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董老汉留客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6-19  互联网

当阳市农机局 吴孙贵 王先云

“以前是请人吃饭容易帮忙难,可我这阵子是请人帮忙容易吃饭难!这不,市农机部门的技术人员给我义务服务这么多回,两次留他们吃饭都不给‘面子’,这叫什么事儿?!”这是湖北省当阳市王店镇木店村五组村民董怀和日前向笔者倒出的一肚子“苦水”。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老董一家五口人,三个孩子成年后陆续外出工作,家里12亩水田全靠年近半百的老两口耕种,去年请人插秧光工钱和生活费就用了1000多元。有的年份在插秧季节出钱都难请到人,只能自家一天一亩慢慢栽。曾经在电视上看过机械插秧的老董,对插秧机向往不已。今年初,老董得知购买一台插秧机经过几级补贴后只需3800元,钱是没问题,关键是老董从未摸过农机,连起码的机械常识都不懂,更何况插秧机这个“新玩意”?对机插育秧也是一窍不通,会不会赔了种子又误农时?老董心里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哎,市农机部门不是在宣传资料上说对购机户实行“承包技术、承诺效益、承担风险”的“三承”服务吗?何不先问一问。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拨通了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的电话,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下他吃了定心丸,于是与老伴商量决定买一台插秧机。第二天老董就赶到当阳农机推广站,一看有补贴指标的机具只剩两台,好险,差点误了事。机械是买上了,但由于老董没有预先登记,错过了推广站组织的集中培训。怎么办?站里负责机插工作的工程师胥华安慰老董别急,专门给老董下“单灶”。从机械的安装、调整、操作到育秧的方法步骤、苗期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最后到插后大田管理,对老董一一讲解,还让他在样机上亲自操作,加深感受。等把这一切做完,时间已过12点半,过意不去的老董请胥工吃饭,被胥工婉言谢绝。临走时,胥工将编印的“机械化育秧技术注意事项及大田管理简介”、“机械插秧技术问答”、“当阳市机插服务联系电话”等资料送给老董,让老董好生感激。

机插好不好,育秧是关键。育秧准备期间,作为门外汉的老董经常给推广站打话,进行技术咨询。4月29日,老董听说农机推广站在王店镇史店村举办机插育秧现场会,立即骑车10多公里赶到那里专心听,认真记,仔细看,跟着学。现场会结束后,他还嫌不“过瘾”,又将胥工一行硬是请到自己的田边,一对一地叫他如何育秧,直到他弄通弄懂,已是晌午时分。胥工一行准备告辞,老董拉住第一次到家的客人,执意留他们在家吃饭。胥工以镇里已统一安排,下午还要立马赶到别处指导为由,予以谢绝。老董只好依依不舍地把客人送出村外。

转眼到了插秧时节,老董又犯难了:虽然理论上学习了插秧机操作技术,但毕竟是纸上谈兵,自己没在田间操作过,心中没底;另外在本村是第一个购机者,如果秧插不好,自己损失事小,怕别人冷嘲热讽、看笑话,影响以后的作业。已多次麻烦别人的老董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电话期望农机专家再次亲临指导,得到的是一口应承。5月22日上午,胥工一行两人骑着摩托车赶赴二十公里外的老董家,二话没说,脱下鞋袜,走进田里,操起插秧机手把手地教老董如何检查、调整、工作。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老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作业,整齐、嫩绿的秧苗插满了整块稻田,围观的群众发出一片赞叹之声。看到老董能熟练地操作插秧机械,胥工一行向他告辞,准备到另一购机户家中进行技术指导。老董这次不干了,不听任何解释,板着脸拦住两人说:“别怪我恼火,今天就是有天大的事也要吃了饭再走。”胥工两人望着“蛮不讲理”的主人,只好乖乖“就范”。“这还差不多!”老董终于“如愿以偿”,嘴里不停地念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http://farm.00-net.com/jx/1/2008-6-19/235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