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机化:蹒跚路上求突破 |
|
网友投稿 2007-08-13 互联网 |
|
杨杰 重庆的农机化现在无疑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业机械化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显然具有重要意义。但重庆的农机化现状却让人担忧:农机化综合水平只有11%,排在全国倒数第三位,不到全国农机化综合水平的1/3。在农机化发展道路上的“十字路口”,重庆的农机化发该何去何从?找准抓手重庆是有名的“山城”,山峦叠嶂,江河纵横,8.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和丘陵竟占了90%。在这种现实下,找准推进农机化发展的抓手无疑是关键。经过大量调研和考证,推广以微耕机为主的小型适用农机,积极示范实用的小型收获机械,解决丘陵山区的收获问题,试验示范适合丘陵山区的小型插秧机械,因地制宜走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丘陵山区农机化道路无疑具有可行性。但要走这样道路并非易事。长期以来,北方平原是我国农机推广的重点,国内生产的机具也大多适合平坝地区作业,而不适合山区、丘陵地带。同时,重庆农民的收入较低,年均收入两三千元的农民面对几千元、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耕种收农机具,只有望洋兴叹。必须研究、生产出适合重庆丘陵山地特色、价格适中的农机具,这成为了一个共识。据悉,从1998年开始,重庆市部分摩配企业开始涉足农机研发制造,并于2003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的微耕机产量超过10万台。现在的微耕机制造企业已达到39家。因为本地微耕机产量的大幅增加,重庆农民2006年购买的微耕机数量为1.8万台,是2003年的12倍。目前,重庆正在充分利用其汽车摩托车和内燃机生产的雄厚工业基础,以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对南方丘陵山区的耕作机系列产品及节能发动机进行引进、消化、创新,加速农机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步伐,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创新观念在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这条主线下,农机化发展的道路必须要与这条主线一脉相承。这样,观念就显得弥足轻重。“农机化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方面需要‘拉力’,即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对农业进行带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另一方面,还需要‘推力’,即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产生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一‘推’一‘拉’,可加速城乡互动发展。”在近日召开的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重庆市农机局局长吴亚说。 事实的确如此。当前我国农民户均耕地7.8亩,而重庆市的农户经营规模更小,户均仅3.8亩。小农经营已成为重庆发展现代农业,制约农机化发展的严重瓶颈。吴亚还认为,“独轮车”推不动重庆的农机发展,重庆要想实现农机推广的跨越,必须改变“重推轻产”的传统做法,实施“双轮驱动”新战略,在加快推广力度的同时,迅速发展壮大的自己的农机工业。重庆市农机局副局长罗泽宽则打了一个形象比喻: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好比三轮车,机耕好比三轮车的前轮,机种和机收好比三轮车的两个后轮,现在这辆三轮车的前轮已经转动起来,但两个后轮远远落后于前轮。要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必须在两个后轮上下功夫。打造亮点江苏的机插秧全国有名,山东的玉米机械化引人注目,黑龙江的农机合作社夺人眼球,四川的机耕道建设成绩斐然——亮点工程既能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也能有效带动农机化的全面发展,尽管重庆这几年机插秧发展迅猛,但普遍让人感到的依然是重庆农机化缺乏亮点。重庆山高水低,江河纵横,提灌站建设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亮点工程,但由于农村提灌设施投入长期不足,重庆全市农机提灌设施欠帐多、建设滞后的矛盾已趋炙热化。目前,全市提灌站使用30年以上的占拥有量的58%以上,带“病”带“残”和不能运行的占54.5%,要恢复改造这些提灌站仅静态投资就需资金6.8亿元,但用市级每年农发资金1000多万元和区县投资农村提灌站建设资金测算,全市现有病残提灌站改造一遍就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根据我市提灌设施建设目标和补助标准,每年市级财政需要安排5000万以上的提灌站建设补助资金,才能确保小型提灌站建设改造的良性循环。”重庆市农机局机电提灌处处长刘强说。重庆农机化要打造亮点工程只能从其它方面寻求突破。记者从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悉,作为重庆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一个集产、学、研、流通以及推广示范为一体的农机化示范基地正在浮出。重庆市农机局产业处处长赵文明说,农机示范基地建成后,必将向重庆市乃至长江上游地区的兄弟省份辐射,对重庆市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起到推动作用。据透露,该示范基地规划用地2万亩,其中包括一个全国最大的小型农机生产基地与中国惟一的“农机城”。预计项目总投入100亿元,年产值将达300亿元,可以吸纳就业人口10万人。找准了抓手,有了新观念作为支撑,打造出了亮点工程,重庆的农机化必将在蹒跚的路途上看到希望。
|
|
http://farm.00-net.com/jx/1/2007-8-13/2348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