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江苏农机化发展史上的十年“黄金期”

零零社区网友  2014-09-04  互联网

徐顺年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强大法律支撑。10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实施农机化促进法,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进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农机化服务由产中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地域向水域、空域拓宽,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发展,创造了江苏农机化史上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农业现代化贡献率显著提升的“黄金期”。

农机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江苏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2011年中共江苏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提出了江苏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奋斗目标,将农机化纳入政府农业现代化工程的考核指标。为全面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7年省人大全面修订了《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2009年制定了《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农业机械化工作报告,2013年颁布了《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09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的政府规章以及《关于促进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出台了实施农机化推进行动意见、农机报废更新、农机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考核验收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加快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江苏省已形成以三部法规(《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三部规章(《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江苏省农业机械推广办法》、《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为框架,相关的配套政策、规范性文件和技术规范为补充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体系。

农机化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在依法促进发展的时代要求下,江苏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投资兴办农机化。据统计,从2004年到2013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用于购机补贴的资金累计达到52亿元,10年间增长了69倍。补贴机具品目从9种扩大到56种,受惠农户从7800户增加到7.8万户,补贴机具从8212台增加到21万台套。自2007年起,江苏省对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实施财政补贴,几年来已从500万元增加到5.6亿元,还田面积由37.3万亩扩展到2600多万亩,为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持续加大的投入,不仅促进了农机化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江苏农机工业进步。10年来,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农机企业先后落户江苏,促进了江苏省农机制造业水平的大幅提升,环太湖和沿江地区已成为我国高性能收割机、插秧机等新型农机的生产基地,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由2004年的不到35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900亿元(全口径),平均增速超过了15%,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农机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农机化促进法的贯彻落实,大大调动了全社会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幅增长。全省农机总动力2013年达到4406万千瓦,平均每百亩动力达61.8千瓦。10年来,江苏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年均增长分别达到8000台、10000台和5000台,保有量分别达到13.1万台、11万台和12.7万台。与此同时,一大批满足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取得重大进展,设施农业机械年均增长10万多台套,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装备支撑。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10年间年均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2013年达到78%,其中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超过48%。粮食生产不断向全程机械化迈进,全省小麦、水稻耕、种、收、植保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按照省定标准,张家港、江阴和常州市武进区已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在农机社会化服务方面,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公司为补充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全省现有农机合作社达4568个,占全国农机合作社总数的11.5%,其中星级合作社达858个,拥有入社成员42万人,资产88亿元,机具45万多台套。全省6000多万亩小麦和水稻的收获,2500万亩水稻机插秧,2600万亩秸秆机械化还田,60%是农机合作社完成的,2013年农机合作社服务总收入达74亿元。各级农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农机维修、教育培训、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装备手段明显改善,农机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和基层农机公益性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农机化对农业现代化贡献率显著提升

近几年来,江苏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对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三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也促进了“三增”(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改善了“三生”(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生态环境),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贡献率显著提升,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一是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幅度提升粮食生产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有效供给。以水稻机插秧为例,机插秧平均每亩可比直播稻增产50公斤以上,仅此一项,江苏2500万亩机插水稻可增产粮食10亿公斤以上,节约秧田200万亩以上,为连续11年实现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增强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随着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在一个县域范围内,三麦、水稻收割分别只需5天、10天左右时间,水稻栽插由过去的20天缩短为一周左右,大大加快了农业生产进度,增强了抵御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据统计,2004年以来江苏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多万人,农业从业人口占全社会从业人口比例从2012年起已降到20%以下。在不少人担心“明天谁来种田”和“如何种田”的疑虑中,人们发现,以农机手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已悄然成长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

当前,江苏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已经在江苏大地上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农机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农机化法律法规,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探索科技领先、节能环保、合作共用、协调发展的江苏新型农机化发展道路,为实现“两个率先”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farm.00-net.com/jx/1/2014-9-4/23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