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铮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又成功地流转了一块面积达100余亩的土地。合作社理事长宋涛介绍,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经以托管、承包等方式成功流转了8万亩土地,合作社依托农机服务,实现了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初步成效。
与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一样,湖北省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也日益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谁来种田”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对农户土地全托管、半托管和土地流转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谁来种田”和“怎样种好田”的问题。
从农机具推广开始探索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起步于2008年。当时,襄州区农机部门在一些试点开展机插秧的农具和技术推广,合作社理事长宋涛曾经是一名农业技术员,他积极参与到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中。他首先在400亩水田里进行标准化种植试验和机插秧示范,采取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施肥,统一插秧,在育秧、插秧环节上实行机械化作业,约定好服务费,等粮食统一收购后再向农户收取。这次试验和示范,效果出奇的好,农民很乐意接受这种省心省力、省工省钱的种植方式。宋涛第一次感受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必须与机械化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
宋涛在推广机插秧时,有一次,50多岁的农民宋水成用自家的小型农机具整地,插秧机开到地头等了大半天,仍未将田块整到插秧机可以下田插秧的标准。宋水成急得直跳脚,宋涛连忙请来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帮忙整好了田。这让宋涛开始考虑必须提高农机配备水平,扩大农机服务范围,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供机械化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让宋涛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认识再提高的是秋收之后,各家一算账,400亩地亩均增产150多斤,用机械收割稻谷加工后整精米率也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宋涛从机插秧、机械收割等生产技术环节上敏锐地感到了农业机械在实现规模生产、解放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效益上的巨大潜力。正是在此时,他萌发了对农户土地实行托管的念头。
试行土地托管2009年,与宋涛签订协议的水稻机械化服务面积发展到了1800亩。为了搞好服务,他成立了机耕服务队、机收服务队、机插秧服务队、机防服务队、收购服务队,向农民公布了服务价格,耕地15元/亩、整地30元/亩、育秧120元/亩、插秧60元/亩、田间管理60元/亩、机收50元/亩。农户可以根据自家的劳力和技术情况选择需要的单项服务,服务费等粮食收购时再结算。有5个农户的70多亩水田因为没有劳力和技术,户主要求服务队把从下种到收割的所有生产环节都承包下来,宋涛和他的服务队就像保姆接受一个全托管孩子一样,接管了这些农户的土地。他在水田全托管试验成功后,又对旱地托管进行了探索。由于单个农户的旱地作物量小,销售渠道窄,宋涛又按照略高于市场价的优惠价进行收购。据农户和服务队初步统计核算,这种全托管加粮食回收的方式,每亩地农户能增收200多元,合作社能收入60元左右,参与托管服务的机手一年两季生产下来收入也增加了,大家都很满意。最高兴的还是那些外出打工和到城里做生意的农民,挣钱和收粮两不误。要求实行土地全托管的农户一季比一季多,对农机具数量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宋涛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购置新农具,另一方面最大范围地联络周边的农机户,实行联机耕作和联手经营。这样做,不仅保证了托管土地的生产服务,而且实现了农机资源共享,提高了农机使用率。
合作社正式成立2010年,由于宋涛向当地大企业赛亚米业交售大米信用度高、货源稳、品质好,赛亚米业把订单面积扩大到5000亩。同时,农户交由宋涛种植和管理服务的土地总面积达到8630亩,其中流转土地130亩,全托管500亩,半托管8000亩。在生产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后,为进一步提高农机服务质量,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宋涛决定成立合作社。通过两年多的运作,合作社基本建成了一个内设机构齐全、管理到位(设有理事会、监事会、议事会)、规章制度健全(14项制度)的标准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成了机耕队、机插队、植保队、机收队等四个作业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农业机械维修中心等三个中心,糙米加工厂、饲料加工厂等两个工厂以及一个农产品收购专班。2012年,合作社全年收购托管服务的水稻3000万斤、玉米200万斤、小麦500万斤,各项经营服务获利250万元。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取得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企业获利、社会受益的效果。由于收购资金不足,80%的收购量都是先制定一个什么时候都不低于市场最高价的约定价,等加工转化后再与农户结算,加工转化后的增值部分由企业与农户按6︰4分成,企业得6成,农户得4成,采取这种方式绝大多数的农产品加工后都能增值,农户在结算时都能得到比约定价高5%左右的增值。连续三年来,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都有几千万元的收购量,但在银行只有24万元的贷款。合作社用共同利益凝聚了民心,更显示了合作的力量。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企业得利、农民增收、社会受益的效果。
分配方式与人才战略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经营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机械化服务、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对带机入社的农机户,根据完成的作业面积,除上交一部分管理费后,所得利润全部返还。带资入社的,则根据资金用途进行利润返还,比如社员陈国忠带资金10万元参与糙米加工厂的经营,就在糙米加工销售中获得利润分成。君邦饲料带资金、技术、品牌参与饲料加工销售,在饲料加工销售中按70%的股份分红。
凡是加入合作社的农机,每年可到合作社维修中心免费保养两次,社员最少可得到两次相关免费培训。维修配件实行统一购置、统一维修,成本比机手自行维修减少10%以上,为社员排忧解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如社员宋大雪的一台高速插秧机在出去作业装车时不慎撞坏,维修费需3.2万元,由于合作社为他买了保险,减少了3万元的损失。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保证。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85%以上是农民,专业水平、管理能力都不高,很难支撑合作社稳健发展;现有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机手和农机维修人员,只有聘请的一位律师和一位专职会计师称得上是管理方面的人才。因此,合作社除对现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强化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外,计划向社会或大专院校招聘一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两名农业科技人才和两名农业机械方面的技术人才,充实合作社的人才队伍。
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土地中,只有占少数比例采取的是承包方式,90%以上实行的是托管和半托管,这一点是与其他很多经营土地的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最大的不同。尽管合作社成立的时间还很短,但是它孕育成长的历程却很长,有好几年的时间。宋涛,一名农业技术员,带领一群农民兄弟,自觉自发地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应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所需,以适应当前农村农业发展现实需要的方式,在襄州区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实行了一种更为农民所欢迎的新生产模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至水到渠成地成立合作社。这种发展历程、规模、速度以及丰富内涵,让人赞叹和深思。在不远的将来,合作社计划发展社员1000户,带动农户1万户,代耕田地10万亩,粮食产量实现两亿斤,并完成3000—5000平方米的自动化育秧工厂,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良好基础。“家里没有劳力,谁来种田?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来帮你种!”宋涛向农民打出这一响亮口号。
专家点评: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宗毅:“人才引进不一定要拘泥于全职”
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很有代表性的,其经验也很值得其他农机专业合作社借鉴,主要表现在:
(1)通过托管和半托管的方式,与农民分享风险与收益,以较低成本快速扩大经营规模。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价格快速上涨,要把土地以承包方式流转集中进行规模经营,所需成本和投入资金规模非常大,以600元/亩计算,流转10万亩就需要6000万元,而且所承担的风险也极大,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情况下,一旦遇上旱、涝、风、冻等灾害,就会遭遇极大损失。而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如果代耕田地10万亩,却并不需要承担这样高额的成本,也不用承担灾害风险。其秘诀就在于通过托管和半托管方式为农户提供作业服务,但不承担农业经营风险,也不参加生产过程中的收益分成。反之,为了吸引农户参加到这种模式中来,还将收购加工后的农产品收益给农民进行收益返还。
(2)通过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增加收入来源。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既包括直接的农业生产服务,又包括产后的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参与到产业链条中的每一个增值过程,最大化赚取利润,这有利于合作社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范围经济效应。
不过,随着该合作社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的扩大,在生产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发展战略制定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更加规范化、标准化,需要更多地借助信息化手段并引进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到合作社管理当中,这样才能不断做大做强合作社。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一些特殊岗位并不一定要拘泥于全职引进,可以通过兼职柔性引进,培训已有人才或者以项目的形式委托第三方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这些方式都可以达到提升管理能力的效果。
湖北省农机局副局长周立明:“托管模式大大降低了合作社经营风险”
襄州区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从开展水稻机械化育秧“四统一”的标准化种植试验示范开始,逐步扩大到为农民提供耕整、育秧、插秧、田管、收获及加工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对农民全(半)托管土地开展全程“一条龙”服务,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效益的同步增长。一是农民将土地全(半)托管,解决了一家一户农民“无人种、种不好,种了效益不高”的难题,与分散种植相比,提高了农民种田收入;二是农机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市场化经营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使合作社社员的效益大大提高。
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土地中90%以上实行的是托管和半托管模式,承包仅占少数,大大降低了其经营风险。这种机制和运作模式,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又一成功探索,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谁来种田,怎样种好田”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