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双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范本

零零社区网友  2014-04-09  互联网

:范蓉

宁波市奉化锦啸农机专业合作社起步并不早,但其发展基础扎实,运作机制规范,凭借先进的装备、专业的服务、创新的手段以及农机和土地资本的较好运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集中和农机作业的统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合作社服务的粮食功能区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86%以上,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2010年至2013年,该社先后获得了宁波市、浙江省和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从发展之初到现在,用了短短4年多时间,充分显示出农机合作组织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后劲。2013年底,为谋求更大发展,勇于创新的该合作社理事长江辅德又牵头组建了“奉化市穗丰粮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被推举为社长。

创新机制做好“双主体”

作为既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又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双主体”,锦啸农机合作社围绕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核心,坚持市场主导、效率优先、服务为本、用户至上,不断优化经营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受到了社员和农民的大力欢迎。创新农机服务机制,实行全程服务、土地流转和“菜单式”三种服务模式。全程服务是以行政村为单位把选中的散户集中起来,由合作社为社员和农民提供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机械作业服务,收取作业服务费。土地流转是农民收取季节土地流转费或用本季土地流转费购买下季作业服务费。上述两种模式都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经营。“菜单式”服务是仅提供水稻生产部分环节的机械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合作社大力推进统一机耕、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植保、统一机割的“五统一”作业服务,规定凡是与合作社签订“五统一”作业合同的,在享受宁波市作业服务“指导价”基础上,再享受合作社“会员价”即机插每亩10元、烘干每炉150元的优惠。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实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物资采购、统一栽培技术、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五统一”运作模式,并为全体社员提供技术培训、机具维修、配件供应、机具年检、粮食销售、市场供需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由于服务种类齐全、价格合理、质量保证,受到了社员的大力欢迎。

合作社还常年为农机手办理人身平安保险和农作物保险。烘干中心和维修中心对外服务时,只收成本费或低于市场价,让利于附近农民。由于合作社坚持为社员和广大农民服务的宗旨,使广大社员和农户感受到合作社服务带来的实惠,从而更增强了合作社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带动力。

健全产权分配制度

合作社成立以来,把规范办社、诚实守信、社员至上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完善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促进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一是产权清晰、权责分明。合作社为股份制,成立时注册资金150万元,江辅德出24万元占16%股份,其余6人各出21万元分别占14%股份。第二年以每股0.5万元的股价再吸纳48个社员入社。增资扩股后注册资金为180万元,社员55人,股数为360股,调整后江辅德持13.3%,6个核心社员各持11.7%,后加入者中1人持3.6%,47人各持0.28%。合作社以资金入股,带土地入社,农机和配套设施折价给合作社,因此财产属全体社员所有,获取的收益跟据社员入股份额分红。二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务和分配机制。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年终盈余实行按股分配和按作业服务量分配相结合方法,保障社员获得超额收益。这几年为了合作社发展,大部分社员选择把钱留在合作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再生产。

2013年合作社共承包和流转土地6100亩,农机作业服务面积约8万亩,扣除生产成本、经营支出和管理服务等费用后纯收入达400余万元,其中种粮收入305万元,农机作业服务收入76万元(含农机作业补贴35万元),粮食烘干收入16万元,精品粮销售收入3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达7.27万元。除去社员个人种粮获得的收益,按规定提取有关基金后,农机作业和烘干服务收入参与分配,社员分得0.5万元—6万元不等的红利或农机作业服务收益。三是实行民主管理,确保普通社员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如每年春耕、“双夏”和春节前各召开1次社员代表大会,前两次主要商讨需要购置的机械装备,安排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维修等事项,年终主要通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财务收支情况和来年计划安排。由于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盈余分配既体现效率优先、贡献大小,又兼顾公平,因此在日常运营和年终分配中,无论合作社发起人和社员之间,还是核心社员和普通社员之间,都体现了高度信任和理解,从无纠纷发生,呈现出难能可贵的一面。

推进公共和社会化服务融合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锦啸农机合作社按照宁波市农机局等上级农机部门以农机合作社为主要对象在重点产粮乡镇(街道)开展“一化三中心”(规范化和推广培训中心、作业维修中心、烘干加工中心)建设要求,积极筹措资金,从2012年起开展区域性农机化服务中心创建活动,达到了宁波市规范化建设标准,促进了服务阵地的前移后拓。一是成立了设施先进的育秧中心。建造了3800平方米连栋温室和5000平方米钢架大棚,安装了立体多层育秧设备和智能化装置,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育秧流水设备,采取集中育秧方式,每年为合作社和周围农户培育6500亩以上高规格标准化的秧苗,连同常规机插育秧,年供秧能力达到1万亩,有效解决了机插育秧技术难题,推动了当地机插技术的快速发展。二是成立了农机维修中心。针对农机快速发展、合作社及周围农机具大幅增加的现状,成立了机具维修中心,配备了100平方米的维修车间和有资质的维修人员。结合新机具推广,维修中心定期组织社员机手参加各类操作、维修技术培训,使机手的农机操作技术和维修技术得到明显提高。三是成立了粮食烘干中心。为减少长期阴雨影响,解决粮食收获后干燥难题,建造了1200平方米烘干机房,配备了7台10吨位的烘干机械,每年烘干粮食3000余吨,保障了粮食安全,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合作社还注重品牌建设,注册了“锦啸”米业品牌,开展精品米加工销售服务,每年出售优质富硒米7.5万公斤,实现了大米的品牌出售。

打造农机服务“升级版”

面对已有的成绩,江辅德并没有沾沾自喜,他把目光投向了更远。一是成立了联合社。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农机服务产业,做好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整套服务工作,延伸服务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江辅德联合3家农机、3家粮食和1家植保共7家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底注册成立了“奉化市穗丰粮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下设10个服务中心,由农机合作社投资建设农机作业服务中心、农机农技培训中心、农机维修中心和粮食烘干中心,粮食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粮食收储中心、粮食加工中心、粮食营销中心和农技咨询中心,植保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农资配送中心和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中心。

目前联合社土地承包面积约为1.5万亩,计划通过扩大服务规模、增强服务功能、壮大服务实力、提升服务质量,把联合社打造成为具有较大规模、服务功能齐全、产供销一体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合作社。联合社经营服务场地、用房联为一体,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投入土地20亩,建造设施用房10000平方米。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完成选址、征地、场地平整和三个中心4000平方米用房的建造。届时,锦啸农机合作社将作整体搬迁,原址将作为库房统一停放、保管农业机械。这样,困扰多时的农机停放难问题也将得到较好解决。二是筹建成立农机作业服务公司。联合社计划在农机服务中心基础上,整合约300台(套)高性能农机和专业服务人才,聘请职业经理人,组建一家按照公司化管理模式运营的农机股份有限作业服务公司,立足原有7个合作社和所处的西坞街道,辐射整个奉化市及周边地区开展服务,进一步发挥农机优势和辐射和带动作用。

 

专家点评: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宗毅:

锦啸农机合作社是长三角地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典型代表,具体来说,该合作社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一)以资本为核心,多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该合作社的利润分配方式主要以资本为核心,即以资金入股,或者以农机和配套设施折价入股,年终盈余按股金额度分配,同时兼顾劳动要素的贡献,按照作业量进行分配。比如2013年,农机作业和烘干作业收入参与分配,社员分得0.5万元-6万元不等的红利或农机作业服务收益。部分社员不仅获得了股份红利,还获得了直接参与农机作业的工资收入,以及按照农机作业量进行的红利分配。另外,周边流转土地给合作社的农户也获得了相应的租金。可以看出,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种要素都按照各自的价值参加了收入分配。

(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部分公共服务职能。该合作社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成立维修中心,结合新机具推广,定期组织社员及周边机手参加各类操作、维修技术培训,并代办年检等服务,承担了部分公共服务职能。

(三)资源整合、共享,通过农机合作社联社打造新的发展平台。该合作社通过与3家农机、3家粮食和1家植保共7家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底注册成立了“奉化市穗丰粮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合作联社成立后,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农机、机手、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整合与共享,可以围绕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配送、农机作业、农机农技培训、农机维修、粮食收储、粮食烘干、粮食加工、粮食营销、农技咨询等全程服务与经营。其经营内容与规模、服务能力、辐射范围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今后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总之,锦啸农机合作社经营内容多样、经营方式灵活,分配方式市场化,内部治理结构不断企业化,合作社通过自身的积累与开拓创新不断发展壮大。但该合作社今后发展过程中,应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巩固和做好做精现有业务,提高管理层的能力与水平,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与科学决策能力。

 



http://farm.00-net.com/jx/1/2014-4-9/23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