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刘兴仁:迪尔结缘中国的见证者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9-03  互联网

:思源 张志兴 赵小川

他是当年约翰迪尔与中国现代农业结缘的见证者;

他是农机铸就友谊农场“神话”的亲历者;

他是“20人平均每人产粮10万公斤”传奇的书写者;

他就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试点单位——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原五分场二队副队长刘兴仁。

 

 

6月22日,我们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拜访了这位历经改革开放农机化沧桑巨变的刘兴仁老人。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与约翰迪尔的不解之缘,探寻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分享他内心珍藏的那些美好回忆。

刘兴仁这位祖籍安徽的农机“老兵”,1965年从安徽农大毕业后,当年22岁的他不远万里只身来到祖国边陲,参加开发建设北大荒,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这片热土。

巧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初识迪尔庐山真面目

刘兴仁刚到北大荒时,1977年国家决定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引进一批先进的农机设备,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这批设备的作用,综合各方面情况考虑,这批设备被调给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当时的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100多名职工种2万亩耕地。为了迎接这批设备,农场将原有人员和机械全部调走,从各分场抽调精兵强将重新搭建。重新组建后的二队只有23人,一名队长,两名副队长,二十名驾驶及机务人员。作为“文革”前科班出身,又具有丰富阅历的刘兴仁被友谊农场从三分场四队调到五分场二队担任副队长,主抓农机管理工作。

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说起当年的情况,刘兴仁老人还是历历在目。“我记得当时第一批产品主要有7台拖拉机,其中180马力的8630型四轮驱动拖拉机2台、140马力4440型拖拉机4台、95马力4040型拖拉机1台;每秒喂入量8公斤的7700型联合收割机3台,每台配备小麦、玉米、大豆3个割台,这种收割机即使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先进的,目前国产5公斤的产品已经算是很先进的。”刘兴仁坦言,其他的就属于配套产品了,诸如小麦条播机、玉米点播机和指夹式大豆播种机,以及犁、耙和中耕机等农具,这些设备花了100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200多万元。“这项采购合同大概是在1977年的秋天签订的,100万美元在当年可是一大笔巨款啊。”刘兴仁说。

1977年年底,友谊农场要选派人员到美国迪尔公司参观学习,“想出国学习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政治上过硬,要是党员;科班出身,农机专业大学毕业;工作经验丰富,要当过机务队长。”说到这里刘兴仁老人笑了,当时友谊农场学农机的大学生有100多人,最后刘兴仁幸运入选,成为4人小组的一员。出国前,考察小组还在北京农机化学院进行了培训,请专家讲课,使大家对要采购的产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978年1月,考察小组到美国考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约翰迪尔所有提供采购产品的工厂。据刘兴仁回忆,当年他们去的时候,约翰迪尔公司非常重视,“派专人给我们讲解约翰迪尔的设备情况,包括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当时我们也是带着一些问题去的,大家都如饥似渴。”所以经过近3个月的学习,便掌握了约翰迪尔设备的相关技能和原理,这算是他第一次与约翰迪尔打交道。在这次考察中,他们还在美国过了一个春节,约翰迪尔的工作人员请大家吃了一顿年夜饭,在大家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农机设备漂洋过海 “中西合璧”齐安装

1978年4月初,第一批设备通过海运到达大连港,然后通过火车发送到集贤县的福利屯火车站,这个地方到二队还有100多公里。由于有从苏联和东欧进口设备物流的经验,第一批拖拉机和播种机很顺利的就运到了,这批设备先运到友谊农场的大修场进行装配。“设备一运到,大家伙就开始忙碌起来啦!”刘兴仁难掩兴奋地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二队的20多人全副武装上阵,再加上美国迪尔公司派来的3名技术人员,大家一起为组装调试设备忙活起来,有人负责准备好设备安装时所需的工具,有人负责拟定安装流程,有人对安装设备的承重地面、墙壁等进行实地测量......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仅用一周时间,首批设备就安装完毕。“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中西合璧’,中美两国农机人共同劳动的结晶。”

设备安装好后,停放又成了问题,由于原有机库太小,约翰迪尔的设备进不去,二队就只能把两个晒场中的一个拿出来做停放场。为了保证安全,还安排了两名职工24小时值班看守。

第一批设备投入使用后,第二批设备同年7月也运到了,这一批主要是联合收割机,设备到后正好赶上麦收,派上了大用场。

 

              友谊农场赴美考察组在约翰迪尔总部展厅合影

 

农机利器显神威 机械化水平“撼人心”

有了这批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的“精良装备”,五分场二队便开始大展拳脚。1978年,二队的20名职工就耕种了2万亩耕地,当年创造了人均生产粮食20万斤的全国之最,创造了我国农业史上最高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成为中国五千年农业史上的“神话”。“头一年的使用效果相当明显,当时其他农机作业速度都比较低,一般是时速两公里,而约翰迪尔设备的作业时速可达9公里,是其他产品的四倍多;同时由于作业速度快,在翻地作业时,可以将土垡直接扣过来靠重力破碎,减少了耙地次数,节省了时间和油料。”谈到这里,刘兴仁异常激动。

“有了约翰迪尔的尖端武器,种2万亩地就很轻松了,但又吃不饱!”据刘兴仁介绍,后来农场又给二队增加了5000亩地,第一年是2万亩地,第二年就变成了2.5万亩,“按当时约翰迪尔设备的正常配置来说,干3万亩地都没问题!”

约翰迪尔农机设备的引进,给当时的农场带来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积极影响。据刘兴仁介绍,它解放了农机人的思想,过去农民经常把靠人工劳动的所谓“精耕细作”当作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手段,什么“铲趟遍数越多越好”、大造“海棉田”等。约翰迪尔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粮食产量,改变了农民的思想,开阔了眼界。

群众围着看跟着跑 空调点烟器“惹人羡”

1978年,新华社记者李普发报道了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夺得大丰收,20人创造平均每人产粮20万斤的全国之最,并且在《人民日报》刊发。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全国引起轰动。到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据刘兴仁回忆,设备到了二队后,引起了极大轰动,大人小孩跟着跑,围着看。“当时来看的人太多了,一般来的都不让看,参观必须持县团级以上单位介绍信。1978年一年就接待了1万多人,我们二队简直成了景点,为了接待好前来参观的领导和各地同行,我们还专门安排了一男二女三名讲解员。李先念、陈永贵、李德生等中央领导也来视察过。”刘兴仁说。

“到这里参观的人,都对拖拉机驾驶室很感兴趣,愿意到里面坐一坐。”刘兴仁笑着说,究其原因是因为约翰迪尔农机设备里面当时配备有空调和点烟器,这些配置在当时是非常稀罕的。“当时那个年代谁知道空调是什么东西啊?”他接着说道,“连当时的小轿车里面都没有这新鲜玩意,所以很多小车司机都想到驾驶室里看看,感受感受空调和点烟器的魅力。”

“另外一个明显的对比就是,在其他拖拉机上作业,一天下来往往筋疲力尽,满身油污,所以农机手们往往都是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刘兴仁说道,而在约翰迪尔的农机设备里作业,作业一天也不会感到疲劳,穿白衬衫干活都行,因为不担心衣服被弄脏了。

建立相互信任 看好农机化发展

据刘兴仁介绍,当年他在五分场二队工作的两年时间里,与约翰迪尔公司的很多员工都打过交道,跟高层也有过接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约翰迪尔对我和我们农场非常关照,比如设备维护之类的事情,只要我们一提出,他们基本上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是1979年底离开五分场二队的,后来被调到红河农场参与“日棉”项目,当时我担任副场长,主要负责机务工作。”刘兴仁向记者说道,这期间他接触了很多企业。“无论是工艺上,还是技术上,约翰迪尔都是最好的,一分钱一分货。”

1983年,刘兴仁调到黑龙江农垦总局项目办担任副主任,主要负责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当时世行给黑龙江农垦贷款8000万元,国内配套2亿元,用于开垦土地300万亩。在整个项目中,安排了5000万美元用于农机采购,由于是世行提供贷款,所以按照惯例要进行国际招标。在激烈的竞争中,约翰迪尔脱颖而出,一举中标,独揽了5000万美元的大单,订单包括450台拖拉机,200台联合收割机,这些设备分布在黑龙江垦区各个农场。刘兴仁在全程参与了标书审定、评标、价格谈判、供货等环节。由于有了约翰迪尔这批设备,300万亩耕地被顺利开垦出来,为黑龙江商品粮基地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刘兴仁老人现在已经退休十多年了,但是每当回忆起当年引进约翰迪尔产品的情况,历史的点点滴滴都记忆犹新。“通过在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的工作经历,我们认识到了大型农业装备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约翰迪尔产品的引进,不仅提高了农机化水平和作业效率,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改变了我们的观念。”

时间如过隙白驹,转眼间,约翰迪尔已经为中国农业服务了37年。当年的约翰迪尔产品在人们眼中透着神秘的色彩,可望而不可及,五分场二队也因为约翰迪尔,从一个普通生产队成为远近闻名的热门“景点”。约翰迪尔的用户也从当年的一个生产队,到如今已经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一个漂洋过海的舶来品,到今天在中国落户扎根,开启并见证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http://farm.00-net.com/jx/1/2013-9-3/23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