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河南:精心组织农机跨区作业 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1-03  互联网

组织农业机械开展跨区域流动作业,是我国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举,在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机械化大生产与农户小规模农业经营的对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近几年来,河南省作为粮食大省和农机大省,在农业部的精心指导下,加强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服务,全省农机跨区作业的规模、领域、范围进一步扩大。今年参加全省跨区机收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超过10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达到1万台;农机跨区作业领域从收获环节向耕作、播种、秸秆还田等生产环节延伸;作业范围已拓展到全国十多个省份,其中焦作市今年首次组织农业机械走出国门,到蒙古国进行跨区作业。

一、主要组织措施

(一)强化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农机跨区作业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对此,省政府连续9年下发了《关于组织小麦跨区机收会战的通告》,要求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强化组织保障。省、市、县政府均成立了“农机跨区作业协调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全省公安交警系统在农机跨区作业高峰期间增派警车、组织万名警员上路巡逻,加强交通疏导,对数量较大、编队转移的联合收割机,安排警车护送过境。各公路收费站为参加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开辟绿色通道,免收通行费用。各发展改革部门加强对生产资料供应市场的协调,平抑市场价格。石油系统提前备足油源,根据跨区作业梯次推进的规律,实行重点保供措施。气象部门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将天气资讯情况提供给农民和机手。创造农机跨区作业条件,维护市场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份内职责、自觉行动。

(二)强化农机部门的组织服务责任。一是精心做好组织准备。包括及早开展市场需求调查、收集整理发布信息、组织签订引机协议、落实农机作业合同、备足备齐农机货源、指导农民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具、培训农机操作驾驶人员、落实农机帮扶措施等项基础工作。二是切实加强组织指挥。省、市农机部门成立农机跨区作业办公室,设立24小时热线电话,沟通信息,反馈情况。以县为单位成立机械调度指挥中心,做好机械组织调度。制订应急工作预案,成立农机作业应急预备队,对特殊情况适时给予救援服务。今年“三夏”全省共为16万困难户进行了机收帮扶。三是扎实搞好技术后勤服务。从接待、信息、中介、技术、安全、供油、投诉、生活服务八个方面组织力量,保证服务到位。今年“三夏”全省共设立接待服务站达400余个,组织农机管理部门、农机供应、生产厂商技术服务人员达1.6万余人,确保了跨区作业顺利进行。四是不断提升信息服务功能。在网上发布农机作业供求信息,为机手发放《农机跨区作业指南》。去年省农机局首次与省气象局合作,免费为广大农机手开展手机短信业务。今年全省共为5000多名农机跨区作业领队和机手发送手机短信78.7万条。

(三)强化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和规范。一是培育规范中介组织。完善中介组织资格认证制度,严格“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管理制度,制定中介组织服务规范,积极鼓励和扶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承担起跨区作业的经营服务活动。今年商丘市60%的联合收割机通过中介组织或经纪人引进、外出作业。二是培植农机服务组织品牌。引导跨区作业队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对农机大户、合作组织实行政策支持和项目倾斜,开展明星农机大户、合作社、跨区作业队命名表彰活动,打造品牌效益,稳定市场供求关系。三是合理配置市场资源。针对我省自有机械不断增多的实际,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调控从省外引机数量,加大组织省内机械外出作业力度,以保持跨区机收效益,保证持续发展动力。今年我省组织外出机械达4万多台。

二、主要成效

(一)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确保了农业丰产丰收。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增加了农机经营主体的收益,调动了农民投资农机、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目前,我省小麦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水稻收获机械化正在普及,玉米机播、秸秆还田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都超过50%,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推进。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满足了农业生产“春争日”、“夏争时”的要求,奠定了农业丰产的基础。解决了长期以来小麦收获季节存在的“烂场雨”问题,改变了过去因天气变化造成丰产而不丰收的状况。

(二)促进了农机服务产业的形成,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机跨区作业的开展,催生了一批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带动了农机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迅速壮大,带动了农机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维修及零配件供应以及农机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了农机服务业。全省农机大户已发展到1.7万多户,专业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到4200多个。农机作业、销售、维修三大市场从业人员已达550万人,农机经营服务年收入达165亿元。

(三)支持了劳务经济发展,推动了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农机跨区作业的开展,解决了劳动力季节性不足的矛盾,为劳动力稳定转移创造了条件。虽然我省外出务工农民已达1700多万,但近几年农忙季节不再出现农民“返乡潮”,也没有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广泛开展,土地流转进程逐步加快。邓州市由农机服务组织为外出务工农户代托管的土地面积已达90多万亩。

(四)巩固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了符合省情的机械化发展路子。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机械化大生产与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对接,满足了广大农户对机械化的需求,稳定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同时探索了以社会化服务为特征,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的农机化发展机制,改变了“户户都种田,家家小而全”的农机经营格局,完善了农机经营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农机化发展路子。

三、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农机社会化服务是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主要特征。我省农民数量大,户均耕地规模小,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农民自购自用农机,既不经济,也不合理。把分散的农业机械与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把机械化生产和家庭承包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机资源有效配置,走“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的路子,是符合省情的现实选择。

(二)丰富完善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服务方式是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环节。农机跨区作业是目前规模最大、实践效果最好的社会化服务方式。近几年,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进程加快,订单作业、土地“托管”、土地集中承包等服务方式越来越多。这些方式与跨区作业方式共同构成中国特色农机化应用模式。不断丰富完善农机服务方式,不仅是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的重要条件。

(三)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是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的组织载体。农机社会化服务必须以市场为取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一些农机户发展成为专业大户,一些则走向联合,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从而使农机经营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分离,农机经营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一批有规模、有水平、有效益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必然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成为农机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政府扶持引导和服务是保障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资金筹措困难,且农机服务在服务业中属低盈利领域,政府必须发挥好扶持、引导作用,加大财政补贴、信贷等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农机作业市场,规范发展农机中介组织和经济人队伍,加强组织协调和引导服务,以保障中国特色农机化健康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河南省将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规范农机中介组织和经济人队伍,营造良好的农机服务市场环境,扩大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进程,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http://farm.00-net.com/jx/1/2008-1-3/234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