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海拉尔垦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理性的选择

网友投稿  2008-04-22  互联网

程万鹏 吴思渝

种植业是海拉尔垦区的主要产业。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垦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集约化水平、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种植业基础设施、农机装备、综合生产能力具备较高的水平;大部分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统一经营,适合组织大型机械化作业、发展现代农业。

但由于该垦区地处高寒干旱农业区,受干旱和春天季风影响很大。在季风影响下,传统的耕作方式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生产力下降。旱灾和风灾是垦区种植结构调整(大面积种植油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2003年前,每年都有100万亩(次)油菜遭受春天季风的侵害,使油菜出不来苗或出苗后就被风沙打死。采取补播措施也会因油菜生长期不够而难以成熟,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几年来,垦区应用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了深松、潜松、耙茬、作物秸秆粉碎抛撒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对抵御旱灾、风灾,恢复土壤生产能力,减少水土流失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使用,提升了垦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发到自觉:大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过程

为了抵御干旱和春天季风对作物的影响,寻求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耕作种植方式,2001年,海拉尔垦区用自制免耕装置在三河马场进行了小麦茬812亩免耕播种油菜试验。试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当年即抵御了风沙侵害,实现亩产油菜120公斤。而采用传统播种方式播种油菜的地块亩产只有50-60公斤。免耕播种优于传统播种的效果显而易见。

2002年,海拉尔垦区用自制免耕播种装置播种油菜3万亩,抵御了风灾,在其他受灾地块基本绝产的情况下,有的免耕播种地块却达到亩产100公斤的产量。

2002年6月,垦区邀请保护性耕作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高焕文教授,中国农机院刘汉武先生到垦区讲授保护性耕作技术,从理论上进一步提高了垦区农业科技及管理人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认清了保护性耕作能够抵御风灾、防治沙尘、减少水土流失、恢复土壤能力、促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根据垦区处在高寒地区,土地面积大,适宜大型机械化作业的实际,垦区规划了保护性耕作大型机械深松、喷药、秸秆覆盖、创茬播种、地表处理等技术综合配套使用的实施方案。初步设计了第一年深松整地休闲,第二年播种小麦、收获留茬、秸秆抛撒覆盖,第三年创茬播种油菜,第四年地表处理(耙茬)、播种大麦的四年一个循环的耕作工艺。配合作物种类的交替种植,避免了作物重茬迎茬。这个耕作工艺的应用,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了正确实施。

2003年,为了向农业现代化迈进,高起点的提高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垦区根据本地区油菜种植窄行距条播的特点,筹措资金170万元(其中自治区补贴40万元)购置了美国大平原大型免耕播种机CPH—1205F  1台CPH—1510F 4台,在四个农牧场进行1.23万亩免耕播种油菜实验,因遭严重干旱使部分地块绝产,没绝产的4710亩达到平均亩产量110公斤。最有特点的是有个牧场夏翻休闲地用普通播种机播种的油菜因严重干旱出苗不齐,而用大平原CPH—1510F免耕播种机创茬播种的1300亩油菜却出了全苗,亩产达115公斤,体现出CPH—1510F免耕播种机播种油菜不但能防风抗旱,还有苗床好出苗齐的效果。

2004年,垦区加大了大型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力度。自筹资金631万元,购置国外大型免耕播种机12台,国内厂家生产的大型免耕播种机18台。在垦区风灾旱灾严重地区实施免耕播种油菜18万亩。

2005年,垦区又在原有39台免耕播种的基础上增购国产大型免耕播种机31台,实施免耕播种油菜36万亩,平均亩产油菜达120公斤。

2006年垦区又引进大平原免耕播种机CPH—1510F型3台、CPH—2010型6台、现代农装北方(北京)公司6119型免耕播种机10台、现代农装科技股份公司产2BMG—18型免耕播种机2台,使垦区大型免耕播种机达到91台,实施免耕播种油菜72万亩。

2007年,垦区再次引进大平原免耕播种机CPH—2010型6台、现代农装(北方)公司6119型免耕播种机19台、现代农装科技股份公司产2BMG—24型免耕播种机18台,使垦区大型免耕播种机达到134台,实施免耕播种85.12万亩。

感性到理性:大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效益分析

经过2001-2007年的大型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充分证明应用大型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具有抵御风灾旱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果。

一是大型免耕播种机的使用,实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深松、秸秆粉碎抛撒覆盖、创茬播种、耙茬地表处理相配套,使海拉尔垦区土地耕作四年一个循环轮作工艺形成了体系。

二是免耕地地表留有大量根茬和秸秆,对土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减少地表水径流,不发生风蚀水蚀,土壤蓄水能力大大提高。免耕播种土壤扰动小,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干旱明显的情况下,土壤湿度相对维持较好,起到良好的抗旱作用。

三是大型机械化免耕播种作业,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明显。

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对于窄行距条播的其他作物将起到带动作用,对周边地区进行免耕作业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免耕播种可抵御风灾,每亩地可免除风灾损失57.6元(其中籽种费2.5元,机械作业费3.10元,工时费2.00元,减产损失50元),抗灾成效可观。免耕作业减少翻地、耙地、镇压等机械作业工序,缩短了作业时间,节约了作业成本,每亩地可减少作业成本20元。

四是大型免耕播种机技术先进,适应性和可靠性强,作业效率高、无论是油菜茬或小麦茬均能顺利实现地表秸秆切断,并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一次完成,保证了农业技术要求。不用人员站在播种机上随机监视作业质量,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作业比较安全。

五是大型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相对传统耕作方式具有一定增产潜力。多年免耕作业,增加土壤有机质,地力增强,相对春翻土地种植作物时减少了施肥数量。

乐观与反思:大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7年底,海拉尔垦区投资2586万元购置了134台大型免耕播种机。2008年垦区又投资1130万元购置了国内外大型免耕播种机39台。预计2008年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免耕播种的耕地面积可达到110万亩。

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海拉尔垦区实施大型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提升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该项技术的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一是缺少购机资金。海拉尔垦区土地连片,耕地面积大、适合大型免耕播种机械作业。但由于大型免耕播种机械造价较高,在缺少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的情况下,筹措大量资金批量购置免耕播种机械比较困难,影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速度。

二是护性耕作技术机具不配套。机械化保护耕作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需要在大型免耕播种机的基础上,有大型拖拉机、大型喷药植保机械、秸秆抛撒机械等配套,否则难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作业质量,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日前,海拉尔垦区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以在全国农垦系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引进更新农机设备,优化农机装备,全面实施农机管理标准化,坚决取缔铧式犁,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总结完善垦区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作业工艺,配套种子机械包衣,机械喷药田间除草、防治病虫害,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秸秆抛撒以及种子抗化除等技术。贯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保护性耕作制度的意见》,争取政府政策资金支持,批量购置保护性耕作机械及配套动力机械。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防风治沙,不断改善和恢复土壤能力,促进旱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http://farm.00-net.com/jx/3/2008-4-22/23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