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高密宏基农机合作社“大田托管”生产经营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网友投稿  2018-11-19  互联网

:满毅 李建友 张军 陈鹏

2009年成立的山东省潍坊高密宏基农机合作社,最早以农机维修服务、农机跨区作业为主,随着农机具的逐年增多,跨区作业的比较效益逐年下滑,合作社开始流转土地。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合作社土地流转的前期投入较大,经济运行负担加重等问题日渐突显,土地流转的先发优势逐渐减弱,合作社难以从土地经营方式上取得突破。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融合农机、农艺、农资等社会资源,试点探索“大田托管”生产经营模式成为宏基农机合作社寻求发展的途径。合作社与供销社展开社社合作,与种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融合发展,依托村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在咸家工业区先后试点开展了大田半托管、整建制托管生产经营模式,将农民农业生产中的耕、种、收、管、储、运、销、融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纳入经营范围,倾力打造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升级版,推动了合作社发展和经营业务拓展。目前,宏基农机合作社拥有工商注册成员103人,精英管理团队23人,生产合作成员1000多个,其中农民成员占90%。配备先进农业机械150多台(套),整合社会农业机械750多台(套),建成了12000多平方米的农机储存、维修、保养车间和6000多平方米的农资仓储配送中心,建成了拥有2台烘干塔、7台烘干机的高标准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了核桃、小米、玉米等作物的高标准示范田1000多亩,整建制托管服务咸家工业区24个村,托管面积达3.2万亩。

运行思路

调查发现,高密宏基农机合作社“大田托管”模式运行思路的形成和中间运行的各个环节,自始至终体现了党委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务实态度和积极作为,自始至终遵循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经济运行的规范,自始至终关注了农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合理诉求,自始至终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农机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进步。

顶层设计上:“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科学构建“大田托管”模式的组织构架。调查认为,高密市委、市政府在“大田托管”模式推进过程中,注重引导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构建“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宏基农机合作社在咸家工业区开展“大田托管”试点推广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咸家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积极与宏基农机合作社对接磋商工作推进办法,先后赴汶上、滕州、郓城等县市实地考察取经,多次与北京、沈阳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思路,最终确立了“合作社主导运行、区管委会负责监管、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农商保险参与托底”的工作方案。为建立规范的经济合作运行机制,咸家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首先组织引导各村党支部全部成立了粮食种植合作社或土地合作社。宏基农机合作社与各村党支部开展“村社共建”,使合作社的经营服务优势、村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和地缘优势得到充分发挥。2017年5月,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在9个村进行了推广试点。试点村按照“整建制土地托管”的要求,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不打破原有农户土地界限、土地收成归农户所有的前提下,将各户的土地加入村粮食种植合作社或土地合作社,采用花钱买服务的方式,交由宏基农机合作社承担实施耕、种、收和植保、烘储等环节的规模化系列化服务。到2018年上半年,咸家工业区所属24个村全部实现整建制土地托管,其中新立屯村还积极探索了“保底+分红”的全托模式。宏基农机合作社承担生产成本的70%,村合作社承担生产成本的30%,农民每年保底收入600元/亩,还可得到60元/亩的利润分红。年底结算时扣除纯利润的10%作为来年的生产风险基金,剩余部分宏基农机合作社和村合作社五五分红,这样不仅拓宽了村集体的增收渠道,也促进了宏基农机合作社的自身发展。

规范运行上:“契约+标准+规范”有效助推“大田托管”模式的顺利实施。实施过程中,宏基农机合作社和村合作社、村合作社和村民先后签订多份托管合同,明确了土地托管方和被托管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了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为确保服务的规范有序运行,宏基农机合作社制定了包括耕、种、管、收、农资供应等多个农业经营套餐明细表,以菜单的形式供农民选择服务项目。拟定了以农机维修、农艺农机推广、财务管控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大服务规范”和以农机作业质量、农资供应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服务标准,做到“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过程有记录、质量有保证”,提升了农业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调研发现,宏基农机合作社在广泛征求各村合作社和广大村民意见的基础上,以多元、多维、多层次的农耕和农产品溯源数字化建设为重点,与沈农大、哈工大等科研院所共同研发建立了“大田托管”信息化经营管理系统,研究推出了“一图、二包、三平台”的运营工具,使“大田托管”服务更科学、精准、高效。“一图”即全市的农耕数据地图,准确显示区域种植品种、每村户地块、农机保有量等基础数据,作业传感器实时呈现作业服务业态;“二包”即土地托管作业服务包和多层次农产品数据包,土地托管作业服务包是根据农时季节推出耕种收管“一条龙”作业服务,多层次农产品数据包是对农产品生产进行数据跟踪,形成质量追溯体系;“三平台”即农机作业调度与协同平台、农机服务评价平台和为农服务竞技平台,通过综合分析和利用农耕地图传递的信息,实现了在线监控农机作业质量、实时调度农机服务业务等功能。

融合发展上:“农机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涉农企业”着力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架起“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市场之间的桥梁,推动农业“新六产”发展。实践证明,在现有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单靠农机合作社远不能承担更大规模的“大田托管”等生产经营服务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内部产业融合,通过“社企共建”“社社共建”联合融合发展,逐步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半径适宜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以此为节点,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市场,有效推动了农业“新六产”发展。高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1+N”协同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积极支持农机合作社的联合融合和发展壮大。宏基农机合作社主动参与“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拓展了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农资直供、烘干仓储、职业培训、庄稼医院等业务功能,基本实现了“大田托管”的“一站式”服务。同时,与种子、化肥和农药营销企业直接对接,以农机服务组织的批量购买和社会化服务,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服务成本,增加了农民收益;与粮食和饲料加工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农副产品初加工服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收整合农机合作社成立农机合作联合社,对农机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淘汰落后机械,推广应用现代农业装备,大幅度提升了农机作业效率。农业全程机械化与综合农事服务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农业服务领域全程化、社会化程度低的弊端,大幅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和农资的流通费用,进一步提升了综合农事服务的集约化水平。

跟踪问效上:“监督+考核+评价”全力保障“大田托管”模式的健康发展。调研认为,高密宏基农机合作社“大田托管”模式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关键是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保障机制。高密市委、市政府确定两名班子成员分管“大田托管”工作,坚持例会推进制度,各镇(街区)定期汇报工作实施进度。咸家工业区不断加强对“大田托管”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调度,将其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纳入村级班子综合考评,激发和调动了全区干部群众参与“大田托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宏基农机合作社和工业区管委会、村支部分别确定专人,成立3-6人的综合质量监督管理队伍,对“大田托管”作业质量进行抽查,对“大田托管”费用结算和利益分红情况进行监督。同时,邀请农资行政监管部门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质量进行抽检。建立“大田托管”工作群众监督评价机制,镇村两级设立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于服务质量不到位、群众不认可的服务项目,农户有权拒付托管费用。宏基农机合作社与哈工大合作建立农机服务评价平台,对所有农机手实行分级管理,机手等级直接与服务费挂钩,对农户评分低以及被投诉的农机手,合作社暂停其服务资格,从而保证了作业质量,提升了农民群众对农机服务的满意度水平。

经验和启示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这种“大田托管”模式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起来的,更加契合农民心愿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给我们诸多启示:

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科学回答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之问。宏基农机合作社通过“大田托管”,以契约的关系承揽了农民的种地任务,同时,合作社依托自身组织、培训优势,把一大批具备农机农业技术的合作社成员,培养成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生力量,在合作社的组织下开展专业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宏基农机合作社开展“大田托管”,以农机规模化作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农资联采直供降低了生产成本,以科学的种植管理模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种地。调查了解,托管土地通过大型农机规模化作业,一年每亩可节省260~280元的成本;通过飞防作业,降低农药用量20%,提高效率300~600倍,有效防治率超过97%,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通过测土配方智能配肥,每亩减少化肥用量17~20%,改善了土壤结构,推动了土壤污染防治。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效解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弱化和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大田托管”的推行为村级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行途径。村级党组织发挥号召作用和组织优势,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将土地入社入股,实现土地连片经营和规模发展。“大田托管”过程中,咸家工业区各村党支部都积极牵头成立合作社,鼓励引导农户加强联合合作,与宏基农机合作社进行对接,具体做好土地整合、数据统计、农资配送等工作,提升了村组织的服务能力,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通过村社共建,锻炼了村“两委”干部,提升了农村治理能力,村党支部说话办事一呼百应。“大田托管”拓宽了村级集体收入渠道,解决了第二次土地延包之后不少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从咸家工业区看,通过成方连片种植,每百亩土地能提升3%的种植空间,提高了集体土地利用率;村党支部领办的农民合作社,计提40元/亩的组织服务费,作为村级集体积累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发展。

保障了农民的根本利益,较好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宏基农机合作社“大田托管”生产经营模式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注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前提下,本着“依法、自愿、有偿”和“进退自由”的原则,循序渐进、有序开展。同时,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农民,农民可自愿选择托管方式和服务项目。宏基农机合作社开展“大田托管”的咸家工业区素有“纺织之乡”的美誉,有各类纺织企业100多家,务工人员7000多人,大都来自周边村庄。整建制土地托管模式的推行,地里的种、管、收等农活都由合作社负责,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既可轻松完成农业生产,又可安心在企业打工,实现了种田和务工“两不误”,农业种植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双保证”。调查了解到,陈屋村土地总面积906亩,2017年全部加入“大田托管”,共缴纳托管服务费23万元,仅秋季作物一季可节省8.4万元,亩均节省92.7元;全村有550人就近到工厂上班,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村集体有了经济收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底气也就足了。2018年上半年,区内24个村累计投资80余万元,大力实施环卫一体化整治工程,群众生活居住环境持续改善。现在的咸家工业区,农村居住环境越来越美,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攀升,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逐步成为现实。

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壮大,创新实践了农机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服务“三农”、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大田托管”生产经营模式,开辟了农机合作社与村党支部、为农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村级组织合作的新途径,找到了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合作的有效衔接方式,农民拥有土地收益,合作社按服务项目获得报酬,既符合农民需求,又促进了合作社发展。宏基农机合作社在咸家工业区一年托管收益2700万元,利润超过150万元。调研认为,宏基农机合作社“大田托管”生产经营模式是在构建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过程中壮大,在土地基本制度与农业经营机制改革探索中形成的适合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型经营机制,是农业服务机制的创新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涌现出来的极具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潍坊模式”升级版。

 



http://farm.00-net.com/jx/1/2018-11-19/23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