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明 赵国亮
在安徽省太湖县新仓镇道路两旁,只见20余亩的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基地里,17座温室大棚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近观,座座大棚内一片绿色,西兰花、莴苣、黄豆等蔬菜长势旺盛,翠绿欲滴。“这些都是赶在育秧空档期种上的,很受欢迎。”42岁的奇林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小奇说,“等菜卖出去后,就要为今年近4000亩水田的育秧做准备了。”经过三年的努力,由最初拥有几台机械,到现在具备各类机具上百台(套),并获得了“平安农机示范社”、“市级农机示范合作社”和“省级农机示范合作社”称号,奇林农机合作社走过了一段在观望中徘徊、在艰难中奋起的不平凡岁月。
购机建社勇拓荒2007年,为照顾孩子上学,在外打工多年的黄小奇不得不回到老家。为了生计,他租房子卖服装,走村串户贩卖棉花、水稻及五谷杂粮,甚至还在县城收过废品。“我是个农民,何不在本就属于农民的土地上干一番事业!”2008年,看到因村民大量外出务工而抛荒的田地时,黄小奇大胆承包抛荒田地几十亩。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沉下心,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享受着辛勤耕耘后丰收的喜悦。2011年,随着承租田地亩数的增多,季节性农活需要的劳力严重不足,加上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扶持,黄小奇买了第一台插秧机。
“县农机局正准备在全县推广插秧机,这小伙子居然买了一台回来。”谈起当年的情形,新仓镇农机站站长朱家宝说,“我鼓励他成立一家农机合作社,同时为其他种植大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权衡利弊后,黄小奇便张罗起成立合作社的事来。2011年7月29日,在数位种植大户的参与下,奇林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黄小奇被推选为理事长。“合作社成立后不久,就新购了3台收割机,还为晋熙镇的农户们提供了水稻机收服务,第一次将服务半径扩展到新仓镇外。”黄小奇说。
全程包干助增产由于当年承租的主要是撂荒田地,中间穿插着大量农户的田地,而这些田地多数由留守老人耕作,不便于合作社机械化作业。为此,合作社在吸收会员时实行会员卡制度,只要持有会员卡,合作社在提供从种子到耕种收一条龙服务后,每亩在330元作业服务费的基础上再降20元。“对于老弱病残家庭,合作社主动上门联系,每亩只收100元的油料费用,也可享受社员待遇。”黄小奇说,“这样既解决农户的劳作之苦,又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利于水稻增产。”
然而,农户接受新机具、新技术还需要一个过程。2012年,当合作社开始大面积机插时,部分农户看到栽插下的水稻秧苗短小而稀疏,便认为丰收无望,并不顾解释强行到合作社育秧基地拔秧补栽,导致合作社近70亩稻田无秧可插。“当时真是哭笑不得,直到有些田地丰收了,农户才开始接受。”合作社副理事长舒林忠说。
如今,将田地托管给合作社,当“甩手掌柜”的农户越来越多了,合作社流转土地的面积已达2200多亩。合作社发展走上了正轨,但黄小奇还记挂着另一件事情。为了解决特殊农户吃粮的问题,合作社又以低于市场价0.1元/斤的价格卖给他们。“每年要卖出近30万斤粮食,让利两三万元。”合作社秘书长卢加松说。尽管如此,在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中,合作社不仅赢得了声誉,还在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能力上得到了提高,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
“一社一品”创特色在多年的实践中,黄小奇深知实现全程机械化才是根本出路。为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2013年,合作社建立了20亩的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基地,搭建17座钢架育秧大棚,引进2套水稻育秧机械化生产流水线。“水稻的育秧机插是整个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实行工厂化育秧。”黄小奇说,“育完秧还可以种蔬菜,每个棚能赚个7000多元。”
在黄小奇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并得到了相关部门及群众的肯定。因此,合作社也从全县近700多个合作组织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家实施2014年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创新试点项目的合作社。
“合作社正在筹划成立一家以‘奇林’为主体,包含农资、植保、种植、养殖、服务等于一体的联合社,不断丰富扩大经营服务内涵和范围,创新发展理念,加快‘一社一品’建设步伐,使联合社成为农业发展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先进力量,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好帮手。”黄小奇说,他还准备成立党支部,培养吸收一批年轻人,使他们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