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德农业合作源远流长 前景广阔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4-22  互联网

:刘卓 马铮

中国和德国在农业方面的合作源远流长,建立了坚实的农业纽带关系,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甘河农场的中德合作现代化示范农场就是很好的例证。在历年甘河农场举行的“田间日”活动中,都有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士参与其中,她对于项目的热情以及对中德农业合作方面的熟稔令人印象深刻,她就是德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白梅女士。在前不久德国农业协会(DLG)于北京召开的全球顶级农业机械展览会Agritechnica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又见到了白梅女士,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农机化导报:经过4年的努力,中德合作现代化示范农场为新技术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支持了德国先进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促进了当地农民获得更多收益,我想每个关注农机化行业的人都会赞同这一说法,尤其是参加过“田间日”活动的人士,更会受到很大的触动。作为德国驻中国大使馆专门负责农业方面的官员,您对此有何评价?

白梅:中德合作现代化示范农场项目自2008年运行至今,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中德双方人士精诚合作,以示范农场为平台,又不单单限于这一平台,交流与合作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例如中德专家知识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曾经召开多次,德方还邀请中方人士前往德国考察、实习。同时,项目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进行科研合作。在中国东北广袤的土地上,德国农艺、农机与当地实际情况在应用中相互磨合,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耕作方式。

具体来说,中德合作现代化示范农场项目采用科学合理的耕作流程、施肥方式、精确播种技术及植保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壤养分及储水能力,还能优化出苗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单位生产率。科学的方法需要技术及优质的物质资料支持,为此该项目采用了德国拜耳公司和巴斯夫公司的农药,以及KWS公司提供的出苗率高、产量高的优质种子。在硬件上,先进的德国农机在实践中能够有效节约人工成本,提高耕作效率,其配备的车载电脑远程通信系统,使耕作更为精准。尽管其设备成本较高,但在后期维护、油耗、耕作效率上优势明显。

目前,农产品价格下降,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这迫使企业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强调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土壤质量、种子品种及质量、播种方法等需要科学的方法。此外,还要投入先进的农机设备及植保措施等。重视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养分及酸碱度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与积累,但重视根本即是坚持可持续农业发展,这也是满足不断上升的物质需求与相对下降的耕地面积的必然选择。

中国农机化导报:中德合作现代化示范农场的意义重大,据了解,项目在原有基础上还将延长一段时间,并且还有类似的中德合作项目已经建立或正在酝酿之中。这些项目最终将达到怎样的目的?

白梅:“示范农场”作为中德在农业领域的一次合作,始终务实地强调其普遍的“示范”意义。因此,项目每年七月举办“田间日”活动,对公众开放。中德专家聚集在田间地头,向观众展示不同耕作方式、技术下的对比试验结果,并亲自演示德国农艺技术及农机的使用。项目不仅在当地示范,更在各地进行巡回演讲与技术培训,已在哈尔滨、银川、南京、辽宁、山东等地成功举办,并与当地农机、农艺专家热忱探讨。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下最佳的现代农机作业道路是“示范农场”一贯坚持的目标。

中德双方对“示范农场”取得的成果均表示满意,并期待“示范农场”真正起到示范意义,将成功模式应用到中国其他地区。德方真诚希望中方能够掌握农场管理方法及耕作技术,以期项目结束时中方能够顺利独自接管农场的日常经营。

中国农机化导报:据了解,德国农民数量仅占总人口数量的3%左右,农产品不仅做到了自给,部分农产品还有出口。在中国,农民所占比例就要高得多了,每年还要进口一部分粮食。像甘河农场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毕竟还不多,中国大部分地区土地还是比较分散的。那么德国农业生产的高效率是否得益于其高度的集约化和机械化?您对中国的农机化乃至整个农业有何建议?

白梅:贵报对于德国农业状况的了解很准确。的确,机械化与规模经营是德国农业的亮点之一。德国与中国的农业交流由来已久,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更是如此。但仅仅有了先进的机械是不够的,我想谈谈德国农民的素质和农业职业教育体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并非对中国的建议,但或许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在德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民,要经过严格的实践劳动锻炼和理论学习过程,这是德国法律明确规定的。一般来说,一位年轻人进入农业职业学校学习,他首先要与农场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农业协会登记备案。在劳动的同时,他还要在各州办的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中参加理论学习,接受实践和理论并举的“双元制”教育。在生产实践和理论学习达到要求的资格后,他还需要参加德国的农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才能取得农业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正式的农业工人。3年的农业职业教育毕业取得初级农民资格后要经过5年的生产实践并经过考试合格,才能取得更高一级的资格,享有政府对农民的各种补贴。因此,在德国,“农民”一词意味着他至少经过了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据我所知,这与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

中国农机化导报:这的确与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中国农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白梅:是的,但对此也不应太过着急,不能为了培训而培训,总要因势利导才好。在德国,农民职业教育体制的形成也绝非一夕之功。我很高兴地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在农机化领域,每年都有“阳光工程”活动,培训了大量的农机手。农民职业教育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例如在甘河农场项目中,德方邀请中方人士前往德国考察、实习,德方专家也倾尽全力在甘河当地对农民进行培训。这也许难以做到非常系统、全面,但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中国农机化导报:有了高素质的农民,机械当然也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中国农机市场非常广阔,近几年也引来国外农机企业到中国来推销产品、建立独资或控股的合资企业。目前,诸如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赛迈·道依茨-法尔、久保田等均已在中国建厂。德国的农机企业目前动向如何?据了解,德国克拉斯公司正与位于山东高密的山东金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进行协商合作,您对此如何评价?

白梅:中国是一个新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至于中国市场的挑战,我认为不管是德国企业还是其他一些国家的企业,要想进入中国并获得成功,那么必须克服一些文化上的碰撞,最终建立起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给客户带来更高的收益。据我所知,有意进入中国的德国企业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很多企业此前已经通过在中国设置代理商、与某地农场合作等方式进入了中国市场。他们还开展培训教育课程,听取用户反馈,在客户心中建立企业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至于克拉斯公司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具体事宜,我不甚了解。我能够肯定的是克拉斯是一个已经拥有100年发展历程的企业,它具备德国人特有的严肃、真诚的态度,其质量和服务无论在德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着非常好的口碑。据我了解,克拉斯公司刚进入中国时主要引进高端的大型产品,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类产品价格很高,当时中国大部分用户的购买力无法达到。后来克拉斯公司及时做出了调整,引进了适应中国市场需要的产品。例如小型打捆机、小型收割机等。因此,不管任何德国企业乃至其他国家的企业要想成功地进入中国,就必须适应中国市场需求,中德农机合作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中国农机化导报:农业机械化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这不但是指粮食的产量满足人们的需求,还包括食品安全方面的考虑。最近,德国出现了“马肉事件”,但不可否认的是,德国仍是在食品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方面做得较好的国家。您认为在食品安全方面德国有何经验值得借鉴?

白梅:近两年,德国出现了“二英鸡蛋”事件,再如您刚才提到的近来沸沸扬扬的“马肉事件”,这的确反映出德国在食品监管方面还存在问题,但我认为德国在此方面的把关仍是十分严格的,其中,可追溯制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际上,每次出现问题后,正是依靠这一食品在各个阶段信息流都能得到连续性回溯的机制,才能查明问题的原因,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德国食品的可追溯性从原材料进货开始,贯穿于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而据我了解,中国也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德国愿意在此方面与中国进行交流与合作。

中国农机化导报: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正如您所说,中德农业合作源远流长,前景广阔。我们期待这种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也期待在更多的场合见到您。

白梅:我所说的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并非正式的意见或建议,仅供参考。我也注意到贵报一直坚持报道中德农机、农业方面的合作情况,非常感谢。

 



http://farm.00-net.com/jx/1/2013-4-22/23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