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掌舵者的风采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1-19  互联网

:王晓宇

编者按:现在网上流行一句话,“本来可以靠颜值,却要偏偏拼才华”。2015年“雷沃杯”全国20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评选活动中,我们见识到了本届20佳理事长的风采。他们坚韧不拔,却也柔情似水;他们脚踏实地,却又气魄雄伟;他们老成持重,却也灵气逼人。本报记者采访了三位理事长,为读者一展他们的风采。

 

柔情孟亚杰:水滴石穿聚人气

 

 

辽宁康平县汇老农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孟亚杰说她相信水,“一条小溪看似力量薄弱,日积月累,却能穿透一座大山。做事也是如此,要有水滴穿石的恒心,还要像水一样,认准一个目标就不断钻下去。”她用水的品质激励自己,让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

“汇老农人”是孟亚杰为合作社取的名字,对于这个有点拗口的名字,她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汇就是汇聚,老农人是代表智慧型的、有丰富经验的农民,我们合作社就是要汇聚那些有智慧的、经验丰富的农民,带领大家共奔致富路。”孟亚杰作为合作社的理事长,在合作社经营发展的道路上,她的确走出了一条自己理想道路。

2008年,孟亚杰参加了一次培训,在培训中,授课专家讲述了美国现代大农场发展模式,采用高效的农机作业,一个农民可以种两三千亩地。而中国是一家一户的小农业,土地分散,大型农机上不去,这种现实会严重阻碍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专家的一席话让孟亚杰走心了,要想改变我国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做一些改变。于是,在2010年,孟亚杰带头创建了辽宁康平县汇老农人农机专业合作社。原本做种子化肥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她突然转行做合作社理所当然没有得到亲戚朋友的理解,“最开始我买了25台免耕播种机,打算给人做代耕服务。每台播种机6万元,补贴之后每台4万,一次性投入100万。那时候,我这边跟厂家签合同,那边我的兄弟姐妹就把我的合同撕了。我也不是没想到风险,如果我此举失败了,一台机器是2000斤,当时废铁每斤一块钱,25台机器正好是5万元。真的是背水一战。”说起合作社刚起步时的情景,孟亚杰仍旧深有感触,但是认准了走合作社这条路,她就没有回过头。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保姆式服务,“统一购种、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卖粮”让被服务农民利益最大化。合作社经营5年来,每年6万亩土地作业,从来没出过问题。

合作社成立后,孟亚杰自己投资300多万元为合作社购置一栋办公楼,又花了几百万修建机库棚,“没有梧桐树怎么能把凤凰引来,你不做好一个带头人,不往前推动,合作社就办不好了。”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在孟亚杰的带领下果然吸引了更多的“凤凰”,2015年,康平县40家合作社主动找到孟亚杰,要求加入成立合作联社,并一致推举她为合作联社的理事长。“成立合作联社之后,我的打算是发展‘一社一品’的模式,把合作社做精。”孟亚杰说,“合作社要发展,就不能完全依靠传统农业,那样附加值太低,应该另辟蹊径。2016年,我打算先拿出一两个合作社,做有机玉米和有机大米,延长产业链,希望在未来,联社中的每一个合作社都能有自己的精品项目”。除此之外,孟亚杰还打算扩大合作社全程机械化链条。“2015年,我们当地遭受旱灾和虫灾,而机械化灌溉和植保恰恰又是合作社的短板,降水全靠老天,植保靠人工,这给我们当地农业造成不小的损失。所以,2016年,合作社打算在灌溉和植保这多下功夫,引入滴灌和无人机,真正实现合作社全程机械化作业。”

 

灵气朱学忠:不断挖掘新市场

 

 

现年45岁的朱学忠已经在农机战线上奋斗了27年。1988年高中毕业之后,他成为了一名农机手,1996年他购买了第一台稻麦联合收割机,2008年他响应宁夏农机部门“以农机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农机合作组织带动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成立了“银川市金谷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并出任理事长。作为当地最早从事农机行业的人之一,朱学忠已经总结出一套自己笃信的合作社经营理念——效率至上。

合作社成立之初主要从事小麦和水稻的跨区机收工作,西北的新疆、东南的福建都曾留下了金谷穗的足迹。但是,随着当地合作社的数量不断增加,跨区作业的市场变小,朱学忠渐渐发现跨区作业之路越走越窄,而且,远距离的跨区作业在他看来是效率低下的。“当时觉得压力很大,合作社要发展,成员需要生活,瓶颈期十分难熬”,在这种境遇下,朱学忠开始考虑转行去挖煤。宁夏盛产煤矿,2010年趁着冬闲,朱学忠跟朋友一起考察了当时的采煤市场,在煤矿转了一个星期,他算了一笔账,购买一台挖掘机要160万,每年工作10个月,大约三年能收回成本,三年后挖掘机折旧大约值60万。一台二手的克拉斯收割机能卖100万左右。这件事彻底让朱学忠打消了转行的念头,坚定了继续经营合作社的信念。

为了给合作社找到新的出路,他把眼光投向了青贮收获作业上。2011年,他率先引进了一台青贮收获机,“买青贮收获机的第一年,两个月合作社就赚了50万。”尝到了青贮收获作业的甜头,2012年,他更新换代青贮收获机,采用效率更高的进口机器,当地饲料厂家争相预约合作社的青贮收获机,“当年厂家交给合作社的订金就收了80多万。”回忆起当时的辉煌,朱学忠很兴奋。现在,整个宁夏地区共有40多台青贮收获机,朱学忠的合作社就有6台。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朱学忠主动调低作业价格,2012年收一亩青贮240元,2015年降为180元/亩。对此,朱学忠更相信规模效益,单位作业价格降低,促使作业面积增加,再搭配高效机械,就不怕没收益。

朱学忠是一个善于琢磨的人,正如胡蝶效应一般,市场上的一点变动都能让他思索出未来的效益点。在看待柴油价格变动和粮价下跌这两件农民关心的热门话题,他都有自己积极的看法。“2000年,柴油价格2.45元/升,收一亩小麦均价50元。到了2015年,柴油平均6元/升,而收一亩小麦均价60元。对比十五年前,柴油涨了一倍多,而小麦收获价格只涨了10元,这笔账看上去不划算,实际上,机手赚的钱要比2000年多。主要原因就在于机械效率的提升,之前国一标准发动机,油耗大,效率低,现在国二标准发动机,机械动力提高,以效率赚钱。”除了这笔“柴油账”,粮价下跌也被朱学忠解读出了不一样的意味,“我认为粮价降低不是一件坏事,目前中国粮价高,种地投入成本太高,与世界不接轨。从长远利益来看,也许粮价的下降会促成土地流转价格下降,这样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大农业。”

对于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朱学忠信心满满,不仅如此,他还为合作社找好了接班人。“现在,我儿子在上大学,他对农机很有兴趣。平时,他都会从网上查一些国外先进农机具和农业发展模式的资料给我看,他今年要实习,我希望他能去一些公司去学习一些管理方法,等他毕业之后就让他逐步接手合作社,用规范的方式科学管理合作社,也算是为合作社注入新鲜血液”。

 

严谨沈建其:致力提高秸秆利用

 

 

军人出身的沈建其性格刚毅、作风严谨,他将军人的优秀品质也带进了自己的工作当中。沈建其带领合作社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逐渐步入了农业机械化种植、规模化作业、专业化服务无缝对接的良性发展轨道,在农业机械化的大道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种地好的人不一定会开农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依靠现代化农机”,这是时任上海嘉定区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的沈建其与农业打交道多年总结的经验。于是,在2012年9月,他凭借对农业的真挚热情、独特胆识和先进理念,牵头成立了上海嘉定民欣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统一调度、统一作业、统一维修、统一收费”四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在全区提供订单作业,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全部服务。

合作社创办伊始,如何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让沈建其十分头痛,尤其是每年面对“霾锁中国”的现实状况,他愈发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从那时候开始,上海要求秸秆禁烧。可是,秸秆禁烧不是随便说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首先靠一家一户农民自觉不烧秸秆是不太可能的,其次,秸秆如果不烧,又该如何处理呢?”,经过一番思考,再结合当地土壤水分充足的特点,他首先在全区推行了“连续作业法”。“所谓‘连续作业法’就是在收水稻或者小麦的时候,一边收割、一边耕翻地、一边上水,这样就能有效遏制秸秆露天焚烧,同时将秸秆翻入土下,加快了秸秆的腐烂速度。”沈建其解释。应用“连续作业法”,沈建其合作社作业的土地范围内秸秆实现了零焚烧。

每年农忙时节,他都会与机手奋战在田间地头,但是合作社的收益都按照每名机手作业面积分给机手,对此,沈建其没有任何怨言。在沈建其与合作社成员的集体努力下,民欣合作社在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已经达到95%。

 



http://farm.00-net.com/jx/1/2016-1-19/23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