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改革铸就辉煌之路

网友投稿  2008-09-24  互联网

胡东升 邹志建

漫步在湖北省鄂州市的乡村田野,昔日农民的耕牛开始闲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耕整机在肥沃的土地上奏响着欢快的乐章;昔日农民种田的腰杆开始直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部部插秧机在稻田间编织着绿色的希望。昔日农民的镰刀开始搁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收割机高唱着丰收的赞歌……

到2007年,鄂州市农机保有量达到3.4万台农机总动力达到42.3万千瓦,配套作业机具达到4.9万台套,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4.8%,其中,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水产养殖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这一串串简单的数字,凝聚着鄂州农机人的智慧和汗水,折射出鄂州农机人三十年一路改革开放、三十年一路艰辛探索、三十年一路风雨兼程的奋斗历程。

体制变革——农机化发展新机制诞生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传统的高度统一的农机计划管理体制被打破。鄂州市内24个乡镇拖拉机站、农机修造厂改弦易辙从事其它经营,农机维修、技术推广等服务处于休克状态;市内335个行政村的集体机械绝大多数闲置无人问津。1984年,全市农田作业机具由1980年的4988台套下降到2952台套,机耕面积由55.6万亩降到12.9万亩。农业机械的发展步入了空前的困境,农机人的心头笼罩着一团难以抹掉的阴影。

是坐以待毙,还是迎难而上?农机人没有气馁,开始了新形势下发展农机化新路子的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农机人发现了制约农机化发展的症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的小规模经营与农业机械大生产的矛盾,导致农机田间作业很难发展。针对这一症结,农机人对症下药开出了一剂良方:积极为农户引进推广适宜小田块作业的小型、实用、经济的田间作业机械。

1984年,第一台小型植保机械“东-18”机动喷雾器在杜山镇柯营村推广应用。

1988年,第一台6马力耕整机在东沟镇东沟村八组农民朱汉凡家农田作业后,深受农民欢迎,农民编了一句顺口溜:“小型耕整机真正好,不摸黑不起早(放牛),不解扼头(歇牛)不要草,一头牛的成本,五头牛的工效”。当年全市推广小型耕整机53台,曾出现了部分农户卖牛买机的“农机热”。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机产品逐步适应农户投资需求,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改革的新生儿——农机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了。

——蒲团乡何桥村六组农民程泽民,自农村实行责任制以来,将自己积累的资金先后购置了轧米、轧花、磨面等八种机械,又承包了一台抽水机和一台简易脱粒机,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抗旱、脱粒、农副加工等多项服务,服务范围辐射到半个蒲团乡,成为远近闻名的“十机专业户”。

1985年,我市第一个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东沟镇大垅村农机服务队诞生。该农机服务队通过与农户签订作业合同的形式,为本村和周围邻村农户提供了大量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项目涉及机耕、灌溉、运输、脱粒、修理、加工以及水利建设等。1986年,共与农户签订农田作业合同3万余份。

农机发展终于走出了低谷,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到1992年,完成机耕面积22.5万亩,比1984年增长74.4%,植保、播种、排灌、脱粒、加工、运输等作业水平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结构调整——农机化发展活力初现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日益市场化、社会化,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广大农户的共同呼声。面对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农机人确立了“农机服务市场化、农机投入股份化、服务组织企业化”的农机发展思路。

1990年,碧石镇农机管理站按照多功能服务的要求,率先进行试点改革,变单一行政管理型为管理、经营、服务型。通过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兴办经济实体,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农机物资供应、机具修理、农田作业等系列化有偿服务。两年就创收351万元。1991年和1994年碧石农机站两次摘取了“全国先进农机管理服务站”的桂冠。

大办农业,办大农业,农民期盼着农机服务产业化。农机人也深深地知道,市场经济海洋风高浪急,只有按照市场经营机制创办农机经营服务公司,并以企业管理模式运行,才能增强农机化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抗风浪的能力。

1992年,蒲团乡横山村创办农机化服务公司。公司投资32万元,购置机械53台套,该村原集体所属的43台排灌机械划归服务公司所有。该公司对全村实行机械化耕作、植保、排灌“三统一”服务,成为我市第一家村级系列化农机服务企业。

通过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创办农机服务公司,开展有偿服务,农机化服务工作逐步适应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机制,服务领域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养殖业和城郊型农业延伸。农民高兴地说,哪里有产业化、农机化就服务到哪里。

农机发展找到了产业化经营这个新的载体,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机化发展不断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到2002年,“以种植业机械化为主体,以水产养殖业和城郊型农业机械化为两翼”的农机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2002年,全市新增农机具4800台套,农机拥有量达到5万台(套),农机总动力33.4万千瓦,分别比1992年增长43%和17%。

惠农政策——农机化发展春天到来

当二十一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

购机补贴政策自2005年在我市实施以来,农机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补贴计划,补贴指标实现了四年四大步:2005年争取购机补贴资金50万元,2006年达55万元,2007年突破百万元大关达141万元,2008年又在2007年基础上实现了翻番,达276万元。四年来,共补贴机械2058台套,1928户农户受益。

农机人知道,引导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才能彻底解决农民“三弯腰”问题。2005年,华容镇种粮大户廖金炉率先在我市使用插秧机,从而改写了我市无插秧机的历史,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我市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的劳作方式。尝到机械插秧甜头的廖金炉逢人就说:“往年每到插秧季节总是为请工而发愁,一季下来至少得半个月的时间,人累个死。现在有了机械插秧,我承包的170亩水稻田一个星期就全部插完,既不愁请工,又不担心插秧期长误了季节,同时机械插秧每亩成本比人工插秧还要低28元,节约了用工成本,用机械插秧确实好。”

“耕牛是农民的命根子”,这种传统的耕作观念随着大量耕作机械的发展逐步被打破。2007年,杨叶镇三峡村十二组率先实现无牛耕作。村民刘定国高兴地说:“用牛耕既要犁又要耙,用机械旋耕能把两道工序一次完成,效果比牛耕还好”。

每到农业收割季节,在农田金色的海洋里,出现了农机人奔波的身影,他们主动为有机户和无机户牵线搭桥,收集发布跨区机收信息,组织机械跨区收割。2005年到2007年,全市共组织141台次联合收割机参与了全市中、晚稻跨区收割,其中引进武汉、河南、江苏等外地联合收割机40台,共完成机收面积39万亩,机收水平达到22.8%。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这一切,农机人没有止步,他们正以勃发的英姿,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谱写新的辉煌。



http://farm.00-net.com/jx/1/2008-9-24/23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