞生的不计其数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成果,因而含金量十足,是中国农机院全体成员十几年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是中国农机工业十几年发展成就的见证。”陈志说。

2007年,中国农机院牵头成立了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机科研工作者同农机的上、下游生产企业联系日益紧密,农机院的科研范围也进一步铺开。随着接触的深入,农机院了解到新疆对棉秆联合收获机械需求量很大,而这方面的研发当时还属国内空白。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棉秆等生产废弃物如果得到有效利用,将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新疆已经建成了几个以棉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厂,棉秆的市场需求量大增。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农机院立刻将棉秆联合收获机械的研发工作提上日程。

研究过程绝非一帆风顺。由于棉秆硬度高、含水量少,现成的收获机械研发资料无法直接套用,科研人员多次奔赴新疆,采集第一手科研数据。由于在收获机械方面的丰富经验,5个月后,第一批40台棉秆联合收割机便小规模投入试用了。

但试用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新疆风沙大、灰尘多,设备容易发生故障。另外,由于棉花枝杈茂密、棉秆硬度高,作业环境差,割刀强度和车身底盘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收获效果不尽如人意。科研人员在做了一系列研究改进后,在第二批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全程跟踪。在贯穿棉秆收获季的40多天内,在艰苦的生产环境中,所有科研人员吃住都在一线,终于突破瓶颈。目前,一台棉秆联合收割机收获效率可达15亩/天,收获的质量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像这样的例子在十年的科研历程中不胜枚举,而中国农机院在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产业化上探索出的一套新路子、新办法,则是该奖项的另一大亮点。首要成果就是催生了一大批看得见、摸得着的重大农机创新产品。如攻克了联合收割机动力底盘标准化的难题,创新了纵轴流脱离技术,突破了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和高速插秧机生产技术,成功研制了不分行玉米收获机,助推了大中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复式作业机具跃升至200马力等等。同时,农机院下属的现代农装、中机南方、中机美诺等企业在近几年也取得了良好的经营状况,产销业绩节节攀升,赢得了业内的认可和农民的口碑,为科研成果产业化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如果研究成果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躺在资料库里,那么项目本身就丝毫没有价值。”陈志说,“十年来,由中国农机院创建和完善‘四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但壮大了自身实力,也为全行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切实做到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除了依托自身控股企业,中国农机院的科研成果还在整个农机行业范围内开枝散叶,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几乎达到了100%。”

满怀希望 迎接新起点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农机院已成为我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策源地和技术转移中心,陈志也圆满地完成了作为农机院院长的任上使命。不过,站在国机集团副总裁这一新起点上的陈志,依然时刻关注着中国农机事业的航向。

“农机行业充分发展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充足的市场需求,三是技术上的支持和保障。前两个条件早已满足了,而努力提升科研水平、提高技术自给率仍是中国农机事业的难点。”

陈志表示,目前我国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上的技术储备已经初步完成,而未来农机化事业应进一步向高科技领域延伸:一是要发展农机技术集成化,农机企业不能仅仅满足于为市场提供装备产品,今后企业还要为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土地规模经营者提供成套解决方案;二是要提升农机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领域的科研水平,逐步缩小国际差距;三是要提升农机制造工艺,在节能减排、减轻自重和提升可靠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站在新的起点上,陈志对农机的未来亦已踌躇满志。



http://farm.00-net.com/jx/3/2011-2-22/23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