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合作社岁末盘点收益多

网友投稿  2014-01-06  互联网

:金娟

又到一年岁末,合作社理事长们忙着盘点今年的收益情况,纵观湖北、广西、陕西、山西等地的合作社,记者发现,扩大土地作业面积、增加多项服务、加快农机具更新换代等都成为了合作社创收的有力“武器”。

跨区作业与土地流转并驾齐驱

“玉米收获面积有1万亩左右,与2012年相比有所增加。”山西省建新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樊生明说,作业面积的增加,使合作社的收入比往年有所提高。据了解,合作社增加作业面积的有效途径有两方面,一是跨区作业。就前些年而言,由于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跨区作业成本的提高,山东等地部分合作社放弃了跨区作业,专心于本地作业。然而,有些地方却不尽相同。据了解,在安徽、广西等地通过跨区作业所获得的利润依旧比较可观。“在水稻和甘蔗生产的不同季节,合作社到兴宾、象州、柳州等市县开展跨区作业,仅甘蔗跨区机耕机种作业就达2.36万亩,农机作业总收入达424.8万元。”广西武宣县远景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莫铭德激动地说,“2013年收益900万元,比去年增长近8%—9%。”二是土地流转。记者采访的四家合作社理事长均表示,2013年很多农户主动带地入社,这样不仅帮助农户赚到更多的钱,也可以最大化地满足合作社用地需要,实现双赢。陕西省户县秦川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弋参军对此感受颇深,“前些年土地比较分散,机械化程度低。2013年情况明显好转,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提高了。随着带地入社的农户越来越多,服务对象也多了,无形中增加很多收益!”

在“一条龙”基础上继续延长产业链

随着种粮农户对一条龙复式作业的急迫需求,农机户“单打独斗”的作业局面受到了制约,农机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大批“套餐式”“订单式”“托管式”作业模式应运而生。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耕种收一条龙服务已然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模式,并且被大部分地区农户所接受。就2013年而言,一条龙服务依旧是各合作社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解放了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还为合作社的收益添上了重要的一笔。

然而,随着油价、人工费用等一系列作业成本的飙升,让许多合作社有些吃不消。如何能够使合作社利润有所提高,成为合作社理事长们常常谈论的话题。接受采访的理事长们认为,单单凭借耕种收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户的需求,也很难使合作社成本和利润达到平衡,因此,增加服务项目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涛介绍,合作社正在积极参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营运,努力让合作社成为龙头企业的初级工厂,实现种、管、收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以及整个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目标。他说:“我们与赛亚等龙头企业签订优质稻收购合同,同时与周边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就农户来说,通过合作社服务亩可平均增产150多斤,价格比市场价每斤高出0.1元。对于合作社而言,全年收购托管服务的优质稻3000万斤、玉米200万斤、小麦500万斤,各项经营服务获利250万元。”不仅如此,粮食烘干也成为多数合作社青睐的项目。宋涛表示,他们投资了60万元,建立了日处理60吨的粮食烘干机自动化生产线,彻底解决了晒粮难的问题,加快实现了粮食从收割到烘干入库“不落地”的步伐。

合作社重视在机具上下工夫

如何能够让合作社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使用高性能的农机具也是重要的一个选项。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增加,合作社购机热情空前高涨,加快了农机具更新换代的速度。当记者提及2013年是否添置了新的农机具时,弋参军眉飞色舞地说:“虽然现在农机具的价格比往年高,但它性能好,作业效率高,短时间内就可以赚回本钱!”莫铭德告诉记者,“2013年,我们增加了部分联合收获机、甘蔗种植机和粮食烘干机等,大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另外,弋参军告诉记者,合作社不仅有农机修理厂,还会自己搞发明。比如在收割机上装有自动卸粮的配件设施,这一做法得到了周围很多农户和种植大户的喜爱。与此同时,合作社还把自动卸粮装备卖给部分厂商,赚到了不少钱。

这次采访中,我们不难看出各地合作社经过了一年的辛苦劳作,最终赢得了农户的满意,合作社也是收获颇多。对于每一个合作社而言,无论是赚得了钵满盆盈,还是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都凭借理事长们对市场的独到见解,运用多样的创收策略,为2013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http://farm.00-net.com/jx/1/2014-1-6/234508.html