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 正文 返回 打印

加强产品技术研发是核心

网友投稿  2009-03-23  互联网

张桃英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是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拉动农机工业发展、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举措。在130亿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有力拉动下,农机科技研发也有望迎来新的突破。

面对这种形势,政府部门应如何加大对农机科研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如何深入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中国农机工业如何在保持量的增长的同时实现质的飞跃?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方宪法。

该“出”的“出”不去

“130亿农机具购置补贴在使用中,应该落实到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充分体现农机化对国民经济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方宪法强调,补贴资金在导向上应该把握推广应用这条主线,从而带动产业经济振兴。

但是,方宪法认为,目前这种拉动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该“出”的“出”不去。中国现在对外输出的产品还停留在普及型和应用型阶段,属于低端产品,与日韩、印度甚至一些东南亚国家相比缺乏竞争力。中国农机工业自上世纪40年代建立至今50多年来,一直在从事研学和应用工作,独缺开发,产业发展整整滞后国外一百多年。

其次,技术输出能力匮乏。成功的农业项目应具备如下特点:工程设计先导,农艺技术为本,工程装备保证,具有成熟的投入和产出效益体系。成功的农机企业应该能够同时为客户提供技术、产品、工程和服务。然而,中国目前极度缺乏技术服务,就产品而卖产品的局面没有改变。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对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的导向不明,产品技术、成套技术的研究不到位,显示不出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在制造能力、工程服务和工艺水平上的优势。

再次,中国和国外在产品联合设计、市场联合开拓等方面做得不够。其实中国的制造水平和制造能力与国外相比,并没有多大差别,主要的差距还在于适合中国特色产品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导致中国的产品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技不如人。据方宪法分析,按照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可以学习和借鉴以色列及荷兰的农机化发展模式,加大精准投入方面的研究。

治标还是治本?

“要化解以上难题,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治标,要么治本。”

据农业部统计,130亿补贴资金将极大地拉动农机工业的发展。方宪法指出,补贴所覆盖的农机品类中,有不少是高耗材、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品,所谓“治标”,就是国家不再对购买这些产品提供补贴。

但是这样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本之策就是加大动力机械、复杂机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强应用技术研究,降低农机产品的能量消耗水平、提高工艺加工能力,与发达国家的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而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方宪法表示。

在方宪法看来,欧美的农机作业对象比较简单,无非是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和牧草五大类,不能全面解决中国的农机化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产品品类丰富、自然禀赋多样、初加工制品复杂的农业大国,真正有优势的在于大豆、花生、油菜籽、甘蔗、柑橘、苹果、大蒜、生姜、大枣、核桃、板栗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其机械化生产和初加工技术也应该更有作为。

此外,方宪法告诉记者,虽然中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但是仍然存在大量适宜大规模种植的土地,对于大型的、高端的农业装备尤其是动力机械有着强烈的需求,国家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http://farm.00-net.com/jx/3/2009-3-23/23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