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 正文 返回 打印

深挖潜能 科研锻造农机发展第一内驱力

零零社区网友  2010-12-23  互联网

张桃英

着眼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最大的“短板”和“瓶颈”在科研创新,最大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科研创新。在农机化事业向多元化和深层次加速推进的“十一五”,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机械化谷物收获、水稻机插秧技术和机具基本成熟;玉米、马铃薯、油菜联合收获等关键技术和相关机具的研究步伐加快,2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研发获得成功;花生、甘蔗等大宗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技术研发实现突破;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高效植保、牧草生产和草场改良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成果已经成熟并有效转化……可以说,科研领域每取得一项重大突破,农机化事业就向前迈一大步。科研之树结出的累累硕果,直接推动着农机化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成就一:“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教育”的论断,将农机化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时隔九年,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于2009年8月7日在黑龙江佳木斯再度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创造性地提出:“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教育。”将农机化科教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1959年,毛泽东同志作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充分肯定了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则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只有借助机械化作业的手段,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通常都需要借助农机化这一重要载体,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前者是后者的主要内容,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两个论断,是认识上的深化和发展,无论从发展农机化的角度,还是从发展农业科技的角度,都凸显了农机化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宗锦耀司长进一步提出“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教育”,体现出了对农机化发展模式的科学思考和对农机化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为做强农机科研和农机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成就二:农机接连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分得“蛋糕”,表明国家支持力度加大,农机科研的外部环境正在逐步优化

谈及“十一五”期间的农机科研,业内人士普遍提到一点,那就是农机“拿项目、拿大项目”的能力明显增强。无论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还是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农机项目所占的份额在不断扩大。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2008)被列为重点项目,由国家拨款3500万元。“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作为重大项目,共投入经费31577.3万元,其中国拨经费9490万元,自筹经费22087.3万元,是迄今农业装备领域国家政策性支持经费额度最高、参加单位和人员最多、形成重大科研成果最多的国家科研项目。项目共设课题17个,汇集了农业装备主要技术与关键产品领域的重点企业、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共计105家单位和1000多名农业装备产业优秀科技人才,基本整合了行业的优势科技资源、先进制造能力。

“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项目是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的第一个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是以联盟为主体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具体实践。项目实施年限为2年,自2010年至2011年,从强化高技术实验研究能力、提升大型装备智能化水平填补粮棉生产技术装备空白、推进丘陵山区机械作业3个层面设置5个课题,总经费预算5776万元,其中,国拨经费2776万元,自筹经费3000万元。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是财政部、科技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于2006年新设立的中央财政专项。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属于其中的一大类,由农业部负责实施,2007年首批启动作物类项目18项,由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主持的“油菜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是其中之一,并且是唯一一个以机械化技术为主的项目。到2009年,入围的项目已经增加到了5项,国拨经费达1.1亿元。就此,农业部科教司有关领导表示,该5个项目支持力度之大、参与单位之多、参加人员之广,在近年来的农机化科技项目当中均属罕见,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农机化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扶持。

成就三:科研成果多次问鼎国家最高奖项,研发实力受到广泛认可

“十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奖项中很少可以见到农机化的身影。这种局面到了“十一五”被彻底打破。

2006年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持的“马铃薯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研发”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吉林大学主持的“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发二等奖。

2007年度,“高速插秧机的机构创新、机理研究和产品研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潜水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度,由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4YW-Q型全幅玉米收获机自主研发自行转化推广”,由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理工大学联合完成的“北方一年两熟区小麦免耕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由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镇江世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家单位共同完成的“温室关键装备及有机基质的开发应用”共三个项目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0年度,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持的“农业装备技术创新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完成的“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和应用”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就四:一批行业顶尖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农机科研的引路人和学科发展的带头人

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行业如果没有顶尖的人才,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失去话语权。“十一五”期间,农机行业涌现出了一批功力深厚、实力强劲的学者和专家,为农机化的发展排疑解惑,为技术创新引领方向。他们的力量,就是知识的力量、智慧的力量。

到2007年,农业机械学科方面的院士尚且只有三位:曾德超、汪懋华和蒋亦元。曾德超和汪懋华二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院士则于1997年当选。整整十年,五次增选,农机界无一人上榜。这种尴尬局面到了“十一五”后期有了本质的转变。2007年,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任露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农机化领域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农机行业知名学者、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罗锡文当选中科院院士。

一直到“十五”期末,农机行业还只有吉林大学佟金教授一位长江学者。进入“十一五”后,捷报频传。先是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韩鲁佳教授当选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紧接着,浙江大学应义斌教授和中国农大工学院李洪文教授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当选。

此外,陈志、朱明、易中懿、何缇、骆琳、李树君、方宪法、赵匀、尚书旗、林仰南、白人朴……在业内都颇受肯定,被誉为“十一五”农机科研的明星。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政策也更加完善,农机从业人员素质提升。2009年,农业部等六部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首次将农机培训纳入阳光工程,主要培训农机使用和维修人员。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农民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同时,享受培训补贴。据统计,2009年全国共培训农机从业人员576.8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机操作人员469.20万人次,比“十五”期末增加10.99%。一大批农机从业人员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成就五: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技术创新联盟打造农机科研优势资源集团军

2007年6月10日成立的国家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中国的农机科研事业而言,是一件不可不说的大事。作为国家首批四个试点联盟之一,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牵头的国家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了行业科研领先的4所大学、3家地方特色院所和7家骨干企业共15家优势单位组成,联盟8家骨干企业规模均列行业前10名、总资产和总产值占行业近50%,集聚了行业高技术研发、高素质人才队伍、完备的研发条件和高端制造能力的产业化基地,成为行业先进生产能力的代表。

在充分发挥国家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的同时,各地根据区域特色、行业专业分类,依托具有较强研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地方科研院所,联合有关高等院校,规划组建了区域性或专业性的工程技术创新联盟。2010年3月21日,江苏收获机械技术产业创新联盟成立。2010年5月,由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12家农业装备龙头骨干企业、三所专业特色突出的大学和三家科技实力强、优势明显的农机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山东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了科研、设计、工程、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的技术创新链。2010年10月25日,由27家产学研单位联合组建的“黑龙江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通过整合行业的优势科技资源、先进制造能力和产业优势人才,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成就六: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丘陵山区机械化、经济类作物和畜牧业的机械化研究已经起步,农机科研的触角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软学科建设力度持续加强

在“十五”期间,农机界把大量的科技研发力量集中在了主要农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上,而放在经济作物、渔业、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等领域及农产品产前、产后加工作业环节上的研发工作力量则较为薄弱。到了“十一五”,形势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食用油安全等现实问题也要求机械化研究必须实现突破。因此我们看到,广东农机研究所研制的龙眼剥壳去核机械深受岭南用户欢迎,青岛农业大学在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提升与装备优化研究上下足了功夫,北京农机研究所则在设施农业装备和技术研发方面积攒了足够的经验。

此外,注重区域发展平衡也成为“十一五”农机科研的一大特点。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平原地区与丘陵山区之间,农机化的水平相差极大。据统计,我国丘陵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是2008年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15%,远远低于全国45.85%的平均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重庆、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在研制适宜山地作业需求的小型农机具的同时,积极探索山区丘陵农机化的作业模式、技术路线和发展道路。

软学科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农机化发展战略研究、农业机械适用性评价技术集成研究、农机化发展内在动因及关系分析研究……成为农机科研的热点。“我国农机化迈入中级发展阶段”的论断及其理论体系,更是堪称“十一五”期间整个农机化工作的一大亮点。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机科研围绕农业生产最关键、行业发展最紧急、市场需求最迫切的中心问题,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技术创新到人才培养,从平台建设到成果转化,每一张成绩单都令人刮目相看。完成上述任务的过程,也正是深挖农机化发展潜能的过程。无论是技术的力量还是人才的力量,无论是机制的力量还是推广的力量,最终都会凝结成农机化的内在驱动力,推动农机化事业向更高、更深的层次迈进。



http://farm.00-net.com/jx/3/2010-12-23/23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